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2/28 22:11:28瀏覽161|回應0|推薦0 | |
撥亂反正:[此正覺非彼正覺,是名正覺!] 文章轉載自臉書金剛經設團 版主:Peng Meng 轉載)《央崛摩羅經》中所說的如來藏並非等同於阿賴耶識 辨析××同樂會對如來藏之義的謬解 本文的論證方法是舉證《央崛摩羅經》中有關如來藏的法義闡釋的經文,然後將其含義與經典中所說的阿賴耶識之相關經文對比分析。 【編按:梵文裏面「阿賴耶」的字義與執著,所以在所有語境都會引申為與煩惱習氣或輪回相關。 [如來藏]——如來的胎藏——則是[清净]法。 《楞伽經》說:「是故,大慧!菩薩摩訶薩欲得勝法,應淨如來藏藏識之名。大慧!若無如來藏名藏識者,則無生滅。」 如來藏藏識,本性是清淨的,因為主體是清净的如來藏 (真心),但是被作為客體的、生滅的有漏習氣覆障,顯現為不淨的、生滅的藏識(識藏,阿賴耶識、妄心、業相)。菩薩想要勝進成佛道,應該淨除客塵染污,清淨【如來藏藏識】之名——讓如來藏藏識回復為本來清淨的真心──即是【如來藏】顯現為如來法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可以無阿賴耶,可以舍、滅阿賴耶,可以如實不見阿賴耶識,但不可能無如來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央崛摩羅經》經文: 諸佛如來所不得者,謂過去一切諸佛世尊,於一切眾生所極方便求無如來藏不可得;現在一切諸佛世尊,於一切眾生所極方便求無我性不可得;未來一切諸佛世尊,於一切眾生所極方便求無自性不可得;三世一切聲聞緣覺,於一切眾生所極方便求無如來藏亦不可得。 此是如來偈之正義。 如上經文所說如來藏,一切眾生所皆有,不可為無。 且諸佛也有(如來清淨之藏),故如來藏之義為一切皆有,不可為無。 ◼️對比一下阿賴耶識: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諸有情咸可安立於佛妙法覺慧無動,知法性空,無名無相、無依無住、無取無執、無礙無著、猶如虛空,[#無阿賴耶]、無尼延底,無上寂靜、最極寂靜,無生無滅、無染無淨、無成無壞、非有非無。 😁如上經文所說,諸有情皆可無阿賴耶。 《大聖文殊師利菩薩佛剎功德莊嚴經卷下》 何以故? [#正法無阿賴耶],亦無所行,故不能言說。 😁如上經文所說,(了義、第一義之佛法)正法中無阿賴耶。 …………………………………………..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卷》 以何因緣而名清淨。 謂彼諸法本來不生。 無所起滅故名清淨。 復次無暗無明[#無阿賴耶]。 真實勝義名為甚深。 彼無眼滅。 乃至亦無意滅。 無有境界。 是無境界則是真實。 第一義諦名為甚深。 亦無意執著。 勝義以難測難見不可覺故 😁如上經文所說,真實勝義無有境界,無暗無明無阿賴耶。 云何無所依止。 謂一切法無所緣故。 云何無所緣。 謂[#一切法遠離阿賴耶故]。 😁如上經文所說,一切法遠離阿賴耶 善男子云何菩薩佛所印可法隨念。 法名離欲。 於法無染故。 亦無法隨念。 [法名無阿賴耶]。 於法無隱沒故。 亦無法隨念。 法名寂靜。 以無心意識染著故。 亦無法隨念。 法名無相。 😁如上經文所說,(第一義)法,法名無阿賴耶。 如是知識無我。 知識寂靜。 知識空。 知識無相。 知識無願。 知識無行。 知識無生。 知識無起。 知識緣生。 知識遠離。 知識無執。[ #知識無阿賴耶]。 😁如上經文所說,聖者知(識——無阿賴耶),既然 識無阿賴耶,當然也就是 無阿賴耶識 又[#彼岸者無阿賴耶]。[ #於彼不起阿賴耶心故名為涅槃]。 善男子。 如是行已名為菩薩般涅槃行。 😁如上經文所說,彼岸即解脫,解脫者無阿賴耶,不起阿賴耶心 若復於法無所緣慮。 [知一切法皆無所得。 #則獲無阿賴耶]。 彼何有魔之所為作。 