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2/24 20:13:58瀏覽965|回應0|推薦0 | |
《凡爾賽和約》(1919)
Peace Treaty of Versailles
全稱《協約和參戰各國對德和約》﹐是結束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對德和約。1919年 6月28日在巴黎西南郊凡爾賽宮簽訂﹐1920年 1月10日生效。參加簽字的有美國﹑英國﹑法國﹑義大利﹑日本﹑比利時﹑玻利維亞﹑巴西﹑古巴﹑厄瓜多爾﹑希臘﹑危地馬拉﹑海地﹑漢誌﹑洪都拉斯﹑利比里亞﹑尼加拉瓜﹑巴拿馬﹑秘魯﹑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暹羅﹑捷克斯洛伐克﹑烏拉圭等戰勝國為一方﹐戰敗國德國為另一方。美國代表雖簽了字﹐但因參議院未批准﹐故簽字無效。
和約包括序言﹑約文 440條和議定書。主要內容是﹕ 《國際聯盟盟約》。主要規定了國際聯盟的組成﹑宗旨﹑會員國的權利和義務以及有關建立委任統治制度的規章等。 關於德國領土的條款。和約規定恢復1870年以前的德法邊界﹐阿爾薩斯和洛林歸還法國﹔薩爾煤礦的所有權和開採權歸法國所有﹔薩爾區的行政權由國際聯盟代管15年﹐期滿後由公民投票決定其歸屬﹔在萊茵河以東50公里所劃界線以西﹐直到德國邊界線以內的地區﹐不准德國保存或建築要塞﹐不准存留或集合軍隊﹔萊茵河以西的德國領土連同各橋頭﹐自本條約實行起15年內﹐均應由協約及參戰各國軍隊佔領。如德國忠實遵守本和約的條件﹐應逐步縮小佔領區﹐5年屆滿時﹐從科隆地區撤軍﹔10年屆滿時﹐從科布倫茨地區撤軍﹔15年屆滿時﹐從美因茨地區撤軍。奧伊彭和馬爾梅迪劃歸比利時﹐並承認比利時對莫雷內的主權﹔德國與丹麥的邊界﹐由北部石勒蘇益格邊境地區居民舉行公民投票確定(1920年2月石勒蘇益格已劃歸丹麥)﹔上西里西亞南部劃歸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得到上西里西亞的一部分﹑波茲南的全部﹑西普魯士和東普魯士的一部分﹔但澤(格但斯克)被宣布為國際自由城市﹔易北河﹑奧得河﹑涅曼河﹑多瑙河的指定河段宣布為國際河道﹔基爾運河應永久開放﹐“所有與德國和好各國之軍艦﹑商船﹐一律平等自由出入”。根據和約﹐德國領土減少了約八分之一﹐人口減少約十分之一。 德國的殖民地和勢力範圍。根據國際聯盟的委任統治制度分別由英﹑法﹑日﹑比等國瓜分。 關於軍事條款。和約規定﹐解散德國總參謀部及其他類似組織﹔廢除義務兵役制﹔德國陸軍總數不得超過10萬人﹐海軍不得超過1.5萬人﹔禁止生產和輸入裝甲車﹑坦克等重型武器﹔禁止擁有飛機﹑潛水艇﹔海軍的軍艦最高限額為戰鬥艦﹑輕巡洋艦各6艘﹐驅逐艦﹑魚雷艦各12艘。 關於經濟條款和賠償問題。和約規定德國關稅不得高於他國﹔戰勝國對德國輸入貨物不受限制﹔成立賠償委員會﹐該委員會須在1921年5月1日前確定德國在30年內應付清的賠償總額﹔在1921年5月1日前應付清200億金馬克(用黃金﹑商品﹑船隻﹑有價證券和其他物品支付)﹔德國應負擔德境佔領軍的全部維持費用。 懲處戰爭犯罪。和約第 227條規定﹐組織特別軍事法庭﹐以審判犯有“侵害國際道德及條約尊嚴”罪行的前德皇威廉二世﹔第228條規定協約及參戰各國有權對“被控違犯戰爭法律與慣例”的行為者進行審判。
