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論語與數字<一>
2006/07/16 18:02:58瀏覽894|回應0|推薦1

論語與數字<

 

★ 子曰:「詩三百,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子曰:「參乎!吾道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則以喜,則以懼。」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以知十;賜也,聞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矣乎?」曰:「未知;焉得!」「崔子殺齊君,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崔子也。』違之;之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子曰:「清矣。」曰:「矣乎?」子曰:「未之;焉得?」

 

 子曰:「賢哉,回也!簞食,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子曰:「齊變,至於魯;魯變,至於道。」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簣;進,吾往也!」

 

 入公門,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門,行不履閾。過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出降等,逞顏色,怡怡如也;沒階趨進,翼如也;復其位,踧踖如也。

 

 君子不以紺緅飾,紅紫不以為褻服;當暑,袗絺綌,必表而出之。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黃衣狐裘。褻裘長,短右袂。(必有寢衣,長身有半。)厚以居去。喪無所不佩。非帷裳,必殺之。羔裘玄冠,不以弔。吉月,必朝服而朝。齊,必有明衣,布;必有寢衣,長身有半。

 

 子路、曾()、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閒,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赤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三子者出,曾()後。曾()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顏淵問「」。子曰:「克己復禮,為日克己復禮,天下歸焉。為由己,而由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定公問:「言而可以興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為君難,為臣不易。』如知為君之難也,不幾乎言而興邦乎?」曰:「言而喪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予無樂乎為君,唯其言而莫予違也。』如其善而莫之違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違也,不幾乎言而喪邦乎?」

 

 子貢曰:「管仲非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以貫之。」

 

 子貢問曰:「有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遠其子也。」

 

 周公謂魯公曰:「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於人。」

 

 陳子禽謂子貢曰:「子為恭也,仲尼豈賢於子乎?」子貢曰:「君子言以為知,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期行,綏之期來,動之斯和。其生也榮,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堯曰:「咨!爾舜!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在帝心!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賚,善人是富。」「雖有周親,不如人;百姓有過,在予人。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所重民:食、喪、祭。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公則說。」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urpanp&aid=355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