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2/07 00:09:36瀏覽3412|回應1|推薦4 | |
力霸集團歷經數十年的發展,企業版圖既深又廣。關係企業之間的交互投資,錯綜而複雜。上表是根據極少數公開的資訊查訪製成,只能呈現實際上的一小部分。 力霸集團兩家創始公司中國力霸和嘉食化,日前因帳戶被凍結,員工薪資面臨無著落,面臨「甚至沒錢買影印紙的困境」。力霸集團在全盛時期總資產曾達4,500多億元,總裁王又曾家族成員呼風喚雨,如今卻淪落到海外避難、法院收押、欠下巨債等處境,令人不勝唏噓。 集團三分 關係難撇清 由母集團分出的東森、亞太兩個集團,雖然親情上難以割捨,但在財務和投資關係方面,卻極力撇清,以免被波及。現在財金單位說要回溯十年來的投資交易,更讓相關集團忙著因應。 東森媒體集團和關係企業的網站首頁上,掛滿總裁王令麟的聲明稿,過去幾天可說是一天一篇聲明;亞太固網副董事長王令台,也被逼得召開記者會說明。 外界對亞太固網經營方式存有很多質疑,例如資本額656億元卻不公開發行。六年來,亞太固網面對這些質疑,始終不動如山,主要就是因為王家或其掌握關係的法人,雖僅占一成股權,但透過「小而多」的未上市櫃關係法人巧妙安排,卻可掌握亞太固網三分之二董事席次,以及全部五席監事。 根據一份研究力霸集團交叉持股的研究結果指出,2000年時,王家在旗下五家上市公司控有的股權在13%至57%不等,但取得的董監席次卻高達58%至100%(嘉食化、力霸、友聯三家)。這種掌控模式,可說是把「本錢有限,權力無限」發揮到極致。 交叉持股 掌控經營權 回顧力霸集團一分為三的歷史,不難找到其軌跡。力霸由傳統綜合製造服務產業起家,再到媒體產業和固網寬頻,其過程就是運用眾多未上市櫃關係法人,逐步取得一家家上市公司的經營主導權,再彼此交叉相助,同步壯大和變身。 力霸集團最早是從1959年的中國力霸鋼架開始發展,接著成立友聯產聯和嘉新麵粉;197 年定名的中國力霸,橫跨建材、大宗物資和產物保險。除保險事業的保費收入挹注資金融通外,剛開始都是用自己的錢或向銀行貸款,後來才推動上市,用「大家的錢」。中國力霸和嘉食化接連在1973年和1974年上市。 1975年,集團另一家重要企業遠東倉儲成立(後來更名遠森科技、東森國際),這家公司成立初期是與幾家大宗物資業者共同成立,也是透過相同手法,最後主導權落入王家手中。 90年代,力霸集團的版圖和實力再次大增。首先在1991年成功申設中華商銀;接著友聯產險和遠東倉儲分別在1992年和1995年掛牌上市,而成立才六年的中華商銀,也在1997年順利掛牌。 跨足金融 打造小金庫 至此,力霸集團旗下五家核心公司全部到位,並完成上市,「王」朝已成。其中最重要的是存款額高達上千億元中華銀;依目前爆發的案情來看,這十多年來,中華銀儼然在扮演王氏集團的「金庫」角色。 資源多了,煩惱跟著來。王又曾有四房六子二女,隨著集團規模、事業日益壯大而長大,如何擺平妻小,也是一大難題。 在安排第二代的分工、接棒過程中,王又曾最積極培養王令麟,讓他既當立委又能經營工商團體的政黨關係;王令麟也得到老爸真傳,展現開創性和事業的企圖心。 1988年,王令麟在集團支持下創立力霸房仲,只比信義房屋晚了一年。1991年成立製作錄影帶節目的友聯全線,初期從兩個節目頻道做起,現在這家公司已有十多個頻道、傳播網遍及美洲的東森電視。 二代接班 王令麟崛起 1995年,東森媒體科技的前身—東聯先進成立。王令麟開始整合各地「第四台」及合法的共同天線業者,逐漸串連形成全國數一數二的有線電視系統,並在11年後大豐收。 王令麟獨立自拚天下的過程中,力霸母集團初期幫了很多忙,包括設立電視台的設備人員、策略合作投資,甚至花錢「買」系統業者,在在都需要錢。 根據中國力霸1998年的財報,力霸當時持有東森媒體科技2.85%股權、東森電視更達14. 63%、投資力霸建設8.68%;嘉食化則投資東華國際(東森電視)46.76%。 不久後,由於王令麟捲入遠東倉儲向台開公司購買土地的弊案官司,正值高峰的力霸集團與另闢天地的王令麟,雙方開始「疏遠」。現在來看,這事件是個分野點。 其後的三、四年,力霸集團透過繁複的集團轉帳與關係人交易,漸漸地淡出東森國際、東森電視與東森媒體科技的經營權。因台開案官司信用、形象、資產重創的王令麟,終於勉力度過難關,而東森媒體集團也漸具雛型。 在這同時,力霸集團的第二個次集團亞太電信也開始發展。初期是王令麟與大哥王令台合作。王令台主內,負責規劃和申請執照等;王令麟因有立委身分,靠著人面負責籌資。當時全民瘋電信,認股集資非常成功,達到656億元。這也是當時立法院傳出大量股條交易的原因。2000年,東森寬頻電信(後改為亞太固網寬頻)成為實收資本額第五大的台灣企業。 東森力霸 切割難清楚 王令麟卸下立委後專心媒體事業,由於與王令台的經營理念不合,淡出東森寬頻。他為了提高財務透明度,以及配合要出售有線電視系統鑑價的需求,近二、三年開始與母集團切割,重整定位、重整投資關係,以及更名。切割後的東森媒體集團,保有東森媒體科技視系統台這塊金脈,賣了近500億元,讓王令麟度過財務危機,還握有近百億元可用資金。 反觀力霸母集團,過去幾年卻一直在走下坡。根據兩家聲請重整公司的財報數據,過去七年多兩公司共賠了280億元、總負債約400億元。其中嘉食化推說配合政府根留台灣,投資百億元的化纖廠,仍不敵產業景氣;中國力霸則說,占有營收七成的衣蝶百貨績效很好,是因替嘉食化背書保證所拖累。 從目前的帳面上,東森媒體集團與力霸集團已切得相當清楚。只是,十多年來相互扶持,那麼多家公司彼此複雜的投資關係,是否真能切得一清而楚,弄得一乾二淨?外界還是懷疑。 (本文初刊於經濟日報96年1 月14日 A5版 )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