中國北洋政府派代表團作為戰勝國參加了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的巴黎和會和《凡爾賽和約》的制訂﹐理應收回戰前德國在中國強佔的一切特權和利益。但是﹐帝國主義列強無視中國主權﹐在和約第156﹑157﹑158條卻規定將德國霸佔中國山東的鐵路﹑礦山﹑電訊設施﹑膠州地區的租借地及其他特權和利益﹐轉讓給日本。這一殖民主義的屈辱性的規定﹐遭到中國人民的強烈反對﹐成為五四運動爆發的導火線﹐迫使參加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團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巴黎貴賓雲集,各國代表在凡爾賽宮明鏡殿舉行和會,商討一戰善後問題。提出十四點和平原則的美國總統威爾遜對和會期待甚高,以不妥協為談判原則。他認為他的國際聯盟構想將可解決未來的國際衝突。他高估自己,亦錯估了國際政治氣候。英國首相大衛.勞埃.喬治愛交朋友,但又詭計多端。他帶邱吉爾和經濟學家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一起赴會。改變中東地圖的英國軍人「阿拉伯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亦與會,但他加入阿拉伯代表團。在豪華的麗茲(Ritz)大飯店廚房洗碗盤的胡志明向和會遞交請願書,要求越南脫離法國獨立。
中國當時為袁世凱政府,派出一支由六十人組成的代表團遠征巴黎,代表團有五個全權代表,他們是擔任團長的外交總長陸徵祥、駐美公使顧維鈞、南方政府代表王正廷、駐英公使施肇基、駐比利時公使魏宸組。中國要求索回德國強佔的山東半島主權,但英、法、美主張將德國利益轉給日本。美國提議暫由英法意美日五國共管,遭日本拒絕。中國代表團向和會提出兩項提案﹕取消帝國主義在華特權,並取消日本強迫中國承認的《二十一條》,收回山東權益;但提案被否決。巴黎和會引起中國人民不滿,爆發五四運動。中國代表團始終未在和約上簽字。
《凡爾賽和約》是在美﹑英﹑法﹑義﹑日等國操縱下締結的﹐是帝國主義重新劃分勢力範圍的掠奪性和約。它根本無法解決帝國主義列強間的尖銳矛盾﹐從而埋下了新的戰爭禍根。導致二十年後希特勒重新發動更大規模的戰爭。
中國勞工也曾參加歐戰, 這段歷史海內外中國人不能遺忘ㄚ !!!!!
一戰二十萬華工赴俄四萬人加入紅軍秘辛
Mark O'Neill(歐年樂) 張岩 譯
第一次世界大戰,二十萬華工赴俄,挖戰壕、搬彈藥,許多淪為戰俘;或被分配到工廠和礦山,建造北極圈至聖彼得堡一千多公里鐵路,任務艱鉅。俄國內戰爆發後,四萬華工加入蘇聯紅軍,華工任輔臣組織起紅軍第一支華人部隊,更成為戰爭英雄。
在一九一七至一九一九年間,我的祖父——一位在遼寧省佈道的愛爾蘭傳教士——就在法國為華工提供服務。這是我何以得知數以萬計的中國人在一戰期間為協約國一方工作的緣起。
企鵝出版社(Penguin)早前約我寫一部有關在法華工的書,要求趕在今年也就是大戰爆發一百週年之際問世。當我埋頭於這項研究時,我發現那時除了十四萬在法、比境內為英、法工作的中國青壯年外,還有比這數量更多的華工去了俄國——超過二十萬人。他們的故事甚至比其在西歐的同胞們的更富戲劇性,於是出版社贊成我再寫一本關於俄國華工的書。這本書以《從沙皇的鐵路到紅軍》命名,將在八月出版。
