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2縣市社區故事的集結與分流》~雲林篇
2022/12/26 20:36:28瀏覽1874|回應0|推薦7

                  22縣市社區故事的集結與分流》~雲林篇 

▲▼2014年1月25日攝於雲林縣莿桐鄉的向日葵花田,花朵上有隻蜜蜂。

    面對全球氣候劇烈變遷,各界都在探討與之相關的調適課題;今年八月二十五日那天,我受邀參加水利署第五河川局主辦的【北港溪流域整體改善與調適規劃~民眾參與小平台會議】(會議緣由及記錄請詳https://cloud.limi.com.tw/WRA05-BeigangRiver/)。會議地點在雲林縣大埤鄉怡然村的三秀園。大埤鄉遠近馳名的是生產酸菜,【2022雲林縣大埤鄉稻草酸菜季活動】剛舉辦不久,鄉公所的臉書中,已經有兔年即將來臨的洋洋喜氣(https://zh-tw.facebook.com/photo/?fbid=457797503140201&set=ecnf.100067298662000)。

    三秀園是二次世界大戰後國民政府播遷來臺後第一任鄉長張禎祥先生的故居,庭園面積有三~四公頃,有一條東西向水道貫穿其中。據目前擔任三秀園總監的傅恩弘先生說,在日治1908年出版的《臺灣堡圖》中就有這座庭園,靠西側這方水域名為〝問月池〞,是欣賞落日與月光的好地方;問月池畔有一棵蔚然成林的榕樹,跟庭園之間有個小小的水道分隔,榕樹氣生根在此水道上已經形成橋梁;聽恩弘總監說,他們小時候大都是農曆年陪母親回娘家時來這裡玩,玩得很開心,但因時值冬天,所以沒有從榕樹根橋跳進池中的經驗。

    〝三秀〞是靈芝的雅稱,怡然村、三秀園等典雅的地名,都是張禎祥先生取名的。張故鄉長年輕的時候,曾騎馬前往二十多里外、新港林維朝秀才創辦的怡園書院進修;林維朝秀才號召書院學子成立新港「鷇音吟社」,張禎祥是成員之一。

▲▼ 問月池,天光雲影共徘徊!

▲莊曜成局長、傅恩弘總監、黃莉婷執行長合攝於問月池畔

▼莊曜成局長、林淑英、黃莉婷執行長合攝於問月池畔

▲問月池畔的榕樹根橋

▲美麗的庭園小徑

▼雲林縣山線社區大學黃莉婷執行長和林淑英

▲▼三秀園庭園一隅和導覽圖

    我在欣賞優雅的池畔庭園之際,腦海湧上林內鄉湖本村民深耕社區的愛鄉情懷、古坑鄉華山溪畔的文學步道、水林鄉誠正國小校內的黃金蝙蝠生態館…;這些是許多雲林子弟在家鄉面臨六輕建廠、集集堰取水、地層下陷等重大環境議題的同時,致力於環境教育,讓外界認識雲林豐富蘊涵的躬行實踐。

    2012年,從青輔會【青年社區行動專案】上認識張恆嘉老師團隊,當時也是我在中央廣播電台與江光大導播共同主持客家語【99個社區故事】節目、構思參與2013年廣播金鐘賽局的題材之際,我們立即安排前往雲林水林鄉採訪。那時,高鐵雲林站尚未營運,恆嘉老師來嘉義太保的高鐵站接我們,然後前往北港公園找黃金蝙蝠的蹤跡。

    當年,恆嘉老師他們團隊採取說故事的方式來傳揚生態保育的理念,出版一本《五〝蝠〞臨門》繪本,繪本的主角─黃金蝙蝠生活在雲林縣水林鄉的城正國小內。蝙蝠在醫藥上,從吸血蝙蝠唾液中提取的酵素Desmoteplase 是治療缺血性中風的良藥;軍事上模仿蝙蝠的回聲定位系統發明雷達,新一代的隱形戰機或盲人的探路儀等,都是蝙蝠的貢獻;窗櫺雕蝠「福在眼前」、還有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等「五福臨門」的文化意涵;蝙蝠在農業方面的貢獻也是它們對環境保護的重要鏈結,七成的蝙蝠是吃蟲子的,一隻蝙蝠一個晚上大概可以捕捉一千隻蟲子,可以讓農作物減少蟲害,不需噴灑農藥,讓環境更為安全。

