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3/08 15:15:57瀏覽154|回應0|推薦0 | |
May 25, 2010 by charleszheng 我一直以為,台灣新聞會如此膚淺,是缺乏歷史感。 即使媒體人常以觀眾素質差,當成製作爛品質的藉口,還是無法說服我。他們跟政客一樣,永遠有理由,灑狗血沾沾自喜於收視率時,一句「你們愛看阿」,輕輕放過自己的罪惡感。當觀眾對這類節目開始不滿,表達許多批評與建議,他們搖身一變,揣著資本主義大旗揮舞:「哎呀,你們都不懂啦!何不食肉糜!我們有生存壓力,競爭方式,你們說的,太學術、太理想!」 只差沒有從他們口中,說出江澤民式的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 好記者當然有,好報導也所在多(?)有,但慢慢湮沒在整天誰殺了誰的社會新聞,與鋪天蓋地,包裝成新聞的置入性廣告,反正最好大家一起懶,餅就那麼大,大家不要搶,誰也別想額外開發大餅(進步),繼續維持這種大鍋飯式的擺爛平衡。高行健說,台灣報紙水準「文化水平低」,我汗顏的是,他恐怕沒看過台灣的電視新聞吧。 說了那麼多,其實,也只是要講,新聞好與壞,粗糙或細膩,既然影響到我們的生活,那麼我們總該探究如何把新聞素材做好的可能吧? 我原本也以為歷史離我們很遠,離南港比較近,曲高和寡沒啥吸引力。直到看了張翠容、陳柔縉寫的文章,這兩位我心目中的大記者,我才了解到,如果沒有歷史感,整理出來的資訊是空的,淺碟易碎,永遠在後頭疲累追逐所謂「新聞性」,或無法分辨自己該追逐什麼,什麼時候該停下腳步,嗅嗅四周,分辨情勢。 有歷史感,不一定能「保證」作出好新聞,但有比較「高」的機會料理出「深入淺出」作品,把艱澀難懂的資訊,消化過後通俗化,包裝成淺顯易懂的故事說出來,而非肉麻當有趣,誤把膚淺當通俗。 從歷史找線索,就能抓出事件的前因後果,讓人冷靜思考,不會困在資訊焦慮而不可自拔。否則,張翠容的以巴中東文章,只是衝突不斷地史料堆砌,讓人生畏;陳柔縉的近代日治時期台灣史,如果沒有歷史感,也不會有那麼強的動機與堅持,做出一盒盒方便檢索的卡片,然後再消化成一本本平易近人的通俗歷史書,讓我們得以神交於消失的日本在台五十年。 現代記者,喔不,不只記者,現代人也需要的整合能力,如果沒有歷史支撐,寫出來的東西,打出來的企劃案,想出來的創意,空空如也,很容易被挑戰。被挑戰後,也許可以學台灣記者的惱羞成怒,來個專題或整版修理對方(這時候他們做專題的動機最強)但,有意義嗎?(如果自慰獲取三秒鐘的快感也算意義的話,好吧,我承認有一點)很低級,很low level。只有抓出歷史的韻味,才可以跟過去連結,面對現在,想出未來的解決辦法。 歷史,不重要嗎?說來說去,就是作功課,很難嗎?不會,但能做到的人,很少,包括我自己。 http://charleszheng.wordpress.com/2010/05/25/%E6%8A%93%E5%87%BA%E6%AD%B7%E5%8F%B2%E9%9F%BB%E5%91%B3/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