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收錄:[孝經全文]
2023/10/23 09:28:51瀏覽292|回應0|推薦0

 

孝經全文

    1. 開宗明義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復坐,吾語汝。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大雅》云:『無念爾祖,聿脩厥德。』」

    1. 天子

子曰:「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於四海。蓋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1. 諸侯

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富貴不離其身,然後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蓋諸侯之孝也。《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1. 卿大夫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怨惡。三者備矣,然後能守其宗廟。蓋卿、大夫之孝也。《詩》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資於事父以事母,而愛同;資於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愛,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則忠,以敬事長則順。忠順不失,以事其上,然後能保其祿位,而守其祭祀。蓋士之孝也。《詩》云:「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

    1. 庶人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於庶人,孝無終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1. 三才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經,而民是則之。則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順天下。是以其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陳之德義,而民興行。先之以敬讓,而民不爭;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惡,而民知禁。《詩》云:『赫赫師尹,民具爾瞻。』」

    1. 孝治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遺小國之臣,而況於公、侯、伯、子、男乎?故得萬國之歡心,以事其先王。治國者,不敢侮於鰥寡,而況於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歡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於臣妾,而況於妻子乎?故得人之歡心,以事其親。夫然,故生則親安之,祭則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亂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詩》云:『有覺德行,四國順之。』」

    1. 聖治

曾子曰:「敢問聖人之德,無以加於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嚴父莫大於配天,則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後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內,各以其職來祭。夫聖人之德,又何以加於孝乎?故親生之膝下,以養父母日嚴。聖人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聖人之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其所因者本也。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義也。父母生之,續莫大焉。君親臨之,厚莫重焉。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以順則逆,民無則焉。不在於善,而皆在於凶德,雖得之,君子不貴也。君子則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樂,德義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觀,進退可度,以臨其民。是以其民畏而愛之,則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詩》云:『淑人君子,其儀不忒。』」

    1. 紀孝行

子曰:「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事親者,居上不驕,為下不亂,在醜不爭。居上而驕則亡,為下而亂則刑,在醜而爭則兵。三者不除,雖日用三牲之養,猶為不孝也。」

    1. 五刑

子曰:「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要君者無上,非聖人者無法,非孝者無親。此大亂之道也。」

    1. 廣要道

子曰:「教民親愛,莫善於孝。教民禮順,莫善於悌。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禮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則子悅;敬其兄,則弟悅;敬其君,則臣悅;敬一人,而千萬人悅。所敬者寡,而悅者眾,此之謂要道也。」

    1. 廣至德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見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君者也。《詩》云:『愷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順民如此其大者乎!」

    1. 廣揚名

子曰:「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是以行成於內,而名立於後世矣。」

    1. 諫諍

曾子曰:「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1. 感應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長幼順,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雖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廟致敬,不忘親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廟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詩》云:『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

    1. 事君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詩》云:『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1. 喪親

子曰:「孝子之喪親也,哭不偯,禮無容,言不文,服美不安,聞樂不樂,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無以死傷生。毀不滅性,此聖人之政也。喪不過三年,示民有終也。為之棺槨衣衾而舉之,陳其簠簋而哀戚之;擗踴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為之宗廟,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時思之。生事愛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盡矣,死生之義備矣,孝子之事親終矣。」


速度(慢)(快)
音調(低)(高)

更多經書文章

  • 三字經:傳統兒童啟蒙教材
  • 百家姓:中文姓氏的文章
  • 千字文:一千個不重複的漢字所組成的文章
  • 弟子規:傳授倫理道德的蒙學讀物
  • 孝經:儒家講授孝道的書
  • 道德經:中華文化的核心哲學經典
  • 心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佛教的智慧經典
  • 金剛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佛經。
  • 大悲咒: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 四十二章經:佛教的修道綱領

你覺的孝經值得閱讀嗎?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們。



用手機瀏覽本網頁

使用手機掃描二維碼(Scan QR Code)

孝經》是儒家講授孝道的書,全書一千八百多字,十三經中篇幅最短,但依然為一獨立的經書。

古人傳說此為孔子親撰,以告知曾子孝道的要義,或說曾子筆記孔子之言。 但後人皆懷疑。清代紀昀在《四庫全書總目》中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遺言」。

十三經是十三部儒家經書的合稱,是儒學的核心文獻,《周易》、《尚書》、《詩經》、 《周禮》、《儀禮》、《禮記》、《左傳》(附《春秋》)、 《公羊傳》、《穀梁傳》、《孝經》、《論語》、《爾雅》、《孟子》。



弘一大師(李淑同)歌曲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YDqwtchnzo

¶.這是一位母親生前寫下的告別遺囑(來不及告知子女):

1.如果可以,我希望你平常就能送我鮮花,而不是在靈堂上佈置的花海°

2.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你平常就可以常常坐下來陪我聊天,而不是在做七、或法會的時候,念經祭拜°

3.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你平時就可以陪我吃飯,為我倒杯茶,而不是用祭品。拜飯和擲幣(杯)問候我吃飽了沒有?

4.如果可以,我希望你能常常擁抱我,而不是捧著我的靈位骨灰壇,才去感受媽媽給你的溫暖和擁抱°

5.如果可以,只要活著的時候,珍惜彼此關心的每一天和每一天,這樣就過去了!

當孩子看到媽媽這些寫得好來不及傾吐心裡時,晴天霹靂、放聲大哭……久久,但一切都來不及了,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孝順不能等,愛要及時,有媽的孩子是個寶,要珍惜啊!

此文若能喚起良知,對您有幫助,覺得不錯,也請您分享出去,讓我們一起來推動愛要即時。把握當下行孝的風氣!

趁還來的及就這樣吧!

否則就來不及了!!!

20231118觀音靈籤問全家人健康現況,爺爺問陰宅安否?

http://fortune-poems.blogspot.com/2013/09/31_11.html?m=1

http://fortune-poems.blogspot.com/2013/09/89_10.html?m=1

31首是三叔的

89是大北的

都問健康

http://www.0961223888.com/KannonList.htm

第四首,奶奶的健康

http://fortune-poems.blogspot.com/2013/09/43_11.html?m=1

43首馬妹的

http://fortune-poems.blogspot.com/2013/09/80_10.html?m=1

80首薇的

http://www.0961223888.com/KannonList.htm

http://www.0961223888.com/KannonList.htm

44首我的

http://www.0961223888.com/KannonList.htm

65首,外公的

16首外婆的

87首鎧華的

31首大嫂的

67首爺爺現況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ammyk168898&aid=179995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