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0/08/23 23:51:47瀏覽247|回應0|推薦2 | |
「後來,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可惜你早已遠去、消失在人海;後來,終於在眼淚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在。」歌聲輕輕流過,我的心中也漾起一陣波瀾。 原來好多的事,我們都是「後來」才能明白。 還記得十歲的我喜歡幻想,老愛想像自己快快長大、24歲就結婚生子當個好媽媽;二十歲時我開始徬徨,找不到目標找不到方向;然後三十歲了,大概明白了該走的方向,卻不知道下一階段我等的人會是誰。有沒有一種可能,能讓我像看書一樣先偷看結局,然後再慢慢體驗? 如果能先知道結局,是不是可以走得更穩更安心?對我而言,明白結局不代表無趣,故事情節的發展才是最最耐人尋味之處。只不過前提在於未來是否可以改變。若然你早已明白了一件悲劇的發生卻無力阻止,那樣的未來太恐怖;可矛盾的是,如果未來可以改變,那你永遠也不知道真正的未來會是什麼。 小時候最愛看小叮噹,總羨慕著大雄能擁有小叮噹的法寶,能輕而易舉地回到過去、展望未來。直到有一天看到了電影《蝴蝶效應》,才明白原來任何一點細微的改變都足以顛覆未來。但幻想總是美麗,尤其當開始為一件事後悔時,總是忍不住渴望起擁有一台時光機。 十五歲的我到底在想些什麼?如果真有時光機,我想回到那個懵懂的年紀。 十五歲,那個青澀不懂事、還不明白未來是什麼玩意的年紀,我初識情滋味。但回到那個年紀不是為了表白還是珍惜改變些什麼,如果真能回到那個年紀,我想好好為自己讀書。從前總覺得大人們滿口「你現在不讀書以後會後悔」是八股思想頑固僵化,但不過才十年的時間,我認真體驗了這句話。 如果真能回到過去,我會認真讀書,好好思考未來;不是不談情,只是會把更多的時間放在自己;年紀愈大才愈明白:學歷或許不是一切,但有智慧才能從容面對一切。 若真的牽一髮就能動全身,那我還想看看四十五歲的自己。一個認真念書努力學習後、「應該」很有前途的自己...當然,還有那個「有前途」的自己身旁是否站了一個他。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