這一群體的故事是歷史上被遺忘的一頁。上週我向一位來自俄羅斯的專研他們本國歷史的教授請教,他搖搖頭說:「我對他們還從未有所耳聞,俄羅斯的歷史教學是帶有選擇性和政治性的。」
華工赴俄的動機是為了尋求良好的生活際遇,並為家人帶回工資。儘管中國政府曾被承諾華工絕不干預戰事,但仍有數千人在東線戰場為軍隊挖戰壕、搬彈藥,亦有許多人被抓獲並關押到了德國與奧匈帝國的戰俘集中營。另外一些人被分配到農田、森林、工廠和礦山,從事修鐵道、保馬路以及裝卸貨物的工作。華工是生活在底層社會的勞苦大眾,往往都是受那些中國工頭的蠱惑而應募,實際上他們並沒有得到被許諾的食物、燃料和衣服。
一九一七年,俄國爆發了兩場革命——推翻沙皇的二月革命和布爾什維克奪權的十月革命,緊隨其後的是一場內戰。由此而引發的經濟崩潰令許多華工失業,生活無著。而他們又無法還鄉,因為戰爭封鎖了去往中國的公路和鐵路。
四萬多人加入了紅軍,不少人為革命犧牲,被葬於散布全國的不知名的墓地裏。一些人擔任了列寧的衛士,也有的加入了蘇聯的秘密警察組織(契卡)。其他人則滯留於離家數萬千里以外的異鄉,舉目無依。他們在街頭兜售商品、乞討甚或走向犯罪。他們在生死線上掙扎,回家的路走了數年時間。一位中國學者將之描述為中國四百年移民史上最悲慘的一個片段。
俄國招募勞工與其他參戰國有著相同的原因。大戰伊始所有人都認為戰爭會在幾月或幾週內結束,無人會料到戰爭的曠日持久以及人員傷亡的恐怖程度。在一九一四年八月的坦能堡戰役中,德國第八集團軍擊潰了俄國的第二集團軍,致使俄國五萬餘名士兵傷亡,十萬人被俘,五百門火砲被繳。僅在一五年春夏,俄國兵力傷亡就達一百四十萬人。
俄國勞力匱乏招募華工
到戰爭的第二年,俄國就已面臨嚴重的人力匱乏危機。與英、法又不同,俄國並沒有可供招募勞力的海外殖民地,而且它的西部邊陲也被戰爭封鎖。當此關頭,唯有一個國家擁有它所需數量的人力,並可以迅速運至——那就是中國。
正式的招募工作始於一九一六年。中國政府制定了一個合同樣本,要求華工應享有與俄國工人相同的工價和待遇,不參與和戰事相關的工作,且合同結束後將被遣送回國。
中國並不缺乏應募者,成千上萬的人渴望掙取更多的工資,到國外試試運氣。多家公司陸續成立,負責募集工人並交付俄國的僱主,這是一樁利益可觀的買賣,他們殊少遵守北京制定的法案。
在招工合同未受批准也未列入中國外交部指定的條款的情況下,不少華工就已應募,而後他們發現在俄國並不受法律保護,即使受到虐待也無處求援。更甚者,很多人根本就沒有拿到獨立的合同,只有中國招工人或代理商代表他們與俄方簽訂的協議,因此他們的命運就不得不落於這些人以及俄國僱主的手掌之中。
戰爭爆發以後,俄國的生活環境惡化:通貨膨脹以及食物、衣服及其他生活必需品出現短缺。這些處於社會底層的工人掙得的只有維持生存的工資,他們要為供應短缺和通脹惡化做最壞的打算。
人力匱乏問題變得如此嚴峻以致不得不全國性地調配勞力:從北極圈內的摩爾曼斯克調到東線戰場的戰壕,從烏克蘭的頓涅茨克盆地調到西伯利亞的森林和田野。
成千上萬的中國人被分配到建設一條里程達一千零四十四公里的鐵路的工作中去,以連接首都聖彼得堡與正在修築的北極圈內的摩爾曼斯克港——該港口接近墨西哥暖流,是個不凍港。由於敵軍控制著西部的陸地和海岸線,摩爾曼斯克也就成為俄國從盟友接收物資的重要港口,不單單是在一戰當中,二戰時也是如此。
