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養】與你分享的快樂
文/小米嘛
下午帶依比去買麵包,結帳時櫃台的阿姨從櫃台下拿出了一個小蛋塔給依比:「來,給你吃~」
媽媽嚇了一跳,來過這家麵包店無數次了,還是第一次收到小禮物,不知道是不是受隔壁麵包店的影響(註:隔壁麵包店不管有沒有購買,小朋友進去都能拿到半塊小吐司。);正當媽媽還在不好意思地推辭時,小依比已經歡天喜地地伸出小胖手接過麵包,嘴裡還嘟囔著:「謝謝~」
沒想到下一句直接讓我放棄推辭:「我可以拿回去跟姐姐一起吃嗎?」拿著小蛋塔的依比開心地問。
聽到這句話,我眼淚都要掉下來了,欣慰地說:『可以阿!你想要跟姐姐分享嗎?』
「嗯!」小小娃兒肯定的點頭。
想起前兩週帶她去買口罩時,不知道是咱們諧星的模樣讓人印象太深刻、還是剛好就是藥局阿姨心情特別好,給了我們口罩後,轉身又拿了兩小包餅乾給依比。
接過餅乾,小聲道了謝後,三歲小孩馬上抬頭用小狗般的眼神看著我問道:「我可以吃嗎?」
『可以阿。』
「那一個帶回去給姐姐晚上吃~」嘴裡塞了餅乾、心滿意足的小孩想都不想就說了,一邊還把剩下的那個餅乾拿給媽媽,「馬嘛,你先幫我保管。」絲毫沒有佔為己有的意思。
最厲害的是,說分享就真的是分享,即使真的很喜歡,還是會發自真心地說:「那是姐姐的。」
能有這一天,媽媽不知道有多感動~~
分享,永遠是有手足的家庭最需要教導的課題。
約莫半年前,有一陣子依比的口頭禪是:「那是大家一起玩的!」
這句話本身沒有問題,大概每個媽媽在家裡在公園在親子館、或在任何孩子們有可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時,都說過這句話。問題在於說這句話的人、以及語氣。
事情的起源大約是某一次友人帶了孩子來玩,察覺到自己地盤似乎被侵犯了的鴨鴨,緊緊抱住某個玩具不肯放手;友人的孩子拿不到玩具,理直氣壯地冒出了這一句:「那是大家一起玩的。」當然,感覺被冒犯的鴨鴨別說是分享了,更是死抓著不肯鬆手。
錯就錯在幾個大人剛聽到這句話從一個三歲多的孩子嘴裡說出來時,第一時間只覺得好笑,沒有立時出言阻止。這句分明是學大人講的話,只是,在不對的場合(別人家)、用不對的方式(指責的語氣)、說不對的話(事情實上那的確是別人的玩具),那這句話對的也變成不對了。
偏偏孩子這種生物很奇怪,認真教的事教了100遍也記不住;不對的不好的事倒是一遍就記住。從此,這句話成了依比的口頭禪。
在第三次聽到後,終於忍不住抓了孩子來,先是認真告訴她不要再說這句話,然後才解釋原因,當你真的想要和對方一起玩時,是請求是詢問,但絕對不是理直氣壯的“要求”。
分享該是件快樂的事,但被強迫的分享,想來沒有人會覺得快樂。
不久前又入手一本書,一看到書名就決定要帶回家了,書名是:《這是我的,才不要分給你 快樂分享更好玩》
分享,是孩子們成長的一大步。從自有意識到學會分享,需要很長時間的練習,絕不是大人一句:「你都不分人家,很小氣耶!」孩子就願意分享的。小從手足剛出生時和手足分享的父母親情、然後是物品玩具、再來是時間和心情;要學會分享,永遠不是件容易的事。
還記得一首歌嗎?雖然已經年代久遠。「與你分享的快樂,勝過獨自擁有,至今我仍深深感動……」
我不知道我家孩兒是什麼時候學會分享的,畢竟至今為止咱們家依舊是三天兩頭上演:「馬嘛,依比/姐姐 拿我的東西~」、「依比/姐姐 不分我玩~」……之類的告狀戲碼。但至少,在孩子的心裡會下意識地想到姐妹,對媽媽來說,足矣。
分享,永遠是父母教孩子最不容易的課題之一阿。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找找看這本書喔!
《這是我的,才不要分給你!:快樂分享更好玩》
MOMO: https://reurl.cc/mn34yA
YAHOO: https://reurl.cc/5lpZd6
PCHOME: https://reurl.cc/620YjV
博客來: https://reurl.cc/L3ML57
#繪本分享
#這是我的才不要分給你_快樂分享更好玩
#與你分享的快樂勝過獨自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