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表解三國演義人物檢索(六)姓氏十三至十五劃
2011/03/14 15:48:47瀏覽1122|回應0|推薦1
更新日期20160309至第33回

初次閱讀流程表請先看表解範例 http://shawshin.pixnet.net/blog/post/30558265

表解三國演義人物檢索(六)姓氏十三至十五劃

備註說明:本文為表解三國演義文章附件,相關內文參考來源維基百科、三國演義、後漢書等。

楊奉

生沒年代:公元年至197年。
謝幕原由:因縱兵掠民遭劉備誅殺。
章回出處:第13回、第14回、第17回。
事略簡述:為李榷舊將。於華陰縣護駕有功,大敗郭汜。後於東澗受李傕、郭汜左右夾擊,密聖旨往河東,急召故白波帥韓暹、李樂、胡才三處軍兵前來救應。
遷回洛陽之議李樂不從,更預謀反,與董承、韓暹連夜擺佈軍士,護送車駕前奔箕關。
李樂暗通李榷,派徐晃除李樂,入洛陽後奉命興築洛陽簡宮供帝居。本與韓暹主與李榷戰,帝聽董承言避走山東,見曹操勤王有功,為免它日種禍,與韓暹以追賊為由引兵屯大梁。
聞曹操移駕興兵攔路,大將徐晃遭曹操策反,引千騎追緝中伏,受韓暹助得走脫,惟軍伍潰散,乃與韓暹敗走投袁術。
征討呂布大軍第七路,居右。從韓暹議為呂布內應,助呂布破張勳與紀靈二部,受封瑯琊牧。因縱兵掠民遭劉備誅殺獻曹操。(完)

top

楊彪

生沒年代:公元142年至225年。
謝幕原由:待補。
章回出處:第3回、第6回、第14回、第20回。
事略簡述:何進殺宦,少帝落難,後護少帝返京。
事略簡述:獻帝入洛陽,議請獻帝宣曹操勤王,並為宣命欽差。
董卓欲遷都,當廷反對被謫為庶民。
為袁術親戚,受曹操猜忌,遭誣下獄,幸得孔融相救因之免官歸里逃離死禍。

top

虞翻

生沒年代:公元164年至233年。
謝幕原由:待補。
章回出處:第15回。
事略簡述:江餘姚人,為王朗郡吏,反王朗援嚴白虎遭斥。
事略簡述:後周泰中箭命危,董襲引虞翻見孫策薦醫,孫策封為功曹,虞翻薦華陀救周泰。(續)。
/span>

top

賈詡

生沒年代:公元147年至223年。
謝幕原由:待補。
章回出處:>第9回、第10回、第14回、第16~18回、第23回、第32回。
事略簡述:董卓軍下四寇上表求饒不成,議請誘集陝人,并本部軍馬,殺入長安,事濟,奉朝廷以正天下;若其不勝,走亦未遲。四寇遵命,終入皇宮挾天子。
馬騰領軍討四寇,議請以守代攻,待百日敵兵絕糧再引兵追之,未獲同意,俟李蒙與王方橫死,四寇始遵其議,終敗馬騰。後樊稠縱放韓遂,議請李榷設宴擒挐樊稠,以避干戈。並力陳結納賢豪之道。
獻帝避走洛陽,李榷與郭汜追擊,曹操奉旨勤王,諫李榷降以自保,李榷怒欲斬,幸得眾保免難,星夜單馬逃鄉。
張繡智囊,見曹操大軍來犯,議請張繡投降以保全,並得張繡之意與曹操談降附一事,應對得體受曹操讚賞,但不受曹操利誘跳槽。
曹操淫張濟妻一事外洩,獻計與張繡,以新兵多亂為由,誘曹操轉至中帳。
張識破曹操聲東擊西攻城計謀,精兵盡設東南角。大敗曹軍後主修書劉表阻其後路。
力勸張繡勿追曹軍,為劉表阻,至張劉聯軍戰敗,卻極力主戰,劉表不從,張繡從之果大勝。
解釋追擊曹操策略,劉表、張繡俱服其高見。
力見袁紹使招安,當面扯碎書,叱退來使。向張繡分析得失,建請歸順曹操,張繡從之。受曹操封執金吾使。
受曹操命做書招安劉表,建請遣名士遊說,曹操從之。
曹操討袁譚兄弟,受封太守守黎陽。(續)

top

雷薄

生沒年代:公元年至年。
謝幕原由:待補。
章回出處:第15回、第17回、第21回。
事略簡述:孫策修書袁術索玉璽,袁術因有稱帝心,與楊大將、張勳、紀靈、橋蕤、雷薄、陳蘭商議。
征討呂布大軍第四路,居左。
見袁術奢侈太過,與陳蘭投嵩山,得知袁術徐州遭劉備追擊,劫去錢糧草料。 (續)

top

郝昭

生沒年代:公元年至229年。
謝幕原由:待補。
章回出處:
事略簡述:江餘姚人,為王朗郡吏,反王朗援嚴白虎遭斥。

top

華雄

生沒年代:公元年至191年。
謝幕原由:被關羽斬首。
章回出處:>第5回。
事略簡述:關西人,身長九尺,虎體狼腰,豹頭猿臂。請纓守汜水關,受封驍騎校尉,撥馬步軍五萬,同李肅,胡軫,趙岑星夜赴關迎敵。於關下戰鮑忠,手起刀落鮑忠斬於馬下,遣人將鮑忠首級來相府報捷,董卓加封為都督。
鎮汜水關履敗諸侯盟軍,演義云:關羽上馬溫酒未退即取首級;史曰:華雄遭孫堅斃命。(完)

