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戲300】充滿包容性的客家八音
2013/06/14 04:28:28瀏覽529|回應0|推薦6
  一般人的生活中總是少不了音樂,小孩子喜歡唱童謠、大人跟著哼流行歌,爸爸媽媽哄小朋友入睡的時候,也會唱著搖籃曲!今天就來介紹一種從客家人的生活、習俗中發展出來的音樂種類──客家八音。
  客家八音是台灣客家人特有的音樂文化,主要盛行在桃、竹、苗及美濃、屏東等地區,指的就是客家人的喜慶音樂,例如舉行神明祭典、結婚、壽誕滿月、新居落成等喜事的時候,現場就會請來八音演奏,使氣氛更加隆重、歡樂!
  八音原本指金、石、絲、竹、匏、土、革、木等八種聲音,後來在客家人不斷移居的過程中,把各地多元的音樂色彩,融合進自己原有的風格裡面,而演變成這個特別的音樂種類。
  依據不同的演奏類型和場合需求,八音又可分為「鼓吹」和「絃索」。「鼓吹」是以嗩吶為主、鑼鼓為輔,多用在廟會祭典;「絃索」則是由嗩吶和許多絲竹樂器一起合奏,常用來伴奏戲劇,像是客家採茶戲、歌仔戲、民間小曲等。
  除了演奏類型的差異以外,八音在台灣的南部和北部,流傳的方式也有些許不同:北部的八音人數較多,常把樂曲譜寫下來流傳;南部則常以精緻的四人組合進行演奏,樂曲傳承以「口傳」為主。
  八音原本只是民間小型的吹打樂,卻不斷融入各種外來的音樂內容,而且演奏曲目逐漸擴增、樂器種類也更多樣化,演奏的場合和功能也變多了,甚至還加入了戲曲唱腔、山歌演唱等,可說是充滿包容性與生命力!(禮爾邁@第451期《如果愛抱報》)

-----
【戲的300字for kids】:用300字上下的篇幅,給孩子介紹一些入門的簡單藝文知識!
( 休閒生活藝文活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pacewill&aid=7757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