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7/08 07:10:09瀏覽42|回應0|推薦1 | |
比利時工資隨物價波動機動調整制度..且無預警 51.5%個人單身所得稅... 比利時自動漲薪抗通膨 保障勞工卻是雙面刃2022/6/15 16:01
.比利時的薪資會隨著物價調漲,今年通膨嚴重, 薪資漲幅和頻率是數十年未見。 然而企業尋求轉嫁人事成本的一大手段就是讓商品漲價, 因此反過來又推升了物價。 文/田習如 (中央社主任編輯) 比利時有著隨物價指數自動加薪的制度,全球罕見, 但資方抱怨加太快,勞方卻抱怨加不夠, 多個城市工會還為了抗議「薪情鬱卒」串連罷工,何以如此? 薪資隨物價調漲 人事成本反又抬升物價「今年(到4月)已經連調三次薪水,這種因為物價強制漲薪水, 十幾年來我第一次碰到。」 在比利時荷語區法蘭德斯歌劇院(Opera Ballet Vlaanderen) 任職男中低音的台灣協會會長謝煜祥說。 2022年還沒過一半, 比利時許多薪水族就已經「自動加薪」三次。 這是因為比利時有著獨特的薪資跟隨物價滾動的調漲機制, 以扣除部分項目如菸酒之後的物價指數2%為門檻, 當過去四個月的平均指數超過門檻,調薪機制就啟動, 但每次調薪上限為2%。 當地媒體法蘭德斯新聞(Flanders News)解釋它的運作方式: 假設4月計算出的指數超標,退休金和社福金在5月就會漲2%, 接著公部門薪水在6月調漲, 再來就是民間企業及機構經勞資協商後跟進。 在2005到2010年間,比利時的薪資自動調漲了11.2%, 平均一年約漲2%,但今年的漲幅和頻率是數十年未見。 根據歐洲央行(ECB)的報告, 這個制度在比利時民營部門的覆蓋率幾乎百分之百, 同時, 歐元區裡還有盧森堡和塞普勒斯(Cyprus)採取類似的自動機制,不過盧森堡是以通膨2.5%為門檻、 每六個月檢視調整一次,塞普勒斯也是一年檢視兩次, 且私部門覆蓋率約65%,因此比利時可說是執行最為頻密的國家。 資方自然叫苦連天, 而企業尋求轉嫁人事成本的一大手段就是讓商品漲價, 反過來又推升了物價。 「這對比利時來說特別危險,因為我們是出口型經濟。」 比利時企業協會負責人提莫曼斯(Pieter Timmermans) 告訴美國政治新聞媒體Politico,他擔心比利時的成本提高, 產品售價隨之上升,就會失去出口競爭力。 「瓦斯漲價是最近最誇張的話題。」謝煜祥說, 比利時家戶的能源費用計算複雜, 視不同能源公司和合約方案而不同,許多會隨市價浮動, 以剛過去的冬天來說, 「有人單月瓦斯漲了250%,但下個月就變成漲90%」。 據比利時政府發布,2月能源通膨率60.99%、3月57.22%, 是40年來僅見。 想凍結自動加薪制? 猶如不可碰的禁忌高通膨不只影響受薪階級,對企業的經營成本也是巨大壓力, 加上疫情限制經濟活力,在在讓許多中小企業吃不消。 根據經濟資訊公司Gaydon,比利時3月有973家企業宣告破產, 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0.4%。 連老牌百貨公司Inno也在4月宣布將裁員一半。 薪資隨物價自動調漲的制度, 溯自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之後的工會壓力, 許多歐洲國家也都曾採行。 《紐約時報》 1975年曾有篇報導指出,在石油危機下, 1974年比利時的勞工僱用成本上升了22%, 其中就包括八次啟動自動調薪機制。 加上比利時規定房租也隨物價調漲,從大企業到小店主都抱怨連連。 《紐約時報》用電影《科學怪人》 (Frankenstein’s monster)的典故來比喻, 意思是比利時人一手打造了他們後來無法控制的暴走怪物, 讓薪資與物價進入了不斷互相推升的循環。 經歷1970年代的物價狂飆之後, 丹麥、法國、義大利、荷蘭等國 陸續放棄了調薪自動盯住物價的制度, 只剩比利時等少數國家堅持下來。