top

華歆

生沒年代:公元157年至231年。
謝幕原由:待補。
章回出處:>第29回。
事略簡述:時任豫章太守。虞翻奉孫策命馳檄豫章,豫章太守華歆投降。(續)

top

廖化

生沒年代:公元年至264年。
謝幕原由:待補。
章回出處:>第27回。
事略簡述:杜遠擄甘、糜二夫人為押寨,得知為劉備夫人欲送還關羽為杜遠所阻,斬杜遠獻頭顱謝罪。(續)

top

臧霸

生沒年代:公元年至年。
謝幕原由:待補。
章回出處:第11~12回、第17~18回、第20回、第22回。
事略簡述:泰山華陰人;呂布濮陽之戰主將。
濮陽城詐降之役守西門掩殺曹操軍。
引一軍出瑯琊,敵雷薄。
奉命與陳登及泰山寇東取山東兗州諸郡。
呂布已死,張遼已降,遂亦引本部軍投降。操厚賞之。臧霸又招安孫觀,吳敦,尹禮,來降;獨昌豨未肯歸順。操封臧霸為瑯琊相。
與袁紹戰黎陽,袁紹守而不戰,受曹操命把守青、徐。(續)

top

趙雲

生沒年代:公元年至229年。
謝幕原由:待補。
章回出處:第7回、第28回、第31回。
事略簡述:常山真定人,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威風凜凜;本袁紹轄下之人,因見紹無忠君救民之心,轉投公孫瓚。
於轉投公孫瓚路途,巧救公孫瓚,後隨公孫瓚再戰袁紹,力挽狂瀾,刺死麴義,遂令公孫瓚反敗為勝。並見袁紹輕裝觀戰,單騎刺殺不成,護公孫瓚回界橋,再得劉備三兄弟助戰,始退袁紹。
裴元紹欲奪馬,誅殺後佔臥牛山,後見劉備拜服道旁。

top

趙忠

生沒年代:公元年至年。
謝幕原由:於翠花樓內被剁為肉泥。
章回出處:>第1~3回。
事略簡述:靈帝末,與眾中涓朋黨為亂,稱十常侍。。
差人問破黃巾將士索金帛,不從者奏罷職。皇甫嵩、朱雋皆不肯與,罷其官。後誅殺何進導袁紹、曹操復仇,於翠花樓內被剁為肉泥。

top

逢紀

生沒年代:公元年至202年。
謝幕原由:親自作書請袁尚親救袁譚,惟審配作梗,遭袁譚斬首。
章回出處:第7回、第22回、第30~32回。
事略簡述:袁紹謀士,見冀州牧韓馥錢糧廣盛,借公孫瓚之力設計謀奪,袁紹從之,果得冀州,並與田豐、沮授與許攸共理冀州大小事。
見田豐上書勸阻袁紹興兵,出言挑撥。
聞袁紹羞見田豐譖曰:「豐在獄中聞主公兵敗,撫掌大笑曰:『固不出吾之料!』」袁紹大怒曰:「豎儒怎敢笑我!我必殺之!」
袁紹立嗣之事,偏袁尚。
袁紹入冀州養傷,奉命與審配暫掌軍事。
與審配同劉氏餐與袁紹立嗣之事。與審配二人立袁尚為大司馬將軍,領冀、青、幽、并四州牧。
拈鬮中簽,奉袁尚命齎印緩,同郭圖赴袁譚軍中,險遭袁譚斬首。
袁尚增兵五千馳援且遭曹操劫殺,遭袁譚責罵。乃親自作書乞袁尚親自來救回應,惟審配作梗,遭袁譚斬首。(完)

top

郭汜

生沒年代:公元146年至197年。
謝幕原由:遭伍習誅殺。
章回出處:第5~6回、第9~11回、第13~14回、第17回。
事略簡述:奉董卓命與李榷領兵五百,圍太傅袁隗家,不分老幼,盡皆誅絕。後引兵五萬,把住汜水關。
董卓遷都,受命盡驅洛陽之民數百萬口,前赴長安。於滎陽城外與呂布、李榷三路夾擊曹操,大敗曹軍。
董卓入宮受禪位,受命領飛熊軍守郿塢;得知董卓慘死,風聞呂布領軍來,連夜奔涼州逃居陜西,上表求饒不為王允所動,聽賈栩議誘集西涼陜人反擊,分兵襲呂布,並得李蒙與王方內應入宮,殺王允於宣平樓下。
與李榷本欲殺獻帝自立,受張濟與樊稠勸,以挾天子誅諸侯之式奪天下,遂自表功勞,霸佔朝政。受封為後將軍,假節鉞,同秉朝政。
獻帝避走洛陽,李榷與郭汜追擊,曹操奉旨勤王,曹操率三軍夾擊,兵敗西逃。
追殺呂布,寫書張揚,教殺呂布;並斬私藏呂布妻小之龐舒。
奉董於華陰縣勤王退郭汜大軍,礙於實力虛委與蛇,無奈霸陵守兵不解其意,自後追趕,於華陰縣與楊奉交戰,大敗而逃。二次反攻又逢董承護駕,無功而返,為謀天下反與李傕前嫌盡釋,於東澗左右夾擊楊奉、董承勤王軍,強徵民兵於陣前充任「敢死軍」;後同意韓融講和。未幾,再與李樂勾結至箕山劫駕。
遭伍習誅殺。(完)

