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犀牛望月 願與君共勉....
2014/09/13 09:25:01瀏覽195|回應0|推薦0

這篇文章非常好, 值的省思力行~~

 

過去心不可有

現在心不可有

未來心不可有

犀牛望月

願與君共勉....

 

1. 智慧講到要有證慧,證要從定裡去證... 而定要由靜裡去修,因為不靜,不跟外界斷緣,對凡夫而言就是心隨境轉;所以靜的主要用意:就是我們的身心要跟外界絕緣,不要受外界影響。

2. 靜,也就說我們身心安置在一個特別的狀況,跟外界產生絕緣;靜─如果就修行而言:主要由心理之靜講起,但跟身體的靜,有很大的關係。

 

..... 禪、定;靜、坐之關係

這也就說:智慧講到要有證慧,證要從定裡去證;解─真正的解能夠統一很多的知識,而很多的片斷,也是要從定跟靜裡去做統一。我們現代人,信佛法的人愈來愈多;但真正解者很有限,我說的解不只說看看經典而已,而是能對整個佛法大義有通盤了解,就是能夠通;片斷的了解,只要下點苦功夫,慢慢累積多了,最後就知道;但要能夠通,得要經過修行的方法,除非一個人過去生有特別的善根,否則不容易!

所以要證禪,要由定裡面去證;定─剛才所講就是要降伏業障習氣,如果以眾生的心比喻像一盆水,就是要能夠靜,就是不接觸外境的風,因為外境的風一吹,則這盆水就在那兒翻滾了。所以修禪,要從定裡去證;而定要由靜裡去修,因為不靜,不跟外界斷緣,對凡夫而言就是心隨境轉;所以靜的主要用意:就是我們的身心要跟外界絕緣,不要受外界影響。

打坐的方法好像很多,用念佛的方法打坐,或專心持咒,或專心什麼的,其實道理一樣。所謂:『都攝六根,置心一處。』六根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我們跟外界的關係是通過六根對六塵而產生六識的,如果我們的根不收攝,會經常跟外界產生關係,我們的業障習氣就容易現行。譬如:眼睛看到好吃的東西就想吃,起貪心,眼睛看到不喜歡的人,就起瞋心、亂心等,因為不能夠收攝六根,所以心不能夠定,而收攝六根是叫我們的六根暫時不要起作用。

其次,置心一處:就是把我們的注意力,專注在一個對象上,這對象你可能是用念佛或持咒的方法,這樣稱為靜,也就說我們身心安置在一個特別的狀況,跟外界產生絕緣;靜─如果就修行而言:主要由心理之靜講起,但跟身體的靜,有很大的關係。我們講到收攝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身體也是要靜,一般人身體動,心不容易定。因為跟我們的氣血有關係,我們的呼吸愈微弱;心愈能夠定,呼吸愈粗糙,心就愈亂。而身體也是一樣,身體愈安穩,心愈能夠安定,所以要使心靜,必需身先能夠安定。也就說為什麼我們談到真正的修行,必要由打坐入手;我們不要唱高調說:行、住、坐、臥、都是禪,那是對已經開悟者,功夫很深者才能說的;而我們一般人靜的功夫都做不好,動中根本不用談。我們說:靜中的功夫有十分;動中才有一分的功夫。所以要身先能夠靜,心才有辦法定,因此要修定,從靜而入手,而靜裡要從坐裡面去坐。............................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ammyk168898&aid=17177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