    《五蝠臨門》繪本作者是在許多社區努力述說保育故事的青年團隊,包括黃金蝙蝠生態館張恒嘉館長、蔡佳蓉秘書、台灣永續聯盟秘書巧克力姐姐,連雲林縣環保局科員Apple姐姐也加入說故事的團隊。因此,當年我們將節目標題訂為:《青年男女說故事 黃金蝙蝠在水林》,傳播五福臨門的喜訊給央廣全球各地的聽眾。採訪當天,恆嘉老師他們還帶我們到麥寮,站在從五百公尺縮減為一百公尺的隔離水道邊,聞著灰暗的天空中,飄散出的令人不舒服的味道。

▲▼2013年3月28日上午,張恆嘉老師、蔡佳蓉老師,頭抬得高高地,

   尋找大葉欖仁樹上的黃金蝙蝠。

▲蔡佳蓉老師接受江光大導播的訪問,跪著攝影的是許淑慧資訊工程師。

▼江光大、許淑慧、林淑英在雲林縣水林鄉誠正國小校園的樹屋上

▲▼黃金蝙蝠館前方有孟加拉榕,下圖是設置在孟加拉榕樹上的蝙蝠屋。

▲誠正國小校園裡的樹屋和鞦韆

▼張恆嘉老師教導參訪者觀察蝙蝠屋內的蝙蝠

▲▼2013年7月27日,政大EMBA參訪黃金蝙蝠館,在孟加拉榕樹下聽講。

    2013年暑假期間,政大EMBA學長學姊暨寶眷們一起前往水林鄉黃金蝙蝠生態館見學。當年,雲林舉行農業博覽會,主場館在如今虎尾高鐵站周邊,帶我們前往農博參訪的陳建志老師正是雲林子弟,他在雙北市社區大學均有騎腳踏車認識河流的課程;2014年初的雲林農博之行,我們騎腳踏車跟著他穿梭在莿桐虎尾鄉間,投入向日葵花田、棉花田中,還到元長鄉找被雲林鄉親暱稱為土豆鳥的小辮鴴。

▲▼2014年01月25日攝於雲林農業博覽會展館

▲▼2014年01月25日攝於雲林虎尾的棉花田

▲▼2021年11月09日下午,高鐵雲林站前。

    2020年夏天,前往雲林褒忠有才寮學習認知「在地滯洪」」;今年3月,我和一群夥伴再度前往褒忠有才寮見學。202111月上旬,我在高鐵雲林站前遼闊的園區,看見很多苦楝樹金黃色的果實。

    水利部門接受民間人士的建議,在優美環境中舉辦工作坊,讓參與者都領會到美麗的意境,共思環境的改善與調適課題,值得一書。而我在這樣一趟一趟走過雲林之後,發現它真是值得慢行體驗的地方,特別是冬日時節,在這片沖積平原上,享受陽光的溫暖,繽紛的花田,聽在地人說在地事的悲喜榮光,實在是莫大的幸福。

▲圖片引用自第五河川局「北港溪流域整體改善與調適規劃」專屬網站

▲▼圖片引用自大埤鄉公所臉書

                                      完成於 Dec.26,2022

                              《雲林地區社區故事》

*http://blog.udn.com/selin7777/1823996

~《湖本『ㄎㄧㄡ‧ㄏㄚ‧阿』.飛羽真多彩》~嘉德懿行系列

*http://blog.udn.com/selin7777/10968312搖錢樹“所傳遞的土地渴望》2013雲林農博

*http://blog.udn.com/selin7777/10818471農情奔放北溪厝》

*http://blog.udn.com/selin7777/4805159《青年志工團 組隊圓夢想》之一

*http://blog.udn.com/selin7777/4827244《青年志工團 組隊圓夢想》之二

*http://blog.udn.com/selin7777/11388588《追鷹的孩子VS土豆鳥調查》

*http://blog.udn.com/selin7777/12066889《鋼琴上.搖曳著各色草花》

**http://blog.udn.com/selin7777/109001895《珍愛海洋大師群.大魚小魚唱情歌》

*http://blog.udn.com/selin7777/137467441《展書卷.返華山,一股幸福滿盈的閱讀況味!》

*http://blog.udn.com/selin7777/155035446《猶待褒忠有才村.在地滯洪展新猷》

*https://blog.udn.com/selin7777/174884927《諸羅古城道將圳.褒忠有才滯洪池》 

( 創作詩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elin7777&aid=1779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