top

郭嘉

生沒年代:公元170年至207年。
謝幕原由:
章回出處:>第10回、第11回、第14回、第16回、第17~19回、第21回、第24回。
事略簡述:穎川穎陰人,受程昱薦曹操,並薦劉曄予曹操。
曹操移駕許都後,受封司馬祭酒。
勸阻曹操勿對劉備護衛陶謙戰書動怒,恰遇呂布布襲破兗州,進據濮陽,議請曹操以賣人情與劉備之名,行退軍去復兗州之實。
曹操問劉備依附一事後續,諫請曹操勿趁勢誅劉備而令天下豪傑恐懼,並自毀仁義之名,此議深得曹操之心,終借兵糧與劉備。
以春秋之義,法不加於尊勸曹操勿因毀田自刎,曹操從其議,拔刀割髮權為首。
稟曹操袁紹藉糧一事,以公有十勝紹有十敗,述紹兵雖盛,不足懼也。
議請趁袁紹北征公孫瓚,討徐州呂布,再圖袁紹;曹操從其議。
見曹操攻呂布無成欲還都,提決水淹城之謀,曹操從之。
親諫曹操不可令劉備出匣討袁術,以生萬世之患。
以袁紹不足憂、劉備新整軍兵未得心可趁勢殲滅,與曹操意相合。
反曹操使人招降關羽之議,不為所用。(續)

top

郭圖

生沒年代:公元年至205年。
謝幕原由:遭樂進射下城壕,人馬俱陷。
章回出處:第22回、第26回、第28回、第30~33回。
事略簡述:袁紹得鄭玄書,建請與劉備共仗大義,袁紹不為所動;後議請必須數操之惡,馳檄各郡,聲罪致討,然後名正言順。袁紹從其議。
稟袁紹關羽殺文醜,劉備佯推不知。
以劉備前去說劉辟,未見成事;今又使與簡雍同往荊州,必不返矣。惟袁紹未從所議。
劉備脫逃袁紹大怒,建請袁紹以討曹操為首務,獻策結盟孫策,袁紹從之。
烏巢失火,駁張郃謬論,議請趁隙劫曹營,袁紹從之。
恐張郃、高覽回寨證對是非,先於袁紹前譖曰:「二人素有降曹之意,今遣擊寨,故意不肯用力,以致損折士卒。」袁紹信之;待袁紹使急召二人歸寨問罪。先使人報二人云:「主公將殺汝矣。」出言挑撥。
佐袁譚,見袁紹欲立三子,以兵敗軍威稍挫,立嗣長幼失序恐自相爭亂,建請禦敵為上。
倉亭兵敗,奉袁紹命隨袁譚前往青州整頓。
建請袁譚屯兵城外,觀其動靜。並親往察之。袁譚從之。
袁尚命其主袁譚先行發兵,以無人商議良策為由,誘騙袁尚左右手離去,逢紀拈鬮中籤同郭圖離去。
曹操退兵,見袁譚不滿袁尚承父業,建請借飲宴謀殺袁尚,袁譚從之。
袁尚圍平原,建請袁譚降曹操,借操之手滅袁尚,袁譚從之,薦辛評弟辛毗出使。
以曹操封賞呂曠、呂翔,帶去軍中,此乃牢籠河北人心。後必終為我禍。建請袁譚可刻將軍印二顆,暗使人送與二呂,令作內應。待操破了袁尚,可乘便圖之。袁譚從之,惟遭呂氏兄弟出賣。
大軍不敵曹操,急馳入城中。樂進望見,拈弓搭箭,射下城壕,人馬俱陷。(完)

top

郭勝

生沒年代:公元年至年。
謝幕原由:於翠花樓內剁被為肉泥。
章回出處:第1回、第3回。
事略簡述:靈帝末,與眾中涓朋黨為亂,稱十常侍。後誅殺何進導袁紹、曹操復仇,於翠花樓內剁被為肉泥。(完)。
/span>

