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淺談冰桶挑戰現象
2014/08/20 15:42:49瀏覽5041|回應4|推薦55

不過是一個月以前,少有人會認真看待「冰桶挑戰」﹝ice bucket challenge﹞,頂多認為那只是個美國人夏天無聊時的搞笑噱頭,將一桶加了冰塊的冰水往自己頭上倒的視頻上傳至臉書至少比上傳一張午餐吃些什麼的相片要有趣多了。可是到了7月中旬美國NBC「今日」節目的主播勞爾接受了高球好手諾曼的挑戰後,「冰桶挑戰」似乎就成了社群網路上的熱門話題。到了7月底,曾經在波士頓學院打過籃球校隊的弗瑞茲以「冰桶挑戰」號召友人為美國漸凍人協會募款後,這個「冰桶挑戰」活動就和為漸凍人協會募款畫上等號。8月中旬臉書創辦人祖克柏和微軟創辦人蓋茲相繼投入後,這個活動短期內是停不下來了,果然,在這兩人的「冰桶挑戰」影片上了台灣新聞版面後,台灣政、商、演藝人士紛紛加入。

簡單主題 + 社群網路 = 新時尚

參加「冰桶挑戰」的方式很簡單,參加者用一水桶的冰塊和冰水倒在自己頭上,然後指名挑戰3個人,被挑戰者需於24小時內回應,可選擇接受相同挑戰或是改成捐款100美元給慈善團體,或是兩者都做,並且將整個過程拍成影片上傳到臉書等社交網站。這看起來很蠢的動作如果有成千上萬的人做了,雖然還是很蠢,但似乎就變成了一個時尚、一種流行,就算其中有些人只是為了倒冰水而倒冰水,ALS是啥還是不知道,但他們至少也為這個活動推波助瀾,提供繼續下去的動力。

新時尚 + 好形象名人 = 絕佳公益募款組合

漸凍人是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的俗稱,這是一種罕見的疾病,美國漸凍人協會原本只是個不受到一般捐款人青睞的非營利組織,但7月29日到8月19日這3星期已經為協會籌得超過2,290萬美元的捐款,是去年同時期捐款數目的12倍。這個結果不但漸凍人協會沒想到,其他非營利組織或許也開始思索如何從這現象找到募款靈感。

公益募款 + 沽名釣譽心態 = 唉!

當形象很好的祖克柏和蓋茲都加入了「冰桶挑戰」後,這個活動有了微妙的化學變化,這時候有一些人希望自己快被別人挑戰,最好是個知名人士挑戰他,然後再挑戰其他3位知名人士,這時,「冰桶挑戰」已經變成顯示自己良好人脈和形象的絕佳機會。如果按所謂的規則,在做「冰桶挑戰」時是自行錄影,然後上傳社群網路,祖克柏和蓋茲都是這樣,新聞媒體的報導也僅能報導社群網站上的影片。但有些人大概怕這樣做沒人知道,竟然邀請記者「觀禮」,沽名釣譽心態不言而喻。

絕佳公益募款組合 → 非營利組織生態與管理

這個活動似乎要到夏天結束才會冷卻下來,美國漸凍人協會應會有更多進帳。固然該協會獲得的資金援助不見得會完全排擠其他非營利組織,但一定會有,只是到什麼程度。既然漸凍人是種罕見的疾病,若單從經濟學的角度看,那麼關心其他較普遍疾病患者的非營利組織是否應該受到更多關注?而漸凍人協會本身一下子多了幾十萬新的捐款人,這對協會的徵信也將會是個挑戰。

( 時事評論雜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jwang2&aid=16400658

 回應文章

驅逐低端人口,這樣對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9/12 02:34
版主,

這麼大的題目,
寫文豈敢,
如果能努力看懂且吸收各家之言,
我就要偷笑了,

≈≈≈≈≈≈≈≈≈≈
分享相關視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1MeXz7Er0

最近有空偶爾會聽聽這位大陸新起之秀一系列的視頻,
常有收穫。

我這兩天看到這段視頻:
『慈善的善與惡』

內容與版主的此文內容亦有聯繫,
精簡(22分鐘)有料(有觀點、也有實際數據輔證),

謹供版主及其他網友公忙之餘磕牙參考。

(^.^)

≈≈≈≈≈≈≈≈
羅振宇 百度百科
《罗辑思维》

罗振宇创作的网络视频脱口秀、同名微信公众账号以及知识型社群融合形成的品牌。其口号是“有种、有趣、有料”,旨在以“身边的读书人”形象成为一代中国人的成长伴侣,引导独立、理性的思考。是罗振宇基于对媒体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而进行的一次先锋试验。

2012年12月21日,《罗辑思维》第一期视频上线,此后每周更新一期。罗振宇分享个人读书所得,启发独立思考。视频以其丰满的知识品质和独特的个人语言表达风格,在互联网视频领域独树一帜。当日,同名微信公众账号开通运营。

账号每天推送一段罗振宇本人的60秒语音,分享其生活感悟,同时推送一篇其本人推荐的知性文章。微信以伴随成长的姿态,启发微友对生活的感知和思考。

上线半年时间,节目点击量和微信关注数都呈现出指数级高速增长态势,知识社群氛围初步形成。成为受众和媒体关注的现象级产品。
SJW(sjwang2) 於 2014-09-14 14:21 回覆:

謝謝您的介紹,我看了,像您說的,精簡、有料。


nothing special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8/21 09:20

So what, even with celebrities participating, the pyramid form of chain letter is another form of ponzi scheme. I always delete chain emails doesn't matter of the purpose.

 

SJW(sjwang2) 於 2014-08-21 13:02 回覆:

Indeed.  Celebrities may mean nothing to people like us, however we cannot deny the crucial factor they have played in this event.  I just wanted to point out the phenomenon.


cheavy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8/20 17:07

我等著林志玲或金城武之後點名要我接棒


驅逐低端人口,這樣對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這是好教材!
2014/08/20 16:27
版主討論的這件事現在儼然成為一個movement,
也是量變與質變交互作用的絕佳教材,
可以當作社會學、心理學、經濟學、等材料加以進一步探討。


包括媒體、名人、漸凍人、觀眾、、『各方各取所需』,皆大歡喜。
我猜大概還會持續一段時間,然後就像林書豪熱一樣趨於平淡。
其他的非營利組織的確應該好好從這件事思考啟發,
只是沒有了新鮮感,成為東施效顰,恐怕也會成果有限。

提到此事,這個對有些人而言有點不樂之捐,被點名的人未必都樂於配合,
有點類似群眾暴力,被點名者即使不樂意,也不敢拒絕。
我想到我之前看過一篇社會學家寫的文章,批評捷運上的博愛座變成半強制,
有很多外表正常但是有病的人,這些人未必都是老弱婦孺,
如果坐上博愛座,就會受到眾人輕蔑不屑的眼光,甚至被當場糾正,
實在就有點走過頭了。


另外版主所提醒的:公益募款的流向,的確是一大挑戰,
據我耳聞,歷來連紅十字會、、等都有人染指,非始於今日。
不過這個是現有法令監督執行的問題,
以移風易俗的難度來比較,可能還算是相對單純的事。
SJW(sjwang2) 於 2014-08-21 12:59 回覆:

寫文的時候沒想到您提的群眾暴力,謝謝補充。其實以您對事情看法的深度和廣度您或可就這個題目發揮一下,就像您在第一段說的「可以當作社會學、心理學、經濟學、等材料加以進一步探討」後自成一。不過,這只是提一下,不是挑戰啦。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