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1/17 12:31:55瀏覽525|回應0|推薦2 | |
前日與幾位朋友聊天,聊到不少教育話題。一位先生是大學教授的母親說她晚上陪公主讀書,公主已經上大學了,不伴讀恐怕功課跟不上。另一位母親與她的先生辛勤忙碌地工作,努力賺孩子將來出國深造的學費,這位母親在一所私立學校教學﹔勞累的先生很想退休,但不敢退休。還有一位已經移民美國多年的母親說起與女兒的談話 -- 女兒問:「爸媽,你們會不會像其他華裔父母一樣,供給孩子大學與研究所的學費、生活費,然後幫我們買屋﹖但是可不可以像美國父母一樣,孩子過了十八歲就不再管他們的生活行為了﹖」可憐天下父母心﹗ 接著筆者說了自己外甥的事,幾年前他考上大學,想到單親媽媽的姐姐經濟困窘,就去他們家裡,表達願意贊助他大學學費的心意,並且想鼓勵他認真學習,將來不要忘記多年辛勞的母親。筆者講了自己的親身經歷,舉了幾個實例來說明事業的成就與學生時代的努力息息相關,希望能激勵他。不料他卻說:「那是妳們的時代,不必那麽認真,現在的大學生十個有八、九個是混畢業的。」筆者一愣,隨口就說:「那你就應該做不是混畢業的那一、兩個人。」 想起數年前返國,在老東家短期打工的事情︰一位台大商學研究所畢業的女性產品經理離職了,她管理的是一項重要的商品,行銷處的總監請我去修改她寫的年度報告–因為與國外廠商有關,是份英文報告。 修改她的報告真是痛苦﹗英文文法錯誤,拼字打字錯誤,句子寫到一半就沒下文了,數學不及格(例如:前面文字摘要說去年銷售30萬箱,報告附表的各項產品明細加總卻是28萬箱),邏輯概念錯亂(例如:產品整體銷量下滑,全省只有北中南三區,北中區銷量持平,南區成長)……;只把一些數字擺上去,沒有探討數字變化的原因與預測(市場分析)。這是台大商學研究所畢業生的水準嗎﹖馬虎隨便弄弄一份重要的報告,最嚴重的是她完全不知道什麽是敬業、負責、認真的態度,她以為靠著金字招牌的學歷混混就能終生功成名就嗎﹖ 台灣最高學府的畢業生如此,未來台灣的前途在這些年輕人手中,台灣的未來會怎樣﹖這絕非那位台大MBA的一個個案而已,這樣的人怎麽從台大畢業的﹖她的師長及父母、學校及社會的風氣、乃至整個教育制度都有嚴重的問題。 多年前進入那家公司時,總監說她喜歡用台大、政大的畢業生,因為他們聰明、學習快。筆者跟這位總監說明那份報告的情況,她不意外,她說大學、研究所畢業生的素質及工作態度每況愈下。自恃聰明而不認真,一點也不聰明! 十多年前被公司派駐到大陸工作,當時筆者就發現大陸的大學生英文及電腦的水準普遍比台灣的大學生好。一位美國的生物工程科技教授跟筆者說:「以前我的學生裡,台灣的學生很優秀,可是現在水準差多了,現在優秀的學生大多來自大陸。」 某次與一位在全球多國都有生意的企業老闆聊天,他說:「公司裡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能做完交辦的事就不錯了,有些三十多歲的還會主動做點事,我最喜歡四、五十歲的員工,認真負責,苦幹實幹。」 回想十多年前被派駐大陸,到各地的經濟開發區及國營企業都被奉為上賓,但是落後困難的環境讓公司同事紛紛找各種理由婉拒到大陸工作,高額的海外津貼也起不了多少作用。時代變了,現在派駐到大陸,薪資已經沒有增長,但許多人志願去大陸工作。風水轉得真快﹗現在是大陸遊客及官員被台灣人奉為上賓。有多少年輕人警覺到這種變化而認真學習,努力做事? 面對大陸的人才,去大陸工作的台灣年輕人真得有競爭優勢嗎﹖數年前與一位朋友聊天,他是一位台灣著名企業集團的高階經理人,他服務的公司在大陸許多地方設有公司及工廠。那時他說:「幾年後大陸的公司大概只有總經理會從台灣派去吧!頂多加上財務長。」他的預測大體上沒錯。筆者原先在大陸服務的公司已經是由大陸人擔任廠長及許多重要職位了。 台灣天然資源貧乏,數十年的經濟發展主要靠的是大家的認真努力,教育更是重要的關鍵因素。