top

董卓

生沒年代:公元年至192年。
謝幕原由:呂布自後直刺咽侯,李肅先割取首級。王允並將屍首曝街。
章回出處:>第1回~第10回
事略簡述:隴西臨洮人。官拜河東太守,自來驕傲。時任軍鰲鄉侯西涼刺史董卓,代盧植討張角,大敗幸逢劉備援,惟傲,張飛怒欲斬受劉備勸;演義云詩:人情勢利古猶今,誰識英雄是白身?安得快人如翼德,盡誅世上負心人!
履討賊亂無功,朝廷本將治罪,因賄賂十常侍幸免;後又結託朝貴,遂任顯官,統西州大軍二十萬,常有不臣之心。後得何進密詔率眾入宮,東漢崩塌。
>時何進入宮引亂,中涓擄帝終歸平安,董卓途中遇聖,語意猖誑,少帝瑟縮惟陳留王不驚,讓董卓起廢帝之心。與李儒謀,儒議速決,宴公卿溫明園,威嚇百官,但先有荊州刺史丁原怒斥董卓,後有盧植抗辯,不歡而散。隔日丁原率呂布叫戰,董卓不敵,但引李肅為董卓勸降呂布,誘以金銀與名駒赤兔,終肇倒戈,拎丁原首級變節。但二次倡議,袁紹拔劍不從。
董卓受李儒勸縱袁紹,索人情於袁紹叔太傅袁隗,袁隗曲附董卓。後受眾謀士勸議,終棄嫌養名,封袁紹為渤海太守。
公元一九零年九月,以少帝闇弱為由,於嘉德殿命李儒讀策,謂少帝「天資輕佻,威儀不恪,居喪慢惰,否德既彰,有忝大位。」,更立享有「聖德偉懋,規矩肅然;居喪哀戚,言不以邪,休聲美譽,天下所聞。」名之陳留王劉協為帝;並軟禁少帝、何太后與唐妃於永安宮。後少帝吟詩引殺機,命李儒以鴆酒灌殺少帝,葬於城外;何太后與唐妃亦死於非命。
受李儒議擢用名流,以收人望,以滅族為脅徵蔡邕入宮,一月三遷其官,拜為侍中。廢帝後日益殘暴,越騎校尉伍孚,朝上謀刺失敗遭剖剮,自此甲士隨侍。
王允密議袁紹勤王事,曹操挺身願隻身行刺,假議事入邸,本趁董卓胖大倒身而臥,轉面向內之際拔刀行刺。然董卓自看衣鏡察得有異,曹操隨改口獻刀,後牽馬逃亡,後得李儒議,知曹操入府果在行刺,遂令遍行文書,畫影圖形,捉拏曹操。擒獻者,賞千金,封萬戶侯,窩藏者同罪。
諸侯興兵,董卓聚仕謀議,呂布挺身而出,後副將華雄請纓上陣,斬鮑忠於關外。
華雄不敵關羽,董卓聽李儒議,喚李催,郭汜,領兵五百,圍住太傅袁隗家,不分老幼,盡皆誅絕,另起兵二十萬分兩路:一路先令李催,郭汜,引兵五萬,把住汜水關,自將十五萬,同李儒,呂布,樊稠,張濟等守虎牢關。
詢李儒街中童謠與遷都事,得李儒應允,並聽其議捉挐洛陽富戶,並令李榷、郭汜盡驅洛陽之民數百萬口,前赴長安。自劫天子縱燒城宇赴長安。
公孫瓚與袁紹磐河之戰,遵李儒議,使太傅馬日磾、太僕趙岐,齎詔議和。
見孫堅死且子嗣尚幼,自此驕橫,自號為「尚父」,出入皆天子儀仗;封弟董明為左將軍、雲侯,侄董璜為侍中,總領禁軍。離長安城二百五十里,別築酈塢,其城郭高下厚薄一如長安,內蓋宮室,選民間少年美女八百人實其中;家屬都住在內。履殺無辜,尤以筵席間,拖司空張溫下堂斬首獻顱,令眾大臣噤若寒蟬。
王允連環計以貂蟬誘董卓,董卓甚愛貂蟬乃中其計。先見呂布望貂蟬出神,後抓二人幽會鳳儀亭,雖有李儒謀議勿以小過責呂布,但董卓質貂蟬並誘問賜贈之事,貂蟬以死博生,並謗李儒與呂布陰合,董卓自此不聽李儒語。
後中王允禪位之計,與李肅自郿塢入宮,雖異象頻頻但不為所動,於殿門內中伏,雖身裹甲衣僅皮肉傷,但呂布自後直刺咽侯,李肅先割取首級。王允並將屍首曝街,看屍軍士以火置其臍中為燈,膏油滿地。百姓過者,莫不手擲其頭,足踐其屍。
董卓四寇退呂布奪政,拾其零碎皮骨,佐以香木雕成形體,用王者衣冠棺槨,選擇吉日,遷葬郿塢。臨葬之期,天降大雷雨,平地水深數尺,霹靂震開其棺,屍首提出棺外。李傕候晴再葬,是夜又復如是。三次改葬,皆不能葬。零皮碎骨,悉為雷火消滅。(完)

top

董昭

生沒年代:公元156年至236年。
謝幕原由:待補。
章回出處:第14回。
事略簡述:演義云: 原為袁紹,張揚從事,後朝覲獻帝,官封正議郎。濟陰定陶人,食淡三十年,容顏充腴,奉旨宣曹操,因之與交。因立判楊奉心思且有所圖,遂與曹操善,獻移駕許都之謀,甚得曹操心。曹操移駕許都後,受封洛陽令。(續)

top

董承

生沒年代:公元年至200年。
謝幕原由:謀殺曹操事敗遭滅門。。
章回出處:第20~21回、第23~24回。
事略簡述:獻帝以西都救駕之功為名賜錦袍,並密語歸去細視勿負朕意。出殿遇曹操強索錦袍,幾番測試未得奧秘,全身而退。
歸宅獨坐書院亦不得解,正欲伏几而寢,忽然燈花落於帶上,燒破一處,微露素絹,急取刀拆開視之,乃天子手書血字密詔也。
後因忖量未定,隱几而臥。忽侍郎王子服至,見詔義憤填膺,與之共謀。長水校尉种輯、議郎吳碩、將軍吳子蘭與西涼太守先後造訪,皆與董承共謀誅殺曹操一事。
從馬騰議,懷詔夜訪劉備,獲劉備應允。
親送劉備出征討袁術,並囑勿負帝心。
得獻帝血詔卻無對策,感憤成疾。獻帝命太醫吉平赴府診治。
後夢裡殺曹操,囈語為吉平所悉,互交其心,吉平願毒殺曹操。
見家奴秦慶童與妾暗夜曖昧,本欲殺之,後從夫人意,以仗代誅,不意卻招殺身禍。
謀殺曹操事敗遭滅門。(完)

top

滿寵

生沒年代:公元年至242年。
謝幕原由:待補。
章回出處:>第10回、第14回、第20~21回、第31~32回。
事略簡述:山陽昌邑人,受劉曄薦曹操,曹操聘為軍中從事,並薦毛玠。
時任曹操行軍從事,扮卒入敵營策反徐晃,禽擇木而居之說動搖徐晃心志,令曹操終得一寶;因之受封許都令。
奉曹操命於獄中誅楊彪,不成。
稟報曹操公孫瓚為袁紹所滅。
穰山戰後奉命與夏侯惇守汝南。
與呂虔咸認既引兵至此,安可復舍表而助譚?曹操不從。(續)