鐵路從一九一五年三月開始施工,到最終完成只用了二十個月,於一六年十一月三日運行。其時政府僱用了三萬名本國農民,並使用了五萬餘名德、奧戰俘以及一萬名中國人。
為鋪設路線,工人們不得不穿越冬天凍結的泥沼、無人居住的岩石地帶、湖泊、濃密的針葉林帶。在冬天零下四十度的氣候條件下,他們也要二十四小時輪班工作,忍受著刺骨的寒冷與黑暗的煎熬。整條鐵路線有二百六十六公里是建在沼澤地上,共設立了一千一百座橋樑和人工堤壩。
饑寒交迫死亡率奇高
寒冷、營養缺乏與極端條件引發的疾病使許多人喪失生命。一項估計認為,工人死亡數字是二萬五千人,也就是說每完成一公里就有十九人獻出生命。其中有四百名中國人死於寒冷,因為根據他們的合同條款沒能收到過冬的衣服。
一位華工在一九六零年出版的回憶錄中寫道:「剛開始我們吃的還是饅頭,以後就成了黑麵包,喝的是已經變黑的沼澤水。飲食中沒有新鮮蔬菜。我們住在四面透風的木屋裏。工作的地方沒有醫生和藥物。俄國政府從不關心中國人的生活。那些生病的還要被強迫去搬木材和石頭,以致不少人因此而死。」
也有華工在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盆地的煤礦工作,許多人就住在接近工作區的地下。數千人受僱至森林,砍伐、搬運木材或者在木材加工廠工作。
華工之間的工作待遇差別還是很大的,最幸運的莫過於那些在莫斯科以及聖彼德堡的容易接觸到中國大使館和領事館的華工,但大多數人還是在大城市以外,任由他們的僱主以及招募他們的中國工頭支配。
在一九一五至一七年間,華工當中出現了不少抗議活動。一六年五月,在烏拉爾一家木材廠的二千六百名中國人為爭取更好的待遇舉行了罷工。警察出動並開火,造成一死八傷。工人們憤而拿起斧頭和石塊驅趕警察。隨後召來了軍隊,二百六十人被捕入獄。一六年底,在距離聖彼德堡九十公里的一個火車站,工人舉行了罷工。為平息罷工,警察打死了十人,把四十人關進監獄。
一九一七年爆發了兩場革命——推翻沙皇尼古拉斯二世的二月革命與十月份的布爾什維克革命。很多中國勞工對世界上第一個共產主義政權表示歡迎。一位在鐵路上工作的勞工回憶道:「我們開始明白前所未聞的一個真理——窮人也完全可以取得他們國家的政權,而不必到處去尋覓一個合理的生活以及幸福。」
華工歡迎俄國十月革命
華工位處社會的最底層——沒有固定工作和收入、沒有公民權的城鄉苦力。俄國人看不起他們,他們是警察和當地民兵比較容易騷擾和搶劫的目標。布爾什維克思想——代表著全世界無產階級利益的規則與全世界工人的平等權——是深具吸引力的。
沙皇的支持者以及效忠沙皇的軍隊攻擊了新政府,拉開了一場可怕的內戰的序幕。儘管這場衝突並沒有波及中國,但約有四萬名華工以他們的勇敢和卓越加入紅軍並在多條戰線上參與作戰,包括波蘭、白俄羅斯、烏克蘭、高加索、伏爾加和西伯利亞等地。
在紅軍隊伍中,他們與其他士兵穿著同樣的制服,在俄方軍官的指揮下作戰。俄軍官發現他們非常堅定和能幹。大多數華工對於俄文的了解有限,這也就意味著他們不會崇拜俄國的名人和高位,也就不會受到外界影響,因此軍官們可以使用他們去執行任務。另外,他們還如「突擊部隊」一樣有著特殊作用,因為敵人並不能預料到會有來自黃皮膚人的襲擊。一些中國人加入了契卡——也就是克格勃的前身。
