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10/27 09:07:11瀏覽1034|回應1|推薦7 | |
這星期是兩個小孩學校的『Conference Day』,每天的下課時間由2:40提早到12:50。在這一個星期當中,老師必須跟每位學生的家長進行『一對一』的面談,讓家長有機會了解小孩在學校的表現,同時也讓老師更了解學生平時在家的狀況。 與太太準時赴約跟小孩的老師會談。原先以為是要溝通小孩在學校的學習情形,以及關於小孩的個性啦、合不合群啦、交作業狀況啦,等等的表現。結果老師拿出一個評量表,裡頭分門別類的詳列了這學期的各科目學習項目,以及學生預計應達成的學習目標量表。這星期的『Conference Day』就是學校已經完成了第一次的學習評量測驗,相關的評量報告已經出爐,因此要老師跟家長深入的討論學生目前的學習成果。 聽完老師詳細說明小孩這次接受測驗的結果,以及在課堂上的各項表現。我與太太才驚覺:原來美國的小學是這樣考試啊!在我們的觀念中還一直以為會有類似台灣的期中考與期末考,難怪我們在學校的行事曆中根本找不到何時要考試?那一週是所謂的期中考?期末考?美國的學習評量是採『無預警』的隨意抽測,他是由專職的人員在學生平時的上課時間內,每次抽幾名學生進行評量。然後將學生的評量結果予以分數量化交給級任老師參考,讓老師能明白每一位學生的實際進度,以利進行不同的輔導與補強。 老師透過評量表告訴我跟太太小孩的表現情況,要我們不用擔心小孩的適應情形,也很稱讚他們的學習成果及表現。老師希望我們每天讓小孩在家都能唸『20分鐘』的書,不需要超過30分鐘,要讓小孩有充分的時間『享受他們的生活』!這一席話真是讓我目瞪口呆,也徹底推翻了我心中的教育觀念!在台灣哪一位父母不是竭盡所能的將小孩的可運用時間給填滿?除了上學以外,安親班、才藝班、運動、音樂、美術、電腦幾乎通通都來。就是希望小孩能『贏在起跑點上』!哪管得著小孩是否要求過他自己的生活? 美國的教育觀念符合馬克丁最早在部落格中發表的文章:『全人教育好』?還是『全才教育好』?讓小孩能正常的過生活,從生活中明白小孩的學習進度,從生活中發覺小孩的性向及喜好,從興趣及喜好中培養專業的能力,然後透過專業的訓練完成專長的學習訓練並成為職業。 少了挑燈夜戰的期中考,反而多了一星期的Early Release Time。這個經驗真的很不一樣,提供給您參考比較。 馬克丁 2007-10-26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