top

劉表

生沒年代:公元142年至208年。
謝幕原由:待補。
章回出處:第6~8回、第18回、第23回、第31回、第33回。
事略簡述:荊州刺史劉表,山陽高平人,漢室宗親;幼好結納,與名士七人為友,時號「江夏八俊」。
受袁紹命截殺孫堅,令蒯越與蔡瑁引兵一萬攔孫堅,計困孫堅於垓心,孫堅大敗但兔脫。
後袁術盟孫堅來討,黃祖敗鄧城,蒯良議請屯兵求袁紹,卻聽妻舅蔡瑁主戰言,佈於峴山,兵敗潰逃,本應受斬,但為妻舅不究刑責。
後得蒯良計,狙殺孫堅於峴山,後因婦人之仁且視黃祖為心腹,不聽蒯良議,以孫堅屍換黃祖歸。
力主勝追擊,失利後不從賈詡再戰之議。
見禰衡明頌暗諷,知曹操欲借己之手除之,命禰衡赴江夏見黃祖,借黃祖除之。
遣韓嵩赴許都觀動靜,卻遭曹操冊封招安,幸蒯良提醒險殺忠臣。
得知禰衡遭黃祖殺害,將禰衡葬鸚鵡洲。
從孫乾遊說劉備投效一事,叱退蔡瑁並出郭三十里迎劉備。
袁譚求援,從劉備議,作書與袁氏兄弟,以和解為名,婉詞謝之。(續)