後來, 甚至歐洲央行、 經濟暨合作發展組織(OECD)都曾奉勸比利時改一改。 其實1996年比利時曾立法提供民營企業緩衝措施, 若加薪將使人力成本高過出口競爭的荷、法、德等國, 企業可設出調薪上限。 去年比利時企業界便想以年度加薪上限0.4%與工會協調, 結果遭到拒斥。 2016年比利時也曾暫時凍結薪資自動調漲和基本薪資調漲, 以挽救競爭力。如今, 希望免除或改革自動調薪機制的聲浪再起。 對此,總理德克魯(Alexander De Croo)在年初回應: 「晚一點再說,如果有多數人支持的話。」 以比利時目前七黨聯合執政的結構,看來仍難撼動這個制度。 比利時美國商會(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形容, 它是比利時不可觸犯的「禁忌(taboo)」。 但為它辯護者也大有人在。 比利時荷語區工會ACV發言人范伯林根(David Vanbellinghen) 告訴Politico,自動調薪機制是為了確保比利時消費者的購買力, 這對人們和經濟都很重要。 比利時4月22日各地工會串連罷工, 抗議政府對能源狂漲束手無策,自動加薪卻又設上限。 且當地法語媒體《L’Echo and De Tijd》披露, 比利時前20大上市公司執行長的報酬較2020年增加了14.4%, 更讓民怨火上加油。 比利時中央銀行預估,2022到2024年薪資成本將上漲13%, 同時不諱言鄰國的薪資雖也會因通膨而上升, 但不會像有著自動機制的比利時那樣快速, 致使這段期間比利時競爭力處於不利地位。 對老百姓而言,加薪會不會反而追高物價? 這種「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就留給經濟學家去傷腦筋, 他們的煩惱除了瓦斯飆漲,還有隨物價指數調漲的房租。 資方不滿勞權擴張 勞方哀嘆「無痛加稅」歐洲媒體偶爾會用「惡名昭彰」 來形容比利時勞動法規的繁瑣嚴苛, 2月間比利時執政聯盟推出了一套法案,試圖翻轉形象, 目標讓人們和企業更自由地安排工作時間。 根據新法案,勞工可向雇主提出一週工作四日, 但每日延長工作時間,讓一週的總工時維持在38小時即可。 除了週休三日,新法案還有「下班禁Line公事」,亦即員工下班後不用回覆主管或客戶的電話、電郵、社群訊息等,關機也OK。這項規定在1月從公務機關開始實施,員工超過20人的民間企業也將比照。 不過商界反對下班禁談公事的規定,荷語區的商會人員告訴英國廣播公司(BBC),這等於把疫情期間擴大的工作彈性又限縮回來,「(政府)顯然不信任雇主安排工作的能力」。 「我感覺比利時愈來愈成為一個『勞工優先』而非『商業優先』的國家。」數位行銷公司ADD-Design創辦人倫斯(Didier Rooms)告訴《全球中央》。這位比利時新創業者在2014年從薪水族變老闆,他坦言不支持自動調薪制,因為它既追不上通膨,也讓企業面臨更多人事、租金成本上升的不確定性。 面對人事成本壓力,倫斯只能用辦公室無紙化、讓員工更多時間在家上班等方法節省開支,畢竟新創公司最重要的就是保住人才。他也說,彈性對企業很重要,對客戶提案愈快愈好,因此下班禁止溝通公事將窒礙難行。 政府試圖用各種綿密法規保護勞工,想鬆綁卻又用更多規定綁得更緊,讓「科學怪人」愈長愈大。不過,比利時的中產階級對自動加薪機制其實沒有特別感受,真正讓他們更有感的是高所得稅。 根據OECD報告,2021年全球勞工薪資所得稅最高的國家,就是比利時,單身勞工薪資所得稅率高達51.5%,其次才是德國(49%)、奧地利(47.3%)和法國(46.6%)。 任職學術界的一位當地居民告訴《全球中央》:「老實說,我以前拿比利時薪水時,就算加薪,在層層扣稅之後,其實也感覺不到多少。」另一位居民補充:「自動加薪就像『無痛加稅』,最後的錢還是落入政府的口袋。」 . . . .https://www.cna.com.tw/topic/newsworld/163/202206150005.aspx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