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如農夫耕種良田,種下一粒甜果的種子,將來 果樹長大,收獲無限無量
2006/08/02 13:21:29瀏覽652|回應0|推薦5

~佛陀開示植福法要~

一個人所作利人的善德,是否如影隨形,必然有福;

如農夫耕種良田,種下一粒甜果的種子,

將來 果樹長大,收獲無限無量?

佛說:「在十方三世佛教僧團中,有五種清淨之德,名叫福田,只要世人供僧,即可得到福樂的果報,由此善根,進而行菩薩之道,利濟世間,將來定然成就佛果。眾僧有那五種福田呢?

一、凡是發菩提心,出離世俗的沙門,都是心懷至道,身不離道。

二、凡出家沙門,身穿法服,重視內在如法,端正莊嚴,不像世俗凡夫,只注重外表形像之衣著華美。

三、凡出家沙門,是永遠斷除一切情縛,得到解脫,斷惑證真,沒有任何不適。

四、凡出家沙門,為了奉行眾善,珍重慧命,就是拋棄身體,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五、凡出家沙門,多是立志勇猛精進,勤求覺悟,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大乘菩薩,縱有小乘自度者,達到自度之後,也會迴小向大,廣行大乘濟世,乃至將來終於成佛。

僧人以此五種德行,故稱之為福田,乃是最良最美的清淨福田,永存甘霖,不旱不濕。世俗凡夫,若無相、無住、無願、無求,以清淨心而為一切供養,可得福報不可思議,不可譬喻。」

當時佛陀並以偈讚頌清淨福田僧說:   

「毀形守志節,斷愛捨慈親,

出家修聖道,弘法度眾生,  

五德超世務,是名最福田,  

供養獲永安,其福第一尊。」

佛陀又對帝釋說:「又有七法,廣行布施,名叫福田行,布施者可得很大的福報,在人間報盡,壽命終了之際,即可生到色界的梵天,享受梵天的福報。

是那七法呢?

一、興建創立佛寺,佛菩薩舍利寶塔,僧人居住之僧堂房舍樓閣,並種植果樹,解僧飢渴,以安僧修行辦道,弘法利

二、建設公園,種植花草樹木,供人清涼遊樂,以怡世人身心,並設公共浴池,供人沐浴方便使用。

三、經常捨藥施醫,救治眾生的痛苦,布施公共衛生設備,防止傳染疾病流行。

四、作堅固舟船,供人過河渡江越海,使行旅之人方便。

五、建設橋樑,修築道路,以利行人,或扶持背負體弱殘障之人,過水就路。

六、在道路之旁,鑿井引泉,或設茶水以供行人解渴。

七、道路之旁或人多之處,公園之內,建造公共廁所,公共洗面洗手之處,使人方便大小便溺,洗除污垢。

世人有修除內心不淨,而行此七件布施者,得生梵天之福。」並又說偈,以

讚歎如此行施之人:   

「布施建佛寺,起塔建僧舍,  

施公園浴廁,建舟車橋樑;  

供清泉茶水,施醫藥救治,  

助人過渡河,解人之困厄; 

生人得有福,無病常安樂,  

常修此勝行,終得昇梵天。」

~ 聖開導師白話解 佛說諸德福田經 ~06’0801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