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鋼琴老師對學鋼琴進展的要求都不盡相同,我雖然沒受過完整的鋼琴教育和訓練,也看得出來彈鋼琴對演奏肢體的要求可以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建立手指良好的指形與觸鍵的習慣
第二個階段:是雙手的五隻手指個別都有靈活度和獨立性
人類手掌上的五隻手指不但長短不一,力道和靈活度也都各不相同。左右手五根手指敲琴鍵都要按進程分別獨立練習,以確定獨立性,保持各個手指的力道和速度不會相差太多。
☞拇指:粗短、肥胖 、笨重,但力道最大,左右和十指打開的跨度也最大,雙手的拇指都在身體的最中間側(以右手來說彈的位置是五指的最低音)。
☞食指:敏感性和靈活度最高的手指,這也是扣扳機都用食指的原因,從抬高到按壓琴鍵的角度最佳。
☞中指:位在五指的中間,長度最長,力道和拇指在伯仲之間,中和食指、無名指的速度都較佳,這三指對較遠的黑鍵比其餘兩指較好。
☞無名指:受到解剖學肌腱和中指相連的關係,靈活度和獨立性受到限制,但觸鍵的敏感性不錯,所以很多擦絃與撥絃樂器的揉絃的教學都從無名指開始練習。
☞小指:最細,力道最弱,最靠近外側,速度和靈活度稍差,由於運指時會稍微帶動無名指,獨立性也稍弱。
第三個階段:是手部的對節拍的敏捷與音高的精準
「音感」就是分辨兩個音的音程、記住絕對音高的能力,能將聽覺和記憶中的音高直接反應在演奏肢體(彈鋼琴用的是十指和右腳)對樂器音高的控制;而「節奏感」就是對於樂曲型式中從簡單到複雜的節拍都能掌握到毫釐不差,這兩種能力都是抓準「音樂性」的雙元能力(兩項相對的基本能力)。
這個階段的手指練習除了控制精準節拍的節奏感以外,要訓練的是能將聽覺(聽奏訓練)、視覺(視奏訓練)或記憶或想像的音高,直接用手指在鋼琴鍵盤的空間位置上彈奏出來,鍵盤的空間位置對五度音以內相對較為簡單,超過五度到完整的八度就需要熟練的「轉指」練習。鋼琴手指的基礎練習就在於手指的神經可以記憶一個音高按鍵的空間位置到另一個音高的實體距離,同時「轉指」的方式已經可以精熟到「手隨意轉」。有些鋼琴老師就會很要求,在孩子逐漸熟練「轉指」的方式,就會把鋼琴譜上標示指法①②③④⑤的數字用立可白塗去,讓孩子對「轉指」的動作變成反射動作,而不必看指法的數字標示。
第四個階段:是大腦能同時協調運作右手的旋律與左手的和絃
學鋼琴要到了雙手可以分別獨立彈奏,才算是有所「小成」。
鋼琴是以雙手十指共同彈奏,通常是以右手表現樂曲的旋律,而左手彈出和絃的伴奏,原因是高音部穿透力較強,較高的頻率可以在一堆低音和絃中脫穎而出,讓人耳清楚辨別高音域旋律的線條。這也就是在直笛團裡,超高音直笛經常有一段間奏、過門或獨奏(solo)的原因。
很多樂器都用不到十跟手指頭,在小提琴裡左手的拇指不用而左手的小指特別吃重;長笛恰好相反,右手拇指只有支撐作用,不必按長笛的音孔(按鍵)雖,而右手的小指則異常忙碌。然鋼琴是一種非常符合人體工學的演奏樂器,讓彈奏者可以將十跟手指發揮到淋漓盡致(還包括右腳控制音色),但彈鋼琴就必須要協調左半腦和右半腦分別對雙手下達分工合作的指令,這對成人學琴者來說異常困難。
這也就是為何學鋼琴必須要從小練起的原因,在但昭儀的《少兒鋼琴教學指南》一書中就提到:學鋼琴要幾歲開始?其實並無定論,但綜觀國際鋼琴比賽獲獎的佼佼者所統計出來的平均年齡是四歲半起開始學琴。事實上幼兒的大腦持續在進行腦神經「突觸鏈節」的修剪,到大約三歲左右底定,因此如果以不傷害幼兒手指為前提,三歲過後訓練左、右手協調的獨立運作當然是更理想,只不過三歲開始接觸或到四歲才起步,其實效果並不顯著。但學鋼琴越老才開始,左右手協調的成效越差是必然的。
第五個階段:才是十指有寬廣的力道表現和敏銳的情感與音樂性
最後,練聽覺和大腦的音樂性。
在【雅婷老師的學習歷程檔案】部落格有一篇《學琴之人四大關口》寫得很好http://elite.tut.edu.tw/~t50028/blog?node=000100134原文:
學琴之人有四個關口是很難渡過:
*第一關是在剛開始學琴的前二、三年
需要達到良好的手型與五指的支撐、靈活和獨立。
如果無法奠下良好的基礎,將難有進一步的發展。
*第二關在於巴赫《創意曲》。
複曲調音樂雙手都是旋律線,各聲部的線條,都要具備自由自在彈奏的能力,非主題部份,線條也要彈得十分完美,這就要求雙手高度的獨立性。
*第三關在於彈奏車爾尼(Carl Czerny, 1791-1857)
《手指輕快敏捷性練習,作品二九九》(The School of Velocity, Op. 299)。
如果不能在這一階段鍛鍊出有彈性、快速而又均勻紮實的手指跑動,對以後學習進程影響很大。而有許多的學生正是過不了這一關而停止學琴。
*第四關是進入《蕭邦練習曲》程度的關口。
只有在質量上達到這一程度所有的基本要求,才可說踏進了鋼琴藝術殿堂的大門。跨過這一步,鋼琴音樂文獻的大門就向他敞開。
【雅婷老師的學習歷程檔案】http://elite.tut.edu.tw/~t50028/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