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豪雨成災---悼裕仔叔
2007/08/14 00:20:28瀏覽179|回應0|推薦9

回一趟娘家,聽聞裕仔叔意外過世的消息,令人欷噓。80歲的老農,一生奉獻給土地,臨終仍是為滋養土地而猝死於田中!我哀嘆之!

(雨不停的下,又一個輕颱聖帕逼近,但願山居村民及田間農民都能平平安安。)

------------------悼裕仔叔-------------------------------------------------

還他錢,他說謝謝                                         2007/05/15 聯合報】

娘家的裕仔叔要娶媳婦了,母親包了一個比行情多兩三倍的大紅包祝賀,並且再一次對我們訴說那久遠的事。 

家無田產的父母,靠做工挑起食指浩繁的家。為了供應大哥求學寄宿在外的費用,本就捉襟見肘的經濟,更是雪上加霜。每到學期初,父母總是焦頭爛額,四處籌措大哥的註冊費。 

這時,裕仔叔夫婦倆往往二話不說慷慨解囊。好心的村人警告他們,借出去的錢恐怕有去無回,裕仔嬸卻說:「給囝仔讀冊,沒還嘛無要緊啦。」 

就這樣,裕仔叔常解父母燃眉之急;而母親總在困頓中縮衣節食,辛苦攢積些許金錢後,分期償還欠債。收到沒有利息的本金後,裕仔叔還謙恭地向母親道謝,母親感激、羞愧得無以名之。 

後來,父母決定舉家遷移台北謀生,臨行時,又找裕仔叔商借一千元盤纏。 

在台北,母親到工廠擔任作業員,有了穩定收入。數個月後,她郵寄五百元償還。沒想到,裕仔叔竟然不嫌麻煩,特地回信致謝,教母親更加銘感五內。 

三年後,父母因故搬回鄉村,父親的健康已大不如昔,家中經濟更無法改善。父親一病不起,連買棺木的錢都沒留下,母親只能找上裕仔叔。裕仔叔豪氣地拿出一萬元,父親終能入土為安。 

三十年來,我們已從稚嫩的孩提步入中年,欠裕仔叔的錢早已還清,母親卻仍殷殷告誡,不可忘記裕仔叔的恩情。每次提及,母親總是滿懷感恩地笑嘆:「應該是咱要說『多謝』,倒過來他向咱講『謝謝』……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huling716&aid=115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