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畫一幅畫也可以很激情
2006/05/17 17:27:16瀏覽3156|回應3|推薦6

        電影取材文學,已是整個製片界的大趨勢,尤其近年的好萊塢電影,更是大量倚賴文學素材的滋養灌溉。最近即將上演的新片《戴珍珠耳環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就是非常「奇妙」的一部改編作品。

        為何說它「奇妙」?因為若要細說從頭,其實這個故事完全是根據荷蘭畫家楊維梅爾(Jan Vermeer)的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所「自由改編」而來的。這幅十七世紀的名畫栩栩如生,畫中女子細膩的神韻與表情,若有所思的回眸,促成了小說家崔西雪佛蘭(Tracy Chevalier)由畫作的靈感而生,創作出這個動人的故事。 

     只根據一幅畫,以及對那個遙遠時代的揣想,沒有人知道這個故事與原來維梅爾作畫時的實際狀況究,竟有多少神似之處。但小說裡細膩的筆觸,描繪著畫家、妻子、女僕、買主之間多方角力之間的關係糾結,造就出畫作背後所隱藏的曖昧情感。這本成功的暢銷小說,確實讓此幅藝術珍品,更增添幾許浪漫色彩。

電影非常忠實地呈現小說的情節發展,跟隨著女僕葛里葉的觀點,讓觀眾發現她夾在眾人之間的掙扎,更凸出她對畫家的傾慕之情、與畫家太太之間那難解的尷尬場面,以及夾在年輕肉販與畫作買主兩人之間對她不同程度的愛慕與覬覦,各有不同層次和觀點的詮釋。  

兩位主僕之間從認識、相遇到彼此互動,都在看似壓抑、低調、內斂的鏡頭與場面調度之中,隱隱浮動出越來越曖昧的情愫滋生。隨著最後畫家替女僕作畫的那場高潮戲,兩人的感情透過「作畫」這件事不斷湧現,鏡頭下沒有肌膚之親、沒有熱烈擁吻,一舉一動,卻都拍出能令人感受到激情指數節節升高的戲劇張力。尤其當男主人為女僕穿刺耳洞時的性象徵與特寫鏡頭,更是不言而喻的「激情」,讓人印象深刻、餘韻猶存。

除了故事本身的魔力、導演彼德韋伯(Peter Webber)的細膩技巧,柯林佛斯(Colin Firth)與史嘉蕾約翰森(Scarlett Johansson)兩位男女主角的表演更是絲絲入扣,加分不少。精彩的音樂、美術、服裝與攝影,都是英國電影一向拍攝古典題材最擅長的強項,雖然遲了兩年才將在台灣戲院上映,依然無損它的高度可觀性。無論是先讀小說、再看電影,還是先看電影、再讀小說,都有彼此之間互相對照的曼妙趣味在,值得真正的影迷/書迷細細品味一番。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teventu&aid=276784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http://www.godsdirectcontact.org.tw/ch1/index.htm
2006/06/06 22:57

http://www.godsdirectcontact.org.tw/ch1/index.htm


steventu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非常謝謝淡泊網友的回應
2006/05/17 22:23

非常謝謝淡泊網友的回應,我倒是不知有這個版本,有機會也想一看。

塗翔文


淡泊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這是我看到的版本^^
2006/05/17 21:28

之前就存在電影版本,與現在這版頗有差距。

是描述一位年紀頗大的女教授,將「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藏在家中視為珍寶,她曾經告訴好幾個人,他們到她家看了以後都不相信那是真的---或者說不覺得那有價值。

直到大學來了一個年輕的新教授,他其他人一樣,接受他的邀請來到女教授家裏,他一看就知道是真跡,維梅爾最擅長取光作畫,這幅「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坐在窗旁,是他最好的作品了!

然後女教授興奮地拿出她對畫作來源的追蹤探索,電影就記述了一系列故事。「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其實是維梅爾的女兒。

後來畫作流浪了許多地方,這部電影是一位對愛好收藏的老師推薦我看的,他認為這電影真實性頗高。

呵,現在出了另一個版本,我得找時間去看看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