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3.5噸廂型貨車的最大尺寸規定是多大?
2018/10/18 08:13:24瀏覽58334|回應0|推薦0

(1) 貨車廂頂距離地面最大只能到2.85公尺。
我記得有285cm這個數據。
(2) 貨車廂的寬度最大只能到車子本身的寬度1.58公尺。
可是一般看到的貨車貨箱,似乎寬度都比車子寬?
(3) 車頭的最前端到貨車廂的最尾端,其長度最大只能到
4.16公尺乘以1.3等於5.408公尺。

..............................................................................

3.5日系的可以到14尺
歐系IVECO可以到15.8尺
HINO 堅達 FUSO大約110左右
省油ISUZU有力HINO
堅達今年不推
以上是我有做功課的結論
跑長途的話去看看IVECO電子設備安全機能多很多

................................................................................

我也很想知道答,底下是我查的結果,不曉得對或不對?
小型貨車(3.5噸以下)的長、寬、高的限制分別如下:
(1) 高度從地面算起,不得超過2.85公尺。
(2) 寬度不得超過車子本身的寬度。
(3) 長度不能超過車子本身長度的30%。

...............................................................

各種廠牌的長.寬都不同.我把我知道一般普遍的的告訴你 
3.5噸的有下列幾種 
1長3公尺寬(舊堅達)1.7~(新堅達及一路發)1.83~(豐田)1.95公尺 
2長3.45公尺寬(舊堅達)1.7~(新堅達)1.83~(豐田)1.95公尺 
3長4.2公尺寬(新堅達)1.83~(豐田)1.95公尺 
4長3.9公尺寬(一路發)1.83公尺 

.....................................................................................

3000C.C 柴油11.5呎手自排貨車

最大馬力:150ps/3500rpm.
載重為0.7噸

加裝FRP車箱車廂內尺寸(公分):L: 348*H: 188*W: 150.

..........................................................................................

3.49的高度正常規格

高度~~251公分~

在貨長度300公分~

寬度好像150以上 ~160

左佑的樣子

............................................................

一般3.49噸車頭

高度不會超過210公分

寬度150~186公分.

長度300~420公分 
除非是蓬式或箱型車才會超過260公分 
正常框式+兵ㄚ都不會超過260公分 

................................................................

2020大限...5噸偽3噸半貨車 打回原形

政府嚴格落實貨車載重管制,國內市場占比最大的3噸半貨車,將面臨2020年大限,市售大宗的「5噸偽充3噸半貨車」必須打回原形,無法再領自小客牌照使用,5年後台灣恐面臨無3噸半貨車可買的窘境。

俗稱3噸半的3.49噸級貨車,台灣每年有上萬輛的銷售規模,由於可全天在市區行駛、自小客駕照即可駕駛等優勢,一直是國內商用車市場銷量最大的產品區隔。長期以來,台灣3噸半貨車應用有著「超載」的不成文需求,引導車商紛紛以原本設定為5噸級的貨車,降格申請為3噸半貨車販售。

然從去年起,政府嚴打3噸半貨車超重問題,一方面透過監理所驗車,限制超重3噸半小貨車使用,另一方面,在新車安全審驗階段,要求3噸半貨車底盤車重上限不得大於總重(3.5噸)的5成(1.75噸),業者叫苦連天。不過政府也給予商用車業者緩衝,今年內取得安全審驗合格證的3噸半貨車,能生產至2020年底。

業者透露,由於市售3噸半貨車幾乎都是「5噸偽裝3噸半」,裝上貨廂、冷凍櫃後,淨重(未載重)至少從3噸起跳,所剩的合法載重量不到500公斤,遠低於政府規定的總重20%下限(700公斤)。

如今政府嚴格落實車重規定後,市售一線3噸半貨車,多數將面臨退場命運,空出的市場商機,也成為這次南陽實業引進韓國現代商用車來台的關鍵。

倘若商用車業者未能在2020年落日期限前,推出合規的3噸半新車,恐將直接衝擊國內物流貨運市場;一方面需增加聘用領有大貨車價照的職業駕駛,勢必大幅墊高營運成本,另購車成本也將抬高,影響購車意願,進而衝擊國內商用車產業。

(工商時報)

from: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608000136-260204

( 興趣嗜好收藏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unnyjerry&aid=1091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