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亡命快劫》驚險、刺激的地鐵營救
2009/06/12 09:38:51瀏覽861|回應0|推薦4
亡命快劫.jpg
片名:亡命快劫(The Taking of Pelham 123)
導演:【時空線索】東尼史考特
卡司:【美國黑幫】丹佐華盛頓、【變臉】約翰屈伏塔……
官網:
http://childrenofglory.pixnet.net/blog
IMDB評分:___/10(awaiting 5 votes)

我的評分:8.5/10
劇情安排:★★★★★
拍攝手法:★★★★★
演員演技:★★★★★
音效特效:★★★★☆

「捷運」──這個許多人每天通勤、外出時相當倚賴且方便、省時的交通工具,在儀器高科技的調度下,幾乎很少有發生意外的可能。然而,在有心人士的計畫下,它也可以成為危機的寄生點,並發生讓人意想不到的恐怖狀況。

一個不平靜的午後,萊德與他的黨羽挾持紐約地鐵的一節車廂,透過無線電與紐約地鐵局人員葛伯周旋,歹徒開出了贖金,並要求在時限內送達,萊德說到做到的火爆個性,危及到了全車無辜民眾的性命。萊德與葛伯,時而輕鬆,時而緊繃的對談,現場危機狀況一觸即發,紐約市政府人員及葛伯必須使盡方式全力安撫嫌犯,還要想出拯救全車人員的方法。是什麼因素讓萊德劫持這節車廂,以及這群歹徒該如何逃出封閉的地下鐵,是本片最耐人尋味的部份。

導演使用特殊的呈現手法,忽快忽慢、閃動的畫面來營造不平靜的氣氛相當成功,讓人在納悶沒有情形發生時,恐怖的地鐵挾持事件已經快速地展開,劇情絲毫不拖泥帶水。

紐約地鐵燈光昏暗,許多觀光手冊幾乎都會提醒觀光客要搭乘列車長所在的車廂,避免危險,也盡量不要暴露自己是觀光客的身分,以免成為歹徒的下手目標;而紐約地鐵線盤根錯節,絕非我們可以想像,地鐵行車中心的調度員,必須對地鐵有相當程度的了解,才能在錯綜複雜的紐約地鐵線內,解決各種突發狀況。

原擔任中高階主管的葛伯,因案受到調查,而被降為調度員,他有著高超的調度能力,在列車高速行進中,和駕駛員或同事談笑風生,絲毫沒有有緊張的氣氛,與紐約地鐵不尋常的氛圍形成強烈對比。

他絕對沒想到,這天的到來,上帝不止考驗他的調度能力,連溝通、談判的能力也受到強烈的要求。面對棘手的歹徒,他必須設法拖延,取得歹徒的信任為首要目標。曾看過日劇「交涉人」,描寫一位女性談判專家在各種危機處理上的機警應對,人質的性命成為談判專家的營救目標,不僅需要取得暴徒信任,能夠於短時間內透過對談以了解對方的背景、挖掘內心的弱點,要能攻破對方心防,且必須誤入對方所設陷阱,故需沉著冷靜,保持理性的思緒與邏輯,應對任何突發狀況。而身為捷運局員工的葛伯,只是名擁有地鐵調度能力的單純公務員,他與歹徒的對談,極為重要,也讓人讚賞導演的調度能力,即使是雙方的對談,都能精準地掌握節奏,製造緊張感。

本片隱含著「官僚殺人」的諷刺,腐敗的政府體制,當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政府官員的對談卻依舊輕鬆自如,甚至完全忘了歹徒是來真的,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在這樣的單位裡,有時不可強出頭,因為做錯沒人挺你,做對了可能才有機會翻身,而主管連坐的罰則也使得葛伯的長官想讓葛伯儘快下班,不要招惹麻煩事;甚至是政府在危機處理上亦有漏洞與不適當的方法,延宕贖款的運送,可解讀成為「錯誤的政策更為恐怖」。無法得知其背景的歹徒,似乎深知政府機關的大罩門,他利用此弱點一步步攻破葛伯的信心。紐約市長光鮮的外表,有點開玩笑的言論讓人感覺他似乎不了解問題的嚴重性,不過當他看到一連串的恐怖事件,才堅持不得有傷亡,也稍稍挽回了一點對他的好感。

一個平凡人的不平凡遭遇,就突然降臨在葛伯的身上。片中葛伯與萊德的「救贖」話題,也能引發不少感想,身為人民公僕的公務員,在執行公務時犯下的清廉瑕疵,是否能在拯救市民性命時得到「救贖」呢?常聽見公務員拖拖拉拉的不負責態度,然而葛伯的英勇行為則稍稍扭轉了對公務員的印象,但也質疑其行為是否建構在自我錯誤的解套上?或是對於工作生涯與個人聲譽的賣命挑戰?

本片為紐約地鐵經典片《騎劫地下鐵》的重拍版,導演運用了更多視覺、聽覺上的震撼,以及新科技的方法來加強危機的緊湊、壓迫感。在時速快且軌道上有著高壓電的紐約地鐵實地拍攝,加深了電影製作的高難度,而兩大男主角丹佐華盛頓與約翰屈伏塔的精采對戲、毫無冷場的節奏掌握,以及人性善惡的激烈爭戰,更增加了本片的可看性。

延伸:
紐約地鐵線全圖

推薦看點:一觸即發的緊張情勢 談判技巧
適合族群:各類族群

亡命快劫_1.jpg


亡命快劫_2.jpg

亡命快劫_3.jpg

亡命快劫_4.jpg

亡命快劫_5.jpg

亡命快劫_6.jpg

亡命快劫_7.jpg

亡命快劫_8.jpg

亡命快劫_9.jpg

亡命快劫_10.jpg 
(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wallow1&aid=3035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