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25/01/28 08:15:24瀏覽7|回應0|推薦0 | |
Anna May Wong 黃柳霜 在好萊塢星光大道佔有一席位置, 更是首位在好萊塢留星的華人女星, 位置在藤街1708號。 出生於洛杉磯唐人街附近的黃柳霜是當地的第三代美籍華人,祖籍廣東台山。 她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在1855年已經來到加州淘金, 她的父母都是在美國土生土長的華人,她父親黃善興(Wong Sam Sing)和 母親李恭桃在唐人街附近經營一家洗衣店。 黃柳霜在家中八個孩子中排行老二。[1] 她在1919年的《紅燈照》 中只是個寂寂無聞的小演員。 1922年,她憑著首部以特藝七彩技術拍攝的《海逝》一炮而紅。[3][4]其後她代表作還有 1929年的《唐人街繁華夢》、與瑪琳娜·黛德麗大演對手戲的《上海快車》(Shanghai Express)、正面華人形象的1937年《上海女兒》(Daughter of Shanghai)及1942年《重慶英烈》、艷驚歐洲的《愛比刀更利》和《人海浪蝶》,及1931年的《龍女》。 1935年,賽珍珠開拍《大地》,米高梅拒絕了黃柳霜擔當女主角, 反而讓德國女演員露易絲·雷娜(Luise Rainer)擔當這個黃皮膚的角色, 讓她非常失望。翌年,她到中國旅遊並且到她的故鄉探望父親,學習中國語言及中國文化,更跟隨梅蘭芳學習京劇。[5] 1930年代末,她返回美國為派拉蒙電影公司的B級片飾演一些擁有正面性格的角色。在《上海女兒》與《重慶英烈》(1942)中,分別演活一個真正有智有謀的女英雄及充滿愛國氣節的女子。[3]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她淡出影視圈,專注於支援中國的抗戰, 戰後則恢復演藝事業。 1951年,她開始擔綱美國的電視連續劇《柳霜女士的藝廊》(The Gallery of Madame Liu-Tsong)。[5] 當她計劃參與《花鼓歌》的演出卻不幸於1961年逝世,享年56歲。[6] 在她離世後的數十年裡,黃柳霜留給世人的記憶主要是西方人眼中典型而被扭曲的東方形象「龍女」或是她經常飾演的「蝴蝶夫人」式角色。 直到黃柳霜誕辰一百周年之際,在三部主流文學作品及她的電影回顧展中,她的生平和演藝事業得到重新評價。人們對黃柳霜生平故事的興趣仍在持續,又一部關於她的傳記於2009年出版。 2022年,黃柳霜的人物肖像成為了2022年至2025年版本的美元硬幣25美分的美國女性25美分系列成員,其為入選美國流通的25美分硬幣人物之一[7]。 她亦是首位肖像出現在現鈔美元硬幣上的亞裔美國人[7][8]。.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9%BB%84%E6%9F%B3%E9%9C%9C. |
|
( 時事評論|人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