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沒落的港灣
2007/01/02 09:33:25瀏覽925|回應0|推薦7

文友雲天南下高雄,寫了一首『紅毛港的黃昏』,
喜菡老師把它作成DV文學,看了影片引起我對紅毛
港的好奇。

暑假約了朋友同行,清晨醒來卻喉嚨腫痛,車子進入
小港區喉嚨已經痛得無法說話,匆忙在路邊找了
一家耳鼻喉科就診,拿了藥上車,朋友勸我天氣
炎熱取消行程,我搖頭,已經到了小港區,紅毛
港就近在眼前,哪有回頭的道理!

寬廣的道路直通『南星計畫-----填海造陸』,抱著
高度期待下車,看了有點失望,只是一些種著木麻黃
與榕樹的樹林,填海不但破壞天然景觀,堤防上堆滿
漂流木與垃圾也使景色蒙塵。晃進木麻黃樹林,地上
佈滿木麻黃種子,思緒轉呀轉地轉回童年,以前住家
附近往觀音山路上的路樹就是木麻黃,當年流行用木
麻黃種子作成藝品外銷,是鄉下小孩註冊費的重要來
源。


殘破的小船,擁擠的渡口,紅毛港人的空間愈來愈狹小

紅毛港是個封閉的村落,長達十幾年的時間因為遷村、
補償金問題鬧得風風雨雨,居民對外來客似乎存著戒心
,我走入小巷中觀看頹圮的老屋,婦人用嚴厲的眼神盯著
我猛瞧,她以為我是工務局派來拍照搜查的,我給她
一個友善的微笑,她慢慢聊起十幾年來的辛酸。她說
過去這裡的居民安居樂業生活無虞,晚上他們常一家
人上天台觀星賞月,現在住戶搬走一大半,因為禁建
許多房屋屋齡超過四十年殘破不堪,十幾年前政府以
戶籍為單位,一戶補償六十萬元,但是以前的大家族
戶口都未分離,他們家戶籍內有六個兄弟,一個兄弟
實際所得只有十萬元,十萬元能搬去哪?只好繼續守
著破舊漏雨的老厝。


有這樣的戶外樓梯,四十年前算家境不錯了








從海上貨船延伸到海汕路,一路可見藍色鐵皮屋,是
台電運煤的輸送塔。除了岸邊垂釣與三三兩兩在鐵皮
屋喝酒的人之外,整個村落寂靜蕭條,碼頭、渡船場
與高字塔算是紅毛港建築最華麗的地區,與老舊社區
建築顯得格格不入,每一戶人家的牆上都用紅色漆噴
上編號,見到這樣的編號覺得很不舒服,自家的牆壁
都不能保有尊嚴,難怪紅毛港人有著滿腹牢騷。


海上輸送煤礦


陸上輸送煤礦


高字塔


號碼

艷陽烘烤下的柏油路面似乎可以悶熟雞蛋了,找不到
餐廳只能進入鐵皮屋搭建的小吃店,店內兩部工業用
扇也無法紓解熱度,幸好食物美味可口,紅鯛魚湯非
常好吃,三菜一湯才310元,老闆娘一眼就看出我們是
外地人,並請我們幫忙宣傳,這是海汕路的一家鐵皮
屋海產店,不好意思──店名忘記了。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howfon&aid=627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