top

劉備

生沒年代:公元161年至223年。
謝幕原由:待補。
章回出處:第1~3回第5~7回、第11~12回、第14~22回、第24~26回、第28回、第31~33回。
事略簡述:中山靖王之後,不甚好讀書,喜怒不形於色,身長八尺、兩耳垂肩,雙手過膝、面如冠玉、唇若塗脂。父早逝家貧,然素有大志、好交豪傑,昔侍師鄭玄、盧植,與公孫瓚為友,揭榜從軍,時年二十有八,因與張飛、關羽結義,劉備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
得販馬大賈張世平、蘇雙義助,得聚鄉勇五百從軍,並造雙股劍(劉備)、青龍偃月刀(關羽)、丈八點鋼矛(張飛)。
首役,二弟除犯進黃巾賊程遠志與鄧茂,初綻威名,劉焉趁勢請劉備解青州危,從此嶄頭角。
黃巾亂平,劉備未得除授,於市街攔郎中張鈞上訴,後雖除授安喜縣尉,然十常侍藉機沙汰,且督郵設阱索賄不成,遭張飛綑縣前馬樁,折柳鞭打,乃棄官投劉恢。劉恢收容並薦劉虞討漁陽賊。
討漁陽賊有功,受劉虞表奏朝廷劉備,得免責督郵之罪,除下密丞,遷高堂尉。後再得公孫瓚表前功,薦為別部司馬,守平原縣令,至此,頗有錢糧軍馬,重整舊日氣象。
備筵候公孫瓚,並與公孫瓚同會曹操討董卓盟誓。後見袁紹驅敵苦無對策,於公孫瓚身後冷笑受矚,經報身世而上座,坐眾席之末。汜水關因關羽鋒頭過露受袁術譏,三兄弟隨公孫瓚離席回寨。
公孫瓚虎牢關戰呂布不敵,率二弟相救,逼呂布退虎牢關。後領兵入虎牢關。後見袁紹無謀隨公孫瓚拔寨北行,受令平原相守地養軍。
見公孫瓚磐河戰袁紹,引兵助戰,令袁紹魂飛天外撥馬而逃。
曹操遵荀彧計,先封劉備為征東將軍宜城侯亭,再以密函要劉備誅呂布,劉備先洩私密與張飛以激其心,待呂布登門盈賀,藉張飛口告曹操意,居中圓場破二虎競食計;後遇驅狼吞虎計,本藉陳宮督張飛以抑酒性,無奈百密一疏,張飛酒後亂性,呂布伺進徐州城。張飛夜逃盱眙欲自刎,劉備不忍,一語名言:「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恕張飛。
後見高順興軍,徹往廣陵,呂布見袁術誨約乃與劉備交,甘、糜二夫人皆讚呂布,然徐州城盡呂布親兵,乃拱讓呂布自居小沛,劉、呂二家自此通好。
見袁術興兵,得孫乾議,修書求援呂布,得陳宮解析局勢,讓呂布領兵救危。得呂布轅門射戟解軍危。
因張飛私劫呂布軍馬,招呂布率兵攻小沛,聽孫乾議,致棄城附曹操,再引曹軍破呂布。後與孫乾會曹操,得曹操軍援。
馳兵奧援孔融解管亥來犯之危,並至公孫瓚處借人馬,義助孔融護衛陶謙,率眾入徐州城,傳檄三寨,按兵不動;遣人齎書以達曹操,幸遇呂布進犯曹操,終使曹操退兵。再三辭拒陶謙讓賢之舉,後遵陶謙之意盤守小沛衛徐州城。
陶謙身染重病,再次延劉備入主徐州城,依然不為所動,待陶謙病發身亡其將士奉徐州牌印,又再推拖,直至徐州百姓街頭哭擁始接牌印,使孫乾、糜竺為輔,陳登為幕官;盡取小沛軍馬入城,出榜安民;大設祭奠安葬陶謙,並將陶謙遺表,申奏朝廷。
誅殺韓暹與楊奉獻曹操。
曹操暗示掘坑待虎之計,邀其與陳珪父子謀議殺呂布。
見討呂布東窗事發,商議補救之道:簡雍自薦出使許都告急;自守南門。於小沛城外立寨接應關羽與張飛,抵禦呂布來襲;大敗,到家不及,只得棄妻小匹馬逃難。
力阻呂布攜女突圍,成。
隨曹操於白門樓審呂布。以丁建陽、董卓之事覆曹操垂詢,呂布因之遭曹操縊死,然後梟首。
見曹操欲殺張遼,與關羽聯手說項,不知為曹操軟硬兼施之計。
曹操表奏劉備擒呂布之功,於早朝與獻帝論世譜,受獻帝稱為叔,並受封劉備為左將軍宜城亭侯。自此人皆稱為劉皇叔。
劉備世譜:孝景皇帝生十四子。第七子乃中山靖王劉勝。勝生陸城亭侯劉貞。貞生沛侯劉昂。昂生漳侯劉祿。祿生沂水侯劉戀。戀生欽陽侯劉英。英生安國侯劉建。建生廣陵侯劉哀。哀生膠水侯劉憲。憲生祖邑侯劉舒。舒生祁陽侯劉誼。誼生原澤侯劉必。必生潁川侯劉達。達生豐靈侯劉不疑。不疑生濟川侯劉惠。惠生東郡范令劉雄。雄生劉弘。弘不仕劉備乃劉弘之子也。
曹操田獵僭越,關羽大怒,力阻關羽並假意稱頌曹操。後告知關羽曹操與獻帝相近且心腹環伺,逞快不成恐自引其禍。
董承夜訪,恐奉曹操命試探,幾經周旋,見獻帝血書,於義書上畫押;並以後園種菜,親自澆灌,以韜晦之計。
受曹操邀煮酒論英雄,曹操以「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令劉備驚慌失箸,借雷掩失態,逃其一死,後得關羽與張飛馳援而脫困。
得知袁紹破公孫瓚、袁術欲投袁紹,借攔截之由尋脫離曹操掌控之計。聞袁術病歿,乃修書稟事,令朱靈、路昭攜書回許都見曹操,獨自留軍守徐州。
曹操來犯,從陳登委請鄭玄說項之議。
從陳登議,派關羽探曹操軍之虛實。
藉恩威並施令劉岱與王忠輸誠,縱放二人覆命。
孫乾與關羽至小沛報曹操五路進犯,求袁紹以解圍為共識,由劉備修書、孫乾親送。
孫乾覆袁紹無意出兵馳援,從張飛議偷襲劫寨。
偷襲反遭夏侯惇兄弟圍剿,只得匹馬投青州。
鼓吹袁紹興兵攻曹操,田豐反對,袁紹欲斬田豐乃出言說項,免其一死。
見袁紹欲以關羽殺顏良一事奪其命,以詭辯混淆視聽,袁紹從之。
自薦與文醜同討曹操,得知又是紅面長髯的斬了文醜。慌忙驟馬來看,隔河望見一簇人馬,往來如飛,旗上寫著「漢壽亭侯關雲長」七字。
以深受曹操所忌,曹操特派關羽斬袁紹愛將,欲藉袁紹之手誅殺自己,謀取袁紹認同而逃死罪。
再以修書遣心腹送交關羽,關羽定奔袁紹處共誅曹賊,袁紹大喜。
見孫乾來見,遣簡雍共商脫逃之計,從簡雍往荊州說劉表共破曹操之議。
見關定欲以次子追隨關羽,乃議拜關羽為父,關定從之。
劉備率眾赴古城,義兄弟團聚;後劉辟,龔都,差人來請。於是遂起軍往汝南駐紮,招軍買馬。
引兵欲襲許都。行近穰山地面,正遇曹兵殺來,於穰山下寨。軍分三隊:雲長屯兵於東南角上,張飛屯兵於西南角上,劉備與趙雲於正南立寨。
穰山首戰,劉備三處一齊掩殺。曹軍遠來疲困,不能抵當,大敗而走。
聞曹操陰圍龔都運糧與圍汝南,遣張飛與關羽馳援。撤兵遭圍,落荒而走,單馬逃生。捱到天明,劉辟引敗軍千餘騎,護送玄德家小前來。
遇張郃與高覽夾擊,幸得趙雲率兵解危,再得關羽率眾馳援脫困,狼狽奔至漢江安寨。
見曹操即日督軍還取冀州。誤認曹操謀略,不敢追襲,引兵自回荊州。
袁譚求援劉表,以袁氏兄弟為強弩之末,救之無益,且遭曹操討伐之由,劉表從之。(續)

top

劉範

生沒年代:公元年至193年。
謝幕原由:遭李榷誅族,首級懸門示警。
章回出處:>第10回。
事略簡述:時任左中郎將,與种邵、馬宇等人密謀馬騰與韓遂聲討反賊,但馬宇家僮密告內情,遭李榷誅族,首級懸門示警。(完)

top

劉曄

生沒年代:公元年至234年。
謝幕原由:
章回出處:>第30回。
事略簡述:時任左中郎將,與种邵、馬宇等人密謀馬騰與韓遂聲討反賊,但馬宇家僮密告內情,遭李榷誅族,首級懸門示警。
見袁紹設弓弩手,議請製發石車以破之,曹操從之,袁紹弓箭手死者無數。袁軍皆號其車為「霹靂車」。
見袁紹發掘伏道,議請掘塹,果又破之。(續)

