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獨家|搜救專家「跑山獸」登山技巧公開 迷路了千萬不要下溪谷
2024/08/19 09:24:31瀏覽25|回應0|推薦0

獨家|搜救專家「跑山獸」登山技巧公開

 迷路了千萬不要下溪谷

蘋果新聞網

發布於 17小時前
追蹤

知名搜救專家捷克籍的「跑山獸」Petr Novotny,

在國內參予多次的搜救任務尋獲多名失蹤者,

這位台灣女婿在搜救任務方面有讓國內登山或搜救隊員值得學習的地方。

《蘋果新聞網》獨家訪問到跑山獸,

他也不吝地把他自己的登山技巧及搜救經驗公開,

讓國內民眾對面山教育有多一層的認識,

希望能夠減少山難的發生,家庭悲劇的收場。

Petr Novotny專長快速搜索,會將失蹤範圍匡列起來逐一搜尋。羅勃伊婉提供

Petr表示,他的專長在於腳程快,搜尋範圍大,

找到失蹤者位置後,傳送座標位置。

他出去搜尋失蹤者前一定會做好功課,

除了查看Google Earth地圖,了解當地形地物,

下載登山客走過的所有軌跡及日據時代地圖,

加上相關資訊搜尋判斷之後,案件如果為前三天,

趕緊把握黃金72小時,

會把所有步道(古道,甚至獵徑)盡力搜尋完畢,

並比對失蹤者手機基地交叉做研判。

Petr如要在山中過夜,所有裝備不會超過6公斤,紙袋所需要的裝備,減輕重量才能快速搜尋失蹤者。羅勃伊婉提供

日前馬崙山台鐵員工失蹤案,家屬在失蹤第二天就已聯繫,

但當時Petr還在南二加新康加八通關回東埔途中,

無法立即協助搜索,但他有太太協助,

請家屬將相關資料先傳給她彙整,包括手機交握資料,

時序,登山習慣及是否有些疾病或與家人吵架等都要分析。

Petr在一完成5天4夜的高山健行,

休息一天並把所有資訊蒐集完成,馬上就投入搜救,

並請家屬確定當天登頂山友下山回程途中是否見到失蹤者下山,

也判斷最後基地台曾經出現在2000公尺大雪山53K,

更確認失蹤者沒有下山,所以擬定兩條路線,

一條是是走往白姑走3小時再折返回來,

另一條是馬崙山北側溪谷。

考量這麼多天沒水,在稜線的機會不多,

於是花了兩個半小時上馬崙山再下切溪谷一個半小時,

邊吹哨子看見成群的黃色蝴蝶飛舞,

接著在上游的瀑布深潭裡看見失蹤者漂浮在水面上。

夜宿也會準備天幕及露宿袋及簡易炊具。羅勃伊婉提供

Petr也透過妻子羅勃伊婉說,每次的山難失蹤案件,

搜索起來其實都是像大海撈針一般困難,

爭取搜救時效沒有太多不同,可能主要以更輕量為主,

減重才能增加搜救速度。

上周南二加新康加八通關回東埔的5天4夜高山健行,

重裝備基礎重量是5.2公斤,睡眠系統只有1.3公斤。

每天的食物大約650克。Petr吃素,

所以行進間的行動糧以自己做的減糖的堅果棒為主。

如需過夜,他會準備好煮的細麵,配上咖哩醬或芝麻醬,

就以簡單可以補充體力為主。

在快速搜索時,行動中也會吃自己做的堅果棒做行動糧。羅勃伊婉提供

搜救印象最深刻也學習到最多的就是在能高安東軍山,

30多歲的楊姓山友是非常有經驗的登山好手,

楊失蹤後先研究他登山的行為模式,研判他體能好,

善用離線地圖,應該是在颱風天過溪時被溪水沖走,

但到場搜尋時水勢太大無法沿線尋找,

直到一個月後水勢較小才在溪床上尋獲他。

Petr藉此也希望山友在颱風天時不要勉強去登山,

要以生命安全為重,尊敬大自然。

Petr也建議,要學會使用離線地圖並使用登山APP

下載正確GPS路線,才能真正預防失蹤山難事件的發生。

手機下載離線地圖App,

也花點時間研究一下要去登山的資訊,至於迷路時,

可以找一下有登山團體留下的布條或呆在原地待援,

這裡是救難人員會來的地方,

切記不要緊張隨意亂下切、下溪谷。(地方中心 李陳信得/台中報導)

Petr透過妻子羅勃伊婉說,迷路確記勿亂闖不可隨意下切或至溪谷,可待在原地等待救援。李陳信得攝
這次馬崙山直覺搜尋到溪谷發現一群黃色蝴蝶,隨後在瀑布深潭發現失蹤者。羅勃伊婉提供
Petr往上游走就發現失蹤者的漂浮在水面上。羅勃伊婉提供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rmkN3yX?utm_source=lineshare
( 時事評論人物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unnyjerry&aid=175949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