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4/22 21:59:03瀏覽514|回應2|推薦2 | |
【這一群傻傻卻仍然忠貞愛國的外省第二代】 轉載~ 「外省第二代」是指父母1949年追隨蔣公來到台灣,在台灣出生長大的一群,當後世的中國人回頭研究這一段歷史,他們會發現我們這些「外省第二代」,是卡在東西文化的夾縫裡,遊走於外來與本土間,在新舊交替的時代中,對中華文化似懂非懂,對西方文明一知半解。 我們生於戰後,青少年是在臺灣過的,有的在北部的城市,有的在南部的鄉間,穿過木屐,打過赤腳,玩過官兵抓強盜,睡過「榻榻米」。雖然物質的享受很貧乏,但我們沒有餓過肚子。 我們這一代,很多是在「眷村」長大的,有人認為我們不夠本土,我們也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最會讀書的一代,從小學、初中(民國44年以前出生的)、高中 、大學或軍校、留學,一路考下來,過五關、斬六將,個個身經百戰,久「烤」成精。大學畢業後,我們有許多都選擇出國留學的這條路,學理工的特別多。 在臺灣,我們被視為外省人,到了中國大陸,又被稱為臺灣人,到美國留學的許多成為了第一代移民,中國人的子女,美國人的父母。 在政治認同上,我們信仰國父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對蔣中正總統和蔣經國總統都相當崇敬和感恩;對毛澤東式的共產主義不能認同, 我們愛臺灣也愛大陸,對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持支持的態度,對李登輝以後臺灣的紛亂,則憂心忡忡。 我們這輩的女孩子們,年輕的時候多半跳過「吉路巴」,聽過「康妮弗蘭西斯」,迷過「詹姆斯·迪恩」,那時臺北市新生南路旁的大水溝還沒蓋上,一般講起來,我們這代也是最後一代的「純情派」。 我們對上照顧我們的父母,對下會把最好的給子女,當我們老了的時候,我們不會將負擔加諸在子女的身上;在某種程度上,我們仍保留了一些中國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以及「溫良恭儉讓」的美德,我們是「外省第二代」。 我真的求學一路過關斬將,得了電機博士,當了教授,又通過國家考試,任了簡任官,其後又進了企業界,做了CTO,也做過CEO,對家庭負責,對社會盡力,秉持庭訓做人做事! 更可貴的是娶了同眷村的內人,內人也秉持優良傳統,相夫教子!我們無愧於心,時時記得家訓,也要傳承給子女! 優良的傳統與教育才了不起,個人非常渺小!我們是繼往開來的一代,我們也是大時代巨輪下,最重要的橋接的關鍵一代! 我為我們這一代的表現為傲! 我以身為外省第二代為榮!我不傻,知道自己的根在哪裡!知道我的國家是中華民國!我是中國人! 移民,是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與環境。但是第一代的移民需要批荊斬棘,才能在新的土地上生存,如果國家富足強大,誰要離家?衷心希望台灣能安定富足,人們能繼續安居樂業過日子。 道盡我們這些出生民國40年代外省第二代的心聲,對於有辦法立足於僑居地的你們還算幸運,至少不必像我們無奈留在出生地台灣,卻始終不被認同,父母已常眠於此,我們又怎忍心回歸大陸,再者,後代子孫已深耕本土,我們的感受他們已難體會。將來到底如何,只有任老天爺安排了。 這是我們的出生地(台灣),不需誰來認同。外省人又如何?都是中國人!這是時代的動盪所造成的,才能讓台灣充滿全中國各地的多元文化,最重要的是,身為中國人,必須認同中華民國! 我也是外省2代,套句現階段新說法是 外掛2.0版本。我們愛國愛的要死。最不爽綠蛆說我們是外來政權的後代!!!難道我們沒有對台灣這片土地做出貢獻嗎? 到了這個年紀,上有老母親,下有兩個孩子,我們構成一個個家庭,盡孝,培育孩子。誰敢再說我們是外來政權的後代⋯⋯ 我身為眷村2代為榮! |
|
( 興趣嗜好|偶像追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