展望未來,台灣面臨的國際局勢與環境會愈來愈嚴峻,但不長進的年輕人卻愈來愈多。 我們的學校教育究竟出了什麽問題﹖那位在私校教學的朋友說:「由學生評鑑老師造成許多不良後果,老師管得多,學生評鑑老師給分就差,影響考績。」另一位說:「管嚴一點,有的家長還來抗議。」還有人說:「從小學開始,時間就花在學校與安親班、補習班,晚上九點多才回家的孩子不少,爲了將來能讀好學校。等上了大學,卻混日子,懶得讀書。」當年大力開放大學,現在超高的錄取率讓社會充斥著一大堆混畢業的大學生,但國家社會真得需要這麽高比例的大學生嗎﹖改來改去的教改成效在哪裡﹖ 社會風氣敗壞也是造成年輕人態度偏差的原因,官員與民意代表失格、失當的言行,媒體某些瘋狂的報導……。不必講了﹗ 父母的態度也是關鍵,不認真的年輕人將來要靠什麽在激烈的競爭中謀生﹖靠孝順的父母﹖但是父母能照顧孩子一輩子的生活嗎﹖爲孩子設想太多,是不是養成他們的怠惰及依賴性的一個原因﹖ 筆者給有孩子的朋友的建議是:「自小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及生活的能力,還要訓練孩子能吃苦,而且吃苦還不會變壞。這樣孩子長大成人就放手,不用操心啦﹗」 根據政府的統計,台灣女性平均有八年多的歲月生活無法自理,男性則為六年多。不論是老年痴呆、癱瘓、植物人或其他因素造成生活無法自理,如果住在安養院,一年以四十萬元的開銷計算,夫妻雙方可能需要至少六、七百萬元才能支應這段時期的生活。父母爲孩子的教育費用辛苦打拼,忙碌工作甚至有害健康,如果老來生活無法自理,能依靠混日子的孩子嗎﹖ 大學及研究所其實不是必須的義務教育,讀大學是一筆投資(金錢投資與人生投資),最大的受益人是大學生自己。爲自己的未來投資,大學生自行負擔學費也合理。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爲兒孫做牛馬」,「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大家都知道這些話,不過想得開的父母有多少﹖「玉不琢,不成器」,給孩子磨練勝過給他們錢財。 舉一個簡單的實例:筆者以前擔任小主管時,常常糾正修改一位下屬的問卷及報告。她其實工作認真,但還是有改善的空間。筆者跟她說:「報告打錯一個數字或文字,多數客戶會諒解這種疏忽;若有兩三個地方出錯,客戶的評價就會降低;再多一點錯誤,客戶會認為我們不認真,以後不會再找我們。」我們的關係有一陣子很緊張,因為她寫的東西老是被我修改。她離職後去美國進修,有一年回台時她卻特地帶禮物來看我,她說要謝謝我給她的訓練。在美國讀書她很快就能找好資料、寫好報告,而其他同學還在手忙腳亂。 為人父母,盡到父母的責任就好,也要爲自己想想,不要老年時變成孩子或社會的負擔。過度照顧孩子,往往還會害了他們。 其實一個人的教育包括了四項︰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及自我教育。很多人都把自己的懶散、缺德歸咎於家人教導不當,沒遇到好老師、社會風氣很壞,卻忘了自己沒有好好教育自己。「自我教育」其實是非常重要的,許多人在艱苦惡劣環境中生長,甚至沒讀過幾年書,卻能成就不凡,還做慈善工作,主要靠的是「自我教育」。 筆者的父母親勉強算是有小學學歷,自小父親就一直忙著賺錢養家,他在餐廳工作,白天、晚上、假日都工作,平日談不上話。除了要我好好讀書外,家父沒說過什麽道理。母親也忙著照顧幾個孩子,養雞、做手工補貼家用,她也只有「好好用功讀書、將來要幫忙養家」那句話。 有幾次擠公車上學,在車上看到路旁穿短褲的家父吃力地踩著三輪大車,車上裝滿了餐廳外賣辦桌的桌椅,那景象永遠印在腦海裡。國中時有空就幫忙母親做手工,貼貼剪剪毛皮玩偶;有一個暑假還去某處打工,差一點還拿不到薪資。高三時白皮鞋前面破了一個大洞,就穿著那雙破鞋到畢業,沒有跟家人說要買鞋,因為家父失業了,反正穿破鞋也沒有任何影響。