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陸生來台 私校發展新契機
2010/09/26 17:06:07瀏覽168|回應0|推薦0

(日月潭頻道文摘 王尚智節錄)
陸生來台 私校發展新契機
 更新日期:2010/09/04 10:21 陸生來了專題(1)(中央社記者林思宇台北4 日電)陸生三法過關,開啟兩岸教育新頁,受少子化影響的私校,若積極經營特色科系、充實師資陣容,未來陸生來台人數放寬後,可望解決招生不足困境,甚至藉跨校合作,邁向國際化。


長久以來,台灣高等教育分國立與私立,國立大學占學費優勢,也享有較多教育資源,似乎總是「高人一等」;然而,不少私校努力發展,辦學認真,成果甚至優於一些國立大學,但排名仍落後國立大學。


近年教育部拉高甄選名額,希望逐漸打破排名迷思,如今開放陸生來台,私校可以特色科系吸引優秀陸生,或藉由與名校簽約,讓特色科系更頂尖。


世新大學校長賴鼎銘表示,世新報到率高,要的也是優秀陸生,「私校招陸生有優勢,就怕沒有特色」;世新在台灣栽培出許多優秀媒體人,傳媒專業除吸引優秀陸生來台當交換生外,也吸引中央電視台等大陸主要媒體採訪報導。對於招收優秀陸生,他很有信心。


東海大學國際長劉舜仁表示,在台灣,私立大學與國立大學若有相類似系所,考生會優先選擇國立,第 2順位才選擇私立,對於私校來說,是不公平的競爭。


未來開放陸生後,劉舜仁說,有特色、優良傳統的私立大學,如東海、東吳大學等,可以直接與北京大學、大陸清華大學等合作,聯繫好資源,招到好學生,吸引好老師,以「借殼上市」方式嶄露頭角,更有機會跳上亞洲舞台,讓世界看見,而不只有在台灣內部競爭。


不管是技職或私立大學,大陸人員來台灣參訪過後,多認為台灣大專院校師資及設備都優於中國,更對於台灣教師的教學方法印象深刻。有人就說,大陸有錢可以買很好設備,但是好設備沒有人用或鎖著不用,都無法幫助學校發展。


外界認為,陸生來台可望解決台灣少子化對教育體系的衝擊,不過,教育部規定,陸生來台初期只有2000名,名額由各大學來分,限定為各校的2%,每校實際分到的名額並不多。


國立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蕭介夫表示,初期開放2000名陸生來台,屬於實驗性質,逐年檢討後,若成效不錯,希望讓大學更自主,鬆綁陸生人數限制。


蕭介夫並說,上海社科院EMBA班很想跟中興大學共同辦學,大陸提供校舍、經費,台灣方面出師資與教材,就可以招生,也增加台灣高等教育在大陸的影響力。


這幾年由於不少教育利多措施是「雨露均霑」,未鼓勵一些有特色科系的私校繼續強化特色,雖然這些學校在台灣招生並不困難,但要再往上爬就受限。開放陸生來台後,好學生、好老師願意來,加上善用海內外傑出校友的資源,台灣私校或可藉由跨海合作,躍上國際舞台。990904

( 在地生活中彰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unmoonlaketv&aid=444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