是為菩薩超魔法門。 😁如上經文所說,證一切法無所得,也就是證「無阿賴耶」 《說無垢稱經》卷第五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 雖樂觀察無阿賴耶。 而不棄捨清白法藏。 😁如上經文所說,觀察無阿賴耶,乃是菩薩行者修行必須 。、、、、入無藏攝滅阿賴耶。 息除無明乃至老死 😁如上經文所說,熄滅無明乃至老死,也就是滅阿賴耶 《解深密經》 廣慧。 若諸菩薩於內各別。 如實不見阿陀那。 不見阿陀那識。[ 不見阿賴耶。 不見阿賴耶識]。 不見積集不見心。 不見眼色及眼識。 不見耳聲及耳識。 不見鼻香及鼻識。 不見舌味及舌識。 不見身觸及身識。 不見意法及意識。 是名勝義善巧菩薩。 如來施設彼為勝義善巧菩薩。 😁如上經文所說,真正的菩薩,勝義善巧菩薩,「不見阿賴耶。#不見阿賴耶識。」 《瑜伽師地論》 修習多修習故而得轉依。 轉依無間當言已斷阿賴耶識。 由此斷故當言已斷一切雜染。 當知轉依由相違故。[#能永對治阿賴耶識]。 又阿賴耶識體是無常。 有取受性。 又阿賴耶識斷滅相者。 謂由此識正斷滅故舍二種取。 其身雖住猶如變化 😁如此段根本論所說,可斷阿賴耶識,有阿賴耶識斷滅相,也就是說,可以"無阿賴耶識" 🔺以上對比可以證明:如來藏的法義特性跟阿賴耶識的法義特性是有很大差別的————所以,同樂會的□□□將如來藏等同於阿賴耶識,這是非常錯誤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央崛摩羅經》對如來藏之義的開示是:恆、不變易、寂靜、不壞、不破、不病、不老死、無垢,但其他經典中對於阿賴耶識的描述並非如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看 《央崛摩羅經》: 一切諸佛極方便求如來之藏無恆不可得,[恆性]是佛性,於一切眾生所無量相好清凈莊嚴。 一切諸佛極方便求如來之藏變易不可得,[不變易性]是佛性,於一切眾生所無量相好清凈莊嚴。 一切諸佛極方便求如來之藏不寂靜不可得,[寂靜性]是佛性,於一切眾生所無量相好清凈莊嚴。 一切諸佛極方便求如來之藏壞不可得,[不壞性]是佛性,於一切眾生所無量相好清凈莊嚴。 一切諸佛極方便求如來之藏破不可得,[不破性]是佛性,於一切眾生所無量相好清凈莊嚴。 一切諸佛極方便求如來之藏病不可得,[無病性]是佛性,於一切眾生所無量相好清凈莊嚴。 一切諸佛極方便求如來之藏老死不可得,[不老死性]是佛性,於一切眾生所無量相好清凈莊嚴, 一切諸佛極方便求如來之藏垢不可得,[無垢性]是佛性,於一切眾生所無量相好清淨莊嚴。 如油雜水不可得, 如是無量煩惱覆如來性,佛性雜煩惱者無有是處,而是佛性煩惱中住。 如瓶中燈瓶破則現,瓶者謂煩惱,燈者謂「如來藏」 ……………………………………………….. ◼️對比一下其他經典對於阿賴耶識之開示: ……………………………………………….. 《華嚴經》: 諸佛菩薩自證悟時,[轉阿賴耶]得本覺智 😁如此段經文所說,要轉阿賴耶,當然阿賴耶識可壞、可變的,否則怎麼轉它呢?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 謂四大種及[阿賴耶識造作執持薰習]功能有無量力 😁如此段經文所說,阿賴耶識有造作執持熏習功能,那麼顯然阿賴耶識不是寂靜的,而是【有動靜】的啦 《大乘入楞伽經》 大慧! [阿賴耶識虛妄分別種種習氣滅],即一切根識滅,是名相滅。 😁如此段經文所說,阿賴耶識有虛妄分別種種習氣,當然就不是徹底無垢的啦 大慧! 以此四緣,[阿賴耶識如瀑流水],生轉識浪。 😁如此段經文所說,阿賴耶識如瀑流水,意思是阿賴耶識有動靜變化,非寂靜性 《大乘密嚴經》 [#阿賴耶識]在於世間亦復如是。 [#無始習氣猶如瀑流]。 為境界風之所飄動。 起諸識浪恆無斷絕。 仁主。 是八種心雖無如是若干體異。 而隨緣漸起或一時生。 心生之時取諸境界。 亦有如是漸頓差別。 