當別人忙著過多采多姿的大學生活時,筆者認真讀書,做家教,努力建構一套可以讓自己將來在複雜的社會裡不會迷失的穩固價值觀。 感謝台灣的公立學校學費不多,即使家父間斷性地失業,筆者仍能靠自己的努力讀完大學及研究所。高中三年,每天筆者在一張紙上抄五個英文字,在等公車及坐公車時反覆記憶這幾個字的音標、拼字、意義、句子,等記熟了再用這些字來自行造句。筆者後來被公司派到德國、法國出差,單獨與外國人談生意﹔英文能力是認真學來的,不是靠聰明得來的。 研究所畢業後找工作非常困難,當時企業界重男輕女,又嫌初出校門的人沒有工作經驗。數月後筆者總算在廣告公司找到一份工作,負責行銷研究,是全班薪水最低的人。 當時客戶並不看重廣告公司的人,某次一位外商公司的經理想要做一項包裝市調,開會時他給了筆者三頁有關包裝研究的英文資料。在大學及研究所從未接觸過包裝研究,忙碌工作一天了,下班後筆者去圖書館找資料,翻遍所有可能有關的書,最後找到一本英文書上有篇詳細的包裝研究資料。過兩天再開會時,筆者回贈那位經理這份幾十頁的資料,還講說了內容大要。當時外商的美國主管直說很妙,從此那位華人經理的態度大大改變。在校認真學習,努力工作,才會得到別人的欣賞與重視。 還有一次,筆者初次參加某外商公司的會議,那家公司是全球前三大的家用日用品公司之一。面對一群陌生的產品經理,筆者一邊聽他們講話,一邊翻看剛拿到的一份厚厚的研究報告,由一家國際性的研究公司做的報告。爲了解決爭議,後來經理們說要做一項調查以確定某個課題,筆者說:「何必做呢?這份研究報告的問卷上就有這一題呀﹗看過報告應該就知道結論呀﹗」大家忙著翻報告,他們找不到,因為報告及附表上面根本漏列了這題的研究結果。筆者故意這樣講,因為翻完厚厚的報告,已經知道哪些東西有漏失,剛巧他們講的正是漏失的部分。產品經理都覺得很尷尬,從美國派來的總主管則覺得筆者很專業、很厲害,他後來邀請筆者到那家公司工作。專業來自認真的學習、多次的磨練與敬業的精神,來自「自我教育」,不是只靠「聰明」。 離校十餘年後,筆者是研究所全班同學中第一位擔任總經理的人,而且是去大陸打頭陣。去大陸一年後就設立了大陸的公司,建好工廠,開始生產銷售產品。老闆很少去大陸,他說去了幫不上什麽忙,他放心讓筆者處理超過千萬美元的投資。老闆是留美博士,聰明絕頂,閱人無數。自認聰明就可以混學歷、混生活的名校畢業生會得到這種老闆的信任﹖ 有些大學生說老師教得不好、對課程內容沒興趣、學的東西沒用處等等,來「合理化」自己的懶散怠惰。「自我教育」包括了認識自我(心性、優缺點、人生及學習目標、興趣志向、自我期許、責任、……等等),認識環境,認識自己的處境……。筆者也碰過一些不敬業、教不好的老師,也讀過沒興趣或用處不大的課程。但是可以選修、轉系、自修、轉變心念或用其他方法來克服這些問題,提升自我。 在讀研一的時候,有位很早引進個案教學的教授問大家對研一課程的感想,筆者實話實說:「有些失望,因為許多課程在大學商學系都可以讀到。」那位教授很有雅量,他說研二就會不同了,筆者高分過關,沒被當掉。多年後偶然遇見他,教授馬上叫出筆者的姓名,還說出當年在課堂上的那件事情。筆者承認自己不够圓融,不過當年實在是對課程整體安排失望,但想想筆者不成熟的言行提醒這位教授持續精進教學,未嘗不是好事。 昔日筆者以台大人為榮,自從修改過那份台大商學研究所畢業的女碩士的報告後,再也不做此想。李校長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勸勉台大的學生要認真努力,但願他們聽得進去。 教育部長吳清基先生曾說︰「現在台灣學生找工作困難,輸在敬業度。」關愛子女的父母一定要教導孩子認真學習、敬業工作,這比爲孩子準備大筆金錢還要重要。 感謝讀者耐心讀完此文,希望對孩子的教育有點幫助,但願大學生認真學習,將來敬業工作,眾多父母的苦心才不致白費,台灣才會有光明的未來。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