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極品自殺美學
2010/07/16 19:29:41瀏覽717|回應7|推薦48
我決定設定好死亡的結界
以不同於現有的固定模式
展現自殺美學的極致
一點一滴慢慢地飲鴆
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已然不夠華麗
一反常態,割了又割
縫了又縫的舊傷口
排列組合一系列潑墨山水藝術
以違反自然違反生態違反人體工學的層次脈絡
婉拒一切吐納,宛如立於水中央
不會呼吸的波希米亞風贗品
死,如性器赤裸裸地攤開

呵!   我是如此耽於永恆與青春

( 創作詩詞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peck&aid=4227766

 回應文章

成碧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古塵於<吹鼓吹>唱和詩一首
2010/12/16 22:31
古塵問好:

唱和一首:

我是如此的讚許永恆
青春從胸口剖開的另一種儀式
在霧裏揮灑
仿若失去五感的達達主義

思。一如沉溺被攤開


古塵祝文安
 

_________________
礙詩、擒詩、鍊詩、食詩、洩詩、殘詩、歿詩、詢詩、織詩、畫詩、骨詩。



成碧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吹鼓吹詩論壇前輩評析
2010/12/12 23:09
 博奕
這詩與眾不同。
但似乎還缺點什麼。

_________________
(在不斷的審醜裡終將建立起新的審美)

6B筆

我想,可以把「陳述的方式」降低,多一些「呈現的方式」,就會更好。

問好紫悅軒主人。


_________________
文字深交


循致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0/08/05 09:24

人生苦短,什麼也帶不走的,萬般煩腦皆因強出頭,地球依然在自轉著,不會因為你而有絲毫改變。 ... 活得有意義,因為人生原本就是在不斷地接受挑戰之下,而又能重新再站起來。 ... 中國之五術「山、醫、命、相、卜」博大精深,成功失敗,似乎在冥冥之中自有定數。 ...

..

只作停留..,不講大道理..回應,只對您的主題,作延伸 注解..非擾您文字清閒..這後時間與您薄霧般接觸..懂您只愛 詩 文字共鳴與認同..超越此領域界限..若非許可,都是自打巴掌

成碧(speck) 於 2010-08-06 22:49 回覆:
哼.......無聊

循致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如果自殺是一條無可避免的路,何不讓它充滿美學的境界
2010/08/04 15:54
... 武士剖腹,還包含著一種對死亡的美化,江戶時代出現過不少"自殺書",描寫欣賞剖腹之美,稱之為"壯絕" ... 當然,這種死亡之美全在於殘酷,圍觀的人們把剖腹後的長時間流血譽為美談,甚至出現了歌頌自殺的"自殺美學" ...

...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 任何「趨異」的人,都會感到處處受抵制,所以藝術家、作家自殺的特別多。 「如櫻花般絢爛綻放,而後快速凋零」的死亡美學,弔詭異色的生命詮釋,在日本文壇中特成一樹。 芥川龍之介、三島由紀夫、川端康成等文學宗師,皆以自殺作為精神生命的自我實現。

死亡美學的代表:
大約就表現在-武士道、賞櫻愛櫻、切腹、神風特攻隊、乃木希典、忠臣藏、自殺、殉情、小說失樂園、三島由紀夫文學、電影末代武士... (以下是解釋與分析,如果只需要例子,懶得看下面 上面這些也夠了)

日本民族性造就對死亡美學的迷戀:
一、壓抑性:
 1 日本位居島國而帶有「島國根性」的特色:
.民族性具有對自我的不確定感,過於強調他人極度壓抑自我,一部分卻也極度渴望找到自我情感的宣洩口,對壓抑性格的反動,刻意壓縮人心最赤裸的真實情感,漸漸讓日本人的感性世界染上一層晦暗扭曲的慾望,導致扭曲且爆發式的美感,而對激情狂烈式的「毀滅之美」(滅びの美)產生了癖好;而對美感慾望的追求也延伸到了生之本能與死亡本能,展現在攻擊、性慾這類的原慾上
.向集團靠攏、歸屬於集團的共存感很強大(集団意識),唯有從集團中才能找到自我存在的價值,因此產生無私非我的這種所謂的「忠誠」;社會學家南博從這裡解釋道:「戰時日本人的愛國心倒不一定真是出自對國家的忠誠,到不如說是出自這種團體提升自我價值的連帶感,排解了國民性中的自我不確定感,隨之而來也帶來戰意的昂揚,因為深覺自己為團體扮演了重要的一角」
型」以及「鑑賞法」(!?)

