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刺青》:只見皮相、缺乏骨肉
2007/04/11 05:32:37瀏覽1788|回應1|推薦4

        無論從製片或行銷層面的「市場性」來看《刺青》,它都是開年至今最受矚目、也最成功的一部電影:明星選角、議題操作、影展得獎、宣傳策略樣樣都構成塑造這部片「話題性」的成功要素,令人振奮。而女同志的愛情加上「刺青」這件事所提供、充滿多重指涉之可能的圖像象徵,其實這個題材本身就是很有潛力的。但若就電影本身的成績來評論,它在影像上的營造雖然尚具水準(部份場景設計與攝影);但在整體故事與人物的塑造上,卻仍充滿不少明顯的缺失與不足,就像刺青的圖像,只見皮相、缺乏骨肉,還是令人失望的。

        整個故事,從一段九歲就發生的愛情與衝擊建立起。並非九歲的情慾就無法被觀眾認同,而是你是否能夠拍出讓人認同的力量!《刺青》仍停留在只有「空講」、沒有以影像對等處理的階段,片中的「小綠」對於「竹子」的九歲愛情,只有一段近乎沒有任何著力的倒敘,愛情在哪裡?慾望在哪裡?難道僅存那片彼岸花刺青做為薄弱的象徵,卻連一點點基本的戲劇性設計都沒有?即使就只把它解釋成是單純的「身體慾望」,它也都應該被做出適切而具有力道的描寫,才能讓故事說得下去。當這個支撐劇情的主樑都顯得搖搖欲墜、若有似無,接下來的所有故事,如何能夠順利鋪展,產生令觀眾認同的強大說服力?再看「竹子」童年時的陰影,除了921大地震的畫面拍得寫實震撼,她與弟弟之間的童年關鍵戲(地震那晚的出走),在演員表演失控、對白僵硬貧乏的窘局之下,仍是一種蒼白到近乎尷尬的結果,反而顯得幼稚,同樣欠缺深度。

  一部電影成功的基礎來自劇本,而最大的魅力則源自場面調度。手法高明的導演,只要一場戲、一個鏡頭,甚至一小段獨白或配樂,就能讓角色或人物闗係,在影片中迅速加溫,把光芒投射到觀眾心中,使之接收,甚至進而認同。《刺青》最大的問題在於,這些角色們都想在「寫實」的情境中建立血肉,但一段段缺乏鋪陳的角色關係,只「說」了滿口好戲,沒有該有的戲劇性效果產生出來,反而更暴露了它在寫實路線上的著力不足,更顯得漏洞百出。劇本的扁平、導演的掌控,應該各有責任。

  兩位女主角的愛情關係,顯然是電影的主軸;而劇本想在主軸之餘,讓支線為她們的角色增加衝突,同時也凸顯女同志情感的社會困境,這個企圖是非常明顯的。於是,我們看到小綠這邊出現了警察這個角色,他也同時可以是造成小綠誤以為網路上的「他」其實是竹子的誤會;而竹子這邊則出現了弟弟這個角色,讓竹子對於自己戀情所造成的自責與不安,產生一個合理化的理由。只可惜人物的位置清楚,但未見細膩的設計與處理。

首先,姑且不論片中警局場景是如何過於陽春簡陋,那位結巴、純情的「便衣警察」,從頭到尾都缺乏角色型塑,他為什麼愛上小綠?為什麼這麼軟弱純情?片中這個警察角色的行為,幾乎「超現實」到令人發噱的地步,這也讓原本戮力著墨於網路世界的次議題,頓時變成「小孩玩大槍」般的捉襟見肘,甚至變得好笑。再者,沈建宏飾演的弟弟一角,幾乎都只是沒有意義的哭鬧,他的演出極為失敗,而他與竹子的所有對手戲,幾乎都穿著同件衣服、同個鏡位拍攝,破綻明顯;最後的出走、受傷,更是缺乏合理性,一切的一切,好像這個弟弟角色,就只是為了要成就竹子這個角色的「心魔」,如此而已,既沒有感動人心的姊弟之情,也沒有值得省思的弱勢觀點。

        《刺青》在劇本上的貧乏生硬,讓電影意欲建立的情感與深刻命題,全都失去了應有的色彩,恰與片中美麗的刺青、精心佈置的場景,以及刻意強打的主題曲相襯之下,反倒變成一種「一廂情願」式的分裂與肢解,各彈各的調。楊丞琳勝在本色般的可愛討喜,稍有神韻;梁洛施從造型、念白到角色的矛盾自憐,都與《伊莎貝拉》裡的神采相去甚遠。比起《豔光四射歌舞團》那幾乎是不知所云的耽溺,《刺青》確實是周美玲在劇情片上的大躍進;不過在劇本建立的基本功、演員表演上的協調性方面,還是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衝高的票房不直接等於影片的成績,但它在電影市場所走過的痕跡,仍然留給了大部份的國片創作者更多寬廣的思考與想像空間。這可能也變成是《刺青》之於現今的台灣電影版圖來看,最重要的價值所在。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teventu&aid=886351

 回應文章

0133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2007/04/16 01:35

感覺好嚴厲

我去看了

但是先聽座談會才去看

好像會失去判斷力

會自然而然的站在導演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