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給一條魚??
2010/12/08 01:24:09瀏覽153|回應0|推薦3
如果作得到、栽培的到,政府應給青年人的學習鋪路,延長受教育的時間和更多受教育的機會。
台灣更好,加油!

引用文章幼兒教育 比12年國教優先



政府目前政策要把高中高職都納入國民教育,十二年國教變成重要的政治承諾,但我認為應該往前延伸到幼兒教育及托兒服務,政策優先性看起來更高。

現在人口結構的急速改變,從國小就可看出端倪。有一天,我來到台北縣鼻頭國小,校區背山面海,又大又漂亮,各術科教室、宿舍、廚房、午休室一應俱全,設備相當齊全,但總共只有十五個學生,教職員工卻有十一個,比例都快將近一比一了。

台北的永樂國小,是我的母校,當時一個年級就有十六班,六個年級共有九十六班,每班有六十人,所以整個學校將近六千人,現在學生人數已不到一千人,當然原因不僅是因為人口結構的改變,也跟當地是老舊社區,人口外移有關。

這兩個學校的情形來看,可以回溯到二○○○千禧龍年,在這一年之後,出生人口就急遽的下降,這現象直接反應在今天國小的就讀人數。

現在政府的政策是想要把九年國教延伸到高中職,也就是變成十二年國教,我們作個簡單的分析,現在大多數人都可以進入高中職就讀,大部分的家庭都還可以負擔得起,十二年國教受惠的人將只是社會上的一些弱勢,應該可以用助學獎助、補助方式來解決,不必如此大費周章。

如果政府目的是高中職的比例平衡,那只要由教育部用行政手段調節高中職的比例就可達到,如果原因是公立與私立高中的學費問題,私校通常比公校高出許多,這也可以用一些經費補貼方式來解決。

再回頭看看現在的幼兒教育及托兒保育,這些小朋友的爸媽大多是六、七年級生,由於M型社會的緣故,父母本身經濟實力就不穩固了,還要負擔幼稚園、托兒所、安親班等等的費用,這些費用加起來常常比高中職學費昂貴許多,這些六、七年級的父母親才是最需要幫助的。然而,政府對於這方面並沒有更明確的方向,反倒在十二年國教政策上著墨,似乎是本末倒置。

從學校的角度看,如果能將國教往前延伸,屆時會需要更多的幼教人員,不但可以緩解教師過剩的問題,也大大減輕了家長的負擔,甚至可以把國小許多空蕩蕩的教室,稍加改裝,就可以讓幼稚園學生使用,既經濟又實惠。幼教師資可以以補修學分方式取得,流浪教師轉幼教師資並不困難。

國小下午放學時間較早,但家長通常都還在上班,所以許多雙薪家庭會送小孩去所謂的安親班,國小如果可以增設一些課後輔導的職缺,讓孩子直接留在學校,一樣增加就業機會,家長也不必花大錢送安親班,何樂而不為呢?

現在的生育率如此低迷,歸根究柢,就是因為年輕夫婦沒錢養小孩,如果國教往前推移可以實現,未進幼教前則提供托兒保育或育兒津貼,如此才是獎勵生育的具體措施,至少比想一些「鼓勵生育標語」來得實際!

總而言之,我認為將高中高職納入國民教育的政策急迫性不高,相較之下,如果將國民教育延伸到幼兒教育的話,更為重要,而且更容易達成。

【2010/12/07 聯合報】http://udn.com/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hore3&aid=4675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