二、悲劇性:
 1 陰柔的哀愁:
A.自文學史來看,女流文學時代愛好「物之哀」的美感,源氏物語或義経記等作品就流露濃濃悲劇特質,而悲劇之極-"死亡"的美學也很自然的產生
B.幽玄之美的源頭是禪宗帶來的審美意識,而禪宗思想也為武士道注入靈魂。作為宗教目的,禪宗追求頓悟生命的價值與意義,超越生死的界限無畏死亡,禪宗的哲學也可稱得上是死亡的哲學吧!禪宗要求孤寂寧靜的哀愁之美,也追求徹底頓悟痛快赴死的意志,讓日本人對毀滅之美的憧憬,凝縮在悲劇所帶來的思考深度
 2 陽剛的悲壯:
A.戰時的日本政府以所謂的武士精神催眠人民激發昂揚的榮譽感,以行軍國主義之實,其實這看似正氣凜然的剛正意志,不過是虛幻的激情罷了;一是儒學的忠君思想,二是神道的天皇神格觀念,三是禪宗精神要求對死覺悟,如此複雜的情動,構成日本人戰時的悲壯的情感意識
B乃木將軍何以受日本人推崇,實有許多元素藏於其中:性格中具有崇高武士精神的理想形象、以及富含濃烈悲劇性的境遇,正好符合日本人的喜好口味,因此也稱之為「悲劇將軍」,在他的身上找到亂世的浪漫

死亡美學的表現:
一、激情的「毀滅之美」:
A.「忠臣藏」這膾炙人口的歷史事件由於具備了這些要素,深受日本人喜愛,成了每逢除夕夜必定播放的劇碼。內容介紹: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105062905901
B.壓抑也養成日本人變態式的情慾美感,難怪日本人也愛櫻花在一瞬間墜落的爆發式的激情,更有甚者,對「切腹」更抱持了幾分妖氣的憧憬。
二、浪漫的「墮落之美」:
A.簡單解析,乃是出自死與性與悲劇的結合而產生;「心中」一詞指的是劇作中的自殺戲碼,大部分是描述殉情的悲戀故事,這樣唯美的死亡總讓日本人非常喜愛;現代也有「失樂園」描寫情慾與死亡的不倫悲戀,提及官能激情以及殉情的黑色浪漫,與前述的「爆發式的解放情感而歸於毀滅」的黑色浪漫也非常一致
B.日本人偏好美少年英年早逝的劇情;一方面美少年給人性慾上的滿足與期待,另方面如櫻花正值最美好的時刻自高峰殞落,既帶有情慾又符合毀滅的美感,因此有名的少年死亡英雄幾乎都有著「美少年」的描述(例如天草四郎時貞、源義経... 等)

「死」在美學上的意義:
1 自由之美-2 超越之美-3 官能之美-4 生命之美
成碧(speck) 於 2010-08-04 22:49 回覆:

這位仁兄, 你也太誇張了吧!

寫的回應比我本文還要長! 


雪硯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好詩
2010/07/18 21:31
學習了。
成碧(speck) 於 2010-07-18 22:03 回覆:

別鬧了啦!  跟我學?

我才寫一年而已。

你自己就很棒了。

成碧(speck) 於 2010-07-18 22:07 回覆:
忘了說,謝謝喔!

海與風的對話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很棒的個人創作
2010/07/18 20:52
很棒的個人創作,但如要用來參加比賽,內容自殺的層次提高到現今社會亂像的層面,類似的創新常符到大獎..小小心得,提供己見.
成碧(speck) 於 2010-07-18 22:06 回覆:

謝謝大哥指導!

這類題材參賽適宜嗎?

自殺畢竟不該被鼓勵,評審或許不會青睞。


嚴醒布衣 刀疤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0/07/17 22:19

生命低迷

只是

人生的一小部分

危言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祝快樂

成碧(speck) 於 2010-07-17 23:17 回覆:

沒辦法,黑暗力量近日似乎越來越強大了!

請將此篇文當【創作】觀之,勿做任何惴想。

(PS: 歌曲很好聽,請問歌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