😁如此段經文所說,阿賴耶識是隨緣漸起或一時生的,其實是屬於有生、有滅的法,也就是有老死性的法 阿賴耶識亦復如是。 諸地漸修下中上別。 舍諸雜染而得明現............ 若人聞法已 [漸淨阿賴耶]...... 😁如此段經文所說,可以捨棄阿賴耶識之雜染,可以漸淨阿賴耶,當然就是不恆常的法,是可以變易的法 七識阿賴耶 展轉力相生 如是八種識 不常亦不斷 😁如此段經文所說,阿賴耶非常非斷 諸仁者。 [阿賴耶識變似眾境。 彌於世間]染意攀緣執我我所。 😁如此段經文所說,阿賴耶識變似眾境,故非寂靜法 [#阿賴耶識]亦復如是。 變似一切世間眾色。[#如翳目者]以翳病故見似毛輪。 一切眾生亦復如是。 以習氣翳住藏識眼生諸似色。 此所見色譬如陽焰遠離有無。 皆阿賴耶之所變現。 😁如此段經文所說,阿賴耶識變似眾境,故非寂靜法 諸仁者。 [#阿賴耶識有能取所取]。 二種相生如蛇有二頭。 😁如此段經文所說,阿賴耶識有能取所取相,所以非寂靜法、非無垢法 諸仁者。 [#阿賴耶識雖種種變現]而性甚深。 😁如此段經文所說,阿賴耶識有變現作用,故非寂靜法 諸仁者。 [阿賴耶識為愛所熏而得增長]。 自增長已復增餘識如輪不絕。 以諸識故眾趣得生。 於諸趣中識復增長。 識與世間更互為因。 如河中流前後不斷。 如芽與種相續而生。 各各差別分明顯現。 😁如此段經文所說,阿賴耶識有受熏增長變化,所以不是恆常法,而是變易法 《本事經》:【玄奘翻譯】 智者內證一切世間真實對治。 謂能除滅憍慢渴愛[#害阿賴耶]。 斷諸徑路。 [#證真空性]。 離諸貪欲。 證得究竟寂滅涅槃 😁如此段經文所說,可以害阿賴耶,也就是阿賴耶可破、可壞。 諸法門中。 涅槃最勝。 諸離憍慢。 息諸渴愛。 [#滅阿賴耶]。 斷諸徑路。 愛盡離欲。 [寂靜涅槃]。 😁如此段經文所說,可以滅阿賴耶,也就是阿賴耶可破、可壞。 《瑜伽師地論》: 第一義建立者。 謂唯無餘依涅槃界中。 是無心地。 何以故。 於此界中。[#阿賴耶識亦永滅故]。 所餘諸位。 轉識滅故。 名無心地。 阿賴耶識未永滅盡。 於第一義。 非無心地。 😁如此段根本論所說,阿賴耶識是可滅之法,可永滅 阿賴耶識如是為彼種子故。 為彼所依故。 長養種子故。 攝殖種子故。 應知建立[阿賴耶識與諸轉識互為緣性]轉相。 云何建立阿賴耶識與轉識等俱轉轉相。 😁如此段根本論所說,阿賴耶識有轉相,所以不是寂靜法 復次阿賴耶識。 或於一時與轉識相應善不善無記諸心所俱時而轉 😁如此段根本論所說,阿賴耶識有轉相,所以不是寂靜法 如是阿賴耶識與諸轉識。 於一身中一時俱轉。 😁如此段根本論所說,阿賴耶識有轉相,所以不是寂靜法 修習多修習故而得轉依。 轉依無間當言[已斷阿賴耶識]。 由此斷故當言已斷一切雜染。 當知轉依由相違故。 [能永對治阿賴耶識]。 又阿賴耶識體是無常。 有取受性。 又阿賴耶識斷滅相者。 謂由此識正斷滅故舍二種取。 其身雖住猶如變化。 😁如此段根本論所說,阿賴耶識可斷可滅可對治,是可破之法,是非恆常之法(可斷之故),是無常之法(體是無常),是有斷滅相的法,不是寂靜法 《成唯識論》 阿賴耶識因緣力故自體生時。 內變為種及有根身。 外變為器。 即以所變為自所緣。 行相仗之而得起故。 😁如此段成唯識論所說,阿賴耶識是有生之法(阿賴耶識因緣力故自體生時),所以不是恆常不變的法。 🔺以上對比可以證明: 《央崛摩羅經》所說如來藏的法義特性是恆常不變、寂靜、不壞不破不老死、無垢的, 這個跟其他經典裡所說的阿賴耶識的法義特性(有變易、可滅可斷、有造作受熏非寂靜...... 等等)是有很大差別的————所以,同樂會的□□□將如來藏等同於阿賴耶識,這是非常錯誤的。 文章來源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51954776954402/permalink/328120469337832/?app=fbl |
|
( 心情隨筆|男女話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