top

劉焉

生沒年代:公元年至194年。
謝幕原由:待補。
章回出處:第1回。
事略簡述:漢魯恭王嗣,為抗賊兵聽鄒靖議,貼榜招兵,引桃園三傑入世蕩寇。(續)

top

劉鯀

生沒年代:公元年至年。
謝幕原由:待補。
章回出處:第11回、第15回。
事略簡述:揚州刺史。東萊牟平人,漢室宗親,乃太尉劉寵之姪,兗州刺史劉岱之弟;舊為揚州刺史,屯於壽春,被袁術趕過江東,故來曲阿。
聞孫策進犯,部將張英自薦守牛渚,然受蔣欽、周泰縱火敗逃,自率親兵屯神亭嶺南。但周瑜襲曲阿且受孫策夜襲,敗走後轉牛渚,又遇孫策強攻,率笮融轉走豫章,投效劉表。(續)

top

劉恢

生沒年代:公元年至年。
謝幕原由:
章回出處:>第2回。
事略簡述:劉備因都郵案竄逃求劉恢,劉恢收容並薦劉虞討漁陽賊。(續)

top

劉虞

生沒年代:公元年至193年。
謝幕原由:
章回出處:>第2回。
事略簡述:受封幽州牧,討漁陽賊,劉恢書薦劉備,如虎添翼破賊巢,劉虞封太尉。劉虞亦表奏劉備,使劉備免責督郵之罪。(續)

top

劉協(獻帝)

生沒年代:公元181年至234年。
謝幕原由:
章回出處:>第2~4回、第6回、第9~10回、第13~14回、第20回、第24~25回。
事略簡述:母王美人,靈帝得寵,母遭何太后鴆殺,由董后養育;董后聽政,封陳留王。後何進殺宦遭張讓擄為質,幸得閔貢追緝,趁亂伏於草下偷生。後藉螢火行至山崗草堆休憩,崗旁莊院莊主崔毅,巧夢夜夢兩紅日墜於莊後,驚覺,見莊後草堆上紅光沖天,慌忙往視,乃救少帝與陳留王。
受董卓立,時年九歲,改元初平,史稱獻帝。後受董卓劫赴長安。
於宣平門樓質李榷與郭汜,四寇以王允謀殺社稷大臣董卓為由,引王允出,獻帝無力護臣,王允死於眼下。但四寇以武要脅,受迫封賊領朝政;本聽馬宇等議,詔宣馬騰勤王,但遭馬宇家僮洩事,勤王一事功敗垂成。
遷都洛陽滿目瘡痍,詔改興平為建安元年,並差楊彪使山東宣曹操入京勤王。
面對郭汜、李傕追殺,雖有楊奉與董承護駕仍不敵賊寇,引白波帥韓暹、李樂、胡才三處軍兵反遭禍患。
曹操表奏劉備擒呂布之功,於早朝與劉備論世譜,稱劉備為叔,封劉備為左將軍宜城亭侯。
受曹操脅迫田獵,於許田令劉備射獵,射中一兔,且趕出大鹿一隻,獻帝屢射不中,令曹操射鹿,曹操以天子寶雕弓、金鈚箭,正中鹿背,並遮於天子前受群臣歡呼。回馬向天子稱賀,竟不獻還寶雕弓,親自懸帶。
田獵受辱向伏皇后泣訴,得伏完獻計以衣帶詔交國舅董承,謀劃討曹操一事。乃以指血為書,暗令伏皇后縫於玉帶紫錦襯內,卻自穿錦袍,自繫此帶,令內史宣董承入。
宣董承入殿,引入功臣閣借古諷今,以西都救駕之功為名賜錦袍,並密語歸去細視勿負朕意。
曹操薦關羽,封為偏將軍,後見長髥過腹,讚稱為美髯公。(續)

top

劉辯

生沒年代:公元176年至190年。
謝幕原由:遭李儒灌鴆酒,毒亡。
章回出處:>第2~4回。
事略簡述:母何太后,母得勢後為少帝。後何進殺宦遭張讓擄為質,幸得閔貢追緝,趁亂伏於草下偷生。後藉螢火行至山崗草堆休憩,崗旁莊院莊主崔毅,巧夢夜夢兩紅日墜於莊後,驚覺,見莊後草堆上紅光沖天,慌忙往視,乃救少帝與陳留王。
本受生母何太后扶位,時年十四,然董卓入宮,以天子闇若為由廢為弘農王,下殿解璽綬,北面長跪聽命;後與何太后與唐妃於永安宮。
後吟詩洩忿,董卓截聽,殺之有名,甚喜,令李儒入宮弒帝、誅后妃,引鴆死。(完)