最有名的中國士兵是任輔臣,他出生於一八八四年,是中國的第一位布爾什維克,也是在俄軍隊中級別最高的中國人。一九一四年十二月,他在哈爾濱報名作為該批二千名華工中的一員,到烏拉爾彼爾姆地區,從事開礦和採伐工作。任與其同事們的生活條件非常糟糕,他們營養不良,也沒有接受醫療的條件,不少人染病死亡。任積極爭取更好的待遇,贏得了同事的支持,他由此建立了一個革命組織。
任輔臣領導紅軍中國團
一七年十一月,當革命的消息傳到彼爾姆的中國工人那裏,他們欣喜若狂,紛紛傳播這一喜訊。在任的領導下,他們所有人都去參加了紅軍。一個中國團迅速成立。任從一個李姓的中國商人那裏購買了步槍和彈藥,一七年十一月,在伏爾加河上游的卡馬河礦區一帶,他組織了紅軍當中的第一個中國武裝部隊。
任輔臣於一八年十一月犧牲,時任「中國紅鷹團」團長。一九八九年,蘇聯向任輔臣追授紅旗勳章。九三年,他的家鄉遼寧省鐵嶺為其建立了一座雕塑,讚揚他是「無產階級的英雄」。
在當一部分工人加入紅軍的同時,其他大多數工人則被置之不顧,在經濟崩潰的內戰中期掙扎生存。在聖彼德堡,一九一九年的春天,一名普通工人每日攝入的熱量不足一千六百卡路里,僅僅是戰前水平的一半。成千上萬的俄國人死於饑餓、斑疹傷寒、傷寒、痢疾和霍亂。
與俄國人一樣,華工的日常境況也在十月革命後惡化:新政府嚴格控制生活必需品的流動,由此更加劇它們的短缺。貨物運輸也因內戰而中斷。在中國人當中,幸運的是那些擁有全職工作的。其餘的人則要盡其所能,通過打零工、乞討甚至犯罪,去謀取生活。隨著戰爭的越演越烈,回家變得更加困難,公路以及鐵路被各種軍隊控制。
回國之路如史詩悲情
到一九年五月,三萬至四萬名中國人已經回家。大多數走的是西伯利亞大鐵路,其他的則由摩爾曼斯克港或俄國南部的港口乘坐英國海軍艦船離開,也有乘坐法國船隻。
回國之路是一個史詩般的旅程,期間要經歷幾個月的等待、躲藏、破碎的行程、乞討和恐懼;而他們留下的朋友和同事卻將永遠不會歸還。當他們最終越過邊界時,並沒有受到預期的熱烈歡迎。相反,政府對他們持猜疑態度。因為許多人參加過紅軍或加入其他布爾什維克組織,政府擔心他們會被蘇聯政府用來傳播共產主義。
北京當局要求地方官檢查並監視他們;滿洲最強大的軍閥張作霖下令回國者要受到審問,並要回到他們的故鄉。一些人被拘留,也有的甚至被拒絕進入中國。約四萬人定居黑龍江省會哈爾濱,這裏是中國最具俄羅斯風情的城市。
在中國幾百年的移民歷史上,這些在一戰中赴俄國工作的華工故事,無疑是最驚奇的篇章。
英法十四萬華工血淚
十四萬華工為英法兩國工作,如挖戰壕、運軍火等,很多客死異鄉。
第一次世界大戰(一九一四至一九一八年)期間,曾經有十四萬華工(以山東威海衛和浙江青田人居多)到英國和法國挖戰壕、搬運軍火、收拾屍體、清理戰場、撿拾彈殼以及從事後勤補給工作。戰後約有三千多華工留在法國謀生(以青田人為主)。
有關華工的檔案,目前大部分收藏於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最不幸的是,運送華工的一艘法國輪船於一九一七年二月二十四日駛經地中海時,遭德國潛艇擊沉,五百四十三名華工喪生。
中國雖然參加歐洲戰役, 對歐洲有貢獻, 但是戰後英美法還是把膠州灣交給日本, 最後引發五四運動, 英美法有多麼的卑鄙!!!!!
下圖左起英國首相 Lloyd George, 義大利總理 Orlando, 法國總理 Clemenceau, 美國總統 Wilson
|
|
( 知識學習|語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