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9/10 11:00:15瀏覽1546|回應4|推薦0 | |||||||
國片「海角七號」一掃國片市場冷清的陰霾,大放異彩。 好想去看這部片,還有「冏男孩」等。 「海角七號」紅了,自然背後的努力辛酸也被翻出來鼓勵肯定,導演魏德聖負債三千萬堅持的拍完這部片,終於媳婦熬成婆。 其實,很多成功的背後都有這種心酸的夢想家故事。 相信,還有更多不敵現實而夭折的夢想故事,只是那些因為沒成功,所以我們不會知道。 更甚至知道了,旁人也只會笑他不切實際,因為夢想是不理性的。 很多藝術工作者,甚至各行各業,都有一些正常人眼中偏執的夢想家。 這些夢想家的偏執大都跟錢有關,要嘛是大把的把銀子投到無底洞,要嘛是負債累累只為看到夢想的實現。 普世人的價值都在錢上,覺得有錢過日子是真理也是王道。 那些有錢人把錢全投到不切實際的夢想裡,或者是明明沒錢或負債也要餓著肚皮完成夢想的窮人,都是正常人眼裡的瘋子。 甚至,覺得他們為了追求夢想的行為太不負責任。 在沒成功時,大家是這麼看的。 如果他們不敵現實放棄夢想,有的人會說好可惜,但也沒辦法。 有的人會說,那些人總算腦袋正常了。 可一旦成功了,大家只會看到成功的表面風光,覺得他們堅持的真對,覺得他們是勇敢的夢想家。 雖然都是事後馬後炮,但,總比聽到事前的風涼話好呀。 說到底,夢想家的成功與失敗還是只能夢想家自己一人承擔。 不管成功與失敗,旁人的啐嘴、風涼、鼓勵、或安慰,畢竟都是別人的嘴,別人的事。 自己的人生只能自己扛。 夢想的成功與失敗都是自己人生路上的風景,也之所以,風景的美麗與醜陋也只有自己能看得見。 想到自己的寫作之路,想到木頭堅持的從農之路。 在別人眼裡,都是不切實際的。 寫作十餘年了,熬到現在,故事雖越寫越上手,因著景氣,稿費卻越寫越少。 在這種世代,反正只要能出書,只要有稿費都算是撿到的,也不能奢求是多是少。 昨天下午聽到陶子的電台說,現在的唱片只要賣一萬張都算是大賣了。 天吶,真的好心酸好心酸,那些堅持夢想一心要唱歌的歌手呀,只賣一萬張??唉……就像現在的小說,只要賣到三千本就是大賣的道理一樣。 唱片跟小說在民生必需品都買不起的世代,是奢侈的享受啊。 好,奢侈品買不起,那民生必需品,青菜呢? 沒想到,從農之路更是辛酸,為了那些綠色的小東西,負債一筆加一筆,實在是再不能支撐下去。 也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夫妻倆什麼不愛,偏愛種東西。 很多人都來跟我們說生產農業外的觀光經營哲學,那些東西我們都知道呀,農業生產外那些花式農業是現代年青人從農的入口,但,一步一腳步,在沒大錢可以蓋設施的前提下,只能先把基礎打好,這基礎就是種植的基本功。 許多人都勸我們放棄了,再這麼熬下去太不切實際,畢竟還有小孩要養。 是呀,少了我們不種,市場上也不會缺菜,大家還是有菜吃,少了我們,世界一樣在運轉,堅持個什麼東西呢。 是呀,堅持什麼呢? 唉,身上沒有瘋子DNA的人是不會了解這種心情的。 昨天同時看到「海角七號」大賣和郎姑「春禾劇團」不敵現實提早收攤的新聞,心情好難過。 一個是夢想的實現,一個是夢想的夭折。 沒有對錯的問題,就只是人生的風景不同罷了。 也許,我會像「海角七號」堅持成功,也許我會像「春禾劇團」的失敗。 但不管怎樣成功還是失敗,結果都欣然接受。 因為路不走完,永遠不知道原來人生有這等的風景。 成功也罷,失敗也罷,那片風景,都只單單屬於瘋子般的夢想家。 祝福全天下的瘋子都瘋得徹底! 祝福大家都能聽到事後的馬後炮! 20080910 瘋子熙 ====================================================== 以下新聞取自聯合新聞與TVBS。
冬天提前來 郎祖筠劇團斷炊收攤 大家熟悉的藝人郎祖筠,一手創立的表演團體「春禾劇團」,決定10月演完封箱作「梁山伯與祝英台」之後,就要熄燈關門,原因是大環境不景氣,願意花錢看戲的人越來越少,票房不理想,幾年下來虧損高達了台幣400萬,撐不下去,只能選擇解散收攤。 春禾劇團台詞:「在透過莒光的報導之後,夠了,夠了,你怎麼讓自己傷成這個樣子,你好棒喔!」 昏暗的燈光、華麗的舞台、壯觀的牆型大道具,演員開口唱著李宗盛的精典情歌,再加上整齣戲靈魂人物郎祖筠,誇張肢體動作賣力演出,成軍8年的春禾劇團,每一次的舞台劇都會贏得好口碑,但票房卻始終不理想。 劇團經理何曜先:「其實這8年春禾劇團,一直是在打平狀況,那4年多前,因為景氣票房各方面,所以春禾劇團在營運上面,一直面臨財務危機,這也是4年多來,為什麼春禾劇團沒有新的演出。」春禾劇場的經濟來源,全都壓在創立人郎祖筠身上,從2000成立至今,已經推出8部大型舞台劇,雖然有訓練藝人肢體動作的表演學堂在支撐,但收支也只能打平,但只要推出舞台劇,劇團馬上虧損,至今已積欠了400多萬。 舉例來說,即將在10月16日到19日上演的新作「梁山伯與祝英台」來看,整個成本要400萬,但從8月開賣至今,票房還不到1成,撐不下去只好收攤。何曜先:「 |
|||||||
( 時事評論|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