top

審配

生沒年代:公元年至204年。
謝幕原由:遭徐晃生擒卻不降曹操而受死,曹操憐其忠義,命葬於城北。
章回出處:>第22回、第26回、第30~32回。
事略簡述:袁紹得鄭玄書,力主即刻征討,袁紹不為所動;後奉袁紹令與逢紀為馳援劉備之統軍。
稟袁紹關羽殺文醜,劉備佯推不知。
議請撥兵十萬守官渡,就曹操寨前築起土山,令軍人下視寨中放箭。操若棄此而去,吾得此隘口,許昌可破矣。袁紹從之。
前計遭劉曄以發石車所破,又獻一計:令軍人用鐵暗打地道,直透曹營內,號為「掘子軍」。袁紹從之。
韓猛運糧遭截,議請重兵守烏巢,袁紹從之。奉命回鄴都監督糧草。
以許在冀州時濫受民間財物,且縱令子姪輩多科稅錢糧入己,已收其子姪下獄。打擊異己,袁紹從之。
袁紹立嗣之事,偏袁尚。
袁紹入冀州養傷,奉命與逢紀暫掌軍事。
與逢紀同劉氏餐與袁紹立嗣之事,於袁紹榻前寫遺囑。與逢紀二人立袁尚為大司馬將軍,領冀、青、幽、并四州牧。
逢紀作書求袁尚馳援袁譚,以袁譚今若破曹,必來爭冀州矣。不如不發救兵,借操之力以除之。袁尚從之,逢紀因而遭袁譚斬首。
得知袁譚降操之心,令袁尚自領大軍來黎陽救譚,審配與大將蘇由固守冀州。
聞袁譚邀宴,斷為姦計,建請袁尚討伐,袁尚從之;接連二勝,又議請趁勝攻平原。
袁尚求教應付曹操來犯之道,建請急攻袁譚。先絕袁譚,然後破曹。袁尚從之。
痛責東門守將馮禮,致使馮禮叛逃獻攻城計,遭審配識破,急喚精兵運石擊突閘門,門閉,馮禮及三百壯士,皆死於土內。
見曹操冀州城外掘塹,卻掘得甚淺,不以為意,未料曹操當夜添十倍軍士並力發掘,比及天明,廣深二丈,引漳水灌入城中,水深數尺。更兼糧絕,軍士皆餓死。
見辛毗用槍挑袁尚印綬衣服,招安城內之人。審配大怒,將辛毗家屬老小八十餘口,就於城上斬之,將頭擲下。
見操軍已入城中,引數騎卜城死戰,正迎徐晃遭生擒。終不降曹操而受死,曹操憐其忠義,命葬於城北。(完)

top

樊稠

生沒年代:公元年至195年。
謝幕原由:縱韓遂被李榷斬於慶功宴上。
章回出處:>第5回、第9回、第10回。
事略簡述:汜水關華雄不敵關羽,隨董卓守虎牢關。
董卓入宮受禪位,受命領飛熊軍守郿塢;得得知董卓慘死,風聞呂布領軍來,連夜奔涼州逃居陜西,上表求饒不為王允所動,聽賈栩議誘集西涼陜人反擊,分兵襲呂布,並得李蒙與王方內應入宮。
與張濟勸李榷與郭汜勿殺獻帝自立,改以挾天子誅諸侯之式奪天下,遂自表功勞,霸佔朝政。受封為右將軍萬年侯。
馬騰糧草俱乏且內應外洩,受李榷命追韓遂,但受韓遂正義之言罷兵而回,遭李別暗報,於慶功宴上遭李榷斬首。(完)

top

樂進

生沒年代:公元年至218年。
謝幕原由:
章回出處:>第5回、第6回、第11回、第12回、第14回、第24回、第26回、第31~33回。
事略簡述:陽平衛國人。投效曹操,曹操留為帳前吏。
滎陽兵敗,後尋曹操回河內。
曹操起兵洛陽勤王,步軍統帥之一。曹操移駕許都後,受封校尉
曹操濮陽之戰主將。
與曹操入濮陽城中陳宮詐降之計。
與許褚、典韋、夏侯惇、夏侯淵、李典共六人力擒呂布,呂布不敵敗逃定陶;再於濟郡密林擊潰呂布,戰中一箭射死呂布從將成廉。
曹操討劉備,房暗夜劫寨設八面埋伏,伏於西南。
為關羽討汝南黃巾賊副將。
馳援夏侯淵圍張飛,後遭關羽引兵所破。
奉命與李典引兵兩頭圍住袁尚馳援袁譚五千兵力盡殺之。
曹操討袁譚,一箭將郭圖連人帶馬設下城壕。後奉命與李典、張燕打并州,攻高幹。(續)

top

top

魯肅

生沒年代:公元172年至217年。
謝幕原由:
章回出處:>第29回。
事略簡述:臨淮東川人。胸懷韜略,腹隱機謀。早年喪父,事母至孝。其家極富,嘗散財以濟貧乏。瑜為居巢長之時,將數百人過臨淮,因乏糧,聞魯肅家有兩囷米,各三千斛,因往求助。肅即指一囷相贈。其慷慨如此。平生好擊劍騎射,寓居曲阿。祖母亡,還葬東城。其友劉子揚欲約彼往巢湖投鄭寶,肅尚躊躇未往。今主公可速召之。」
建請孫權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今乘北方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而據守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祖之業也。孫權從之。(續)

top

姓氏筆劃十三劃……

楊奉【】

楊彪【字文先】

虞翻【字仲翔】

賈詡【字文和】

雷薄【】

姓氏筆劃十四劃……

郝昭【字伯道】

華雄【】

華歆【字子魚】

廖化【字元儉】

臧霸【字宣高】

趙雲【字子龍】

趙忠【】

姓氏筆劃十五劃……

郭汜【】

郭嘉【字奉孝】

郭圖【字公則】

郭勝【】

董卓【字仲顈】

董昭【字公仁】

董承【】

滿寵【字伯寧】

劉表【字景升】

劉備【字玄德】

劉範【】

劉曄【字子揚】

劉焉【字君郎】

劉鯀【字正禮】

劉恢【】

劉虞【字伯安】

劉協【陳留王】

劉辮【少帝】

審配【字正南】

樊稠【】

樂進【字文謙】

魯肅【字子敬】




其它頁連結
( 創作小說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hawshin6&aid=4978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