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人生的意義何在?
2007/01/20 17:28:25瀏覽238|回應0|推薦1

「人生的意義何在」?這是個大問題。人從有生以來,很快的老了,死了;在生老病死的過程中,忙著工作,也忙著喫,忙著穿……。這到底為了什麼?到底有什麼意義?謎一樣的問題,在兒童,在渾渾噩噩,順從社會習慣而過著一生,不曾想到這一問題的,固然是有的。但感受敏捷的;或環境惡劣,事業挫折,身體受到病苦侵襲,失去一分,甚至失去了一切希望。那時,這個問題──這一生到底為了什麼,忙些什麼,就會湧現心頭。雖然問題的偶然想起,或一直縈迴腦際,並不能解決,還是不得不一直忙下去──忙著工作,忙著喫,忙著穿…… 。唉!到底「人生的意義何在」?


  「一切都是空的」──在某些人心中,得到了這樣的答案。在這些人的意見,人生忙著工作,忙著喫,忙著穿……,實在毫無意義。過去,流傳一首通俗的 『醒世歌』。開頭是:「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杳冥在其中」。說什麼:「夫也空,妻也空,大限來時各西東」。「母也空,子也空,黃泉路上不相逢」。末了說:「人生好比採花蜂,採得百花成蜜後,到老辛苦一場空」!這是多麼失望,多麼空虛呀!「一切都是空的」──人生毫無意義,與佛法的「一切皆空」,解說上是完全不同的。『醒世歌』代表的看法,一切都歸於失望,幻滅,人生毫無意義。而佛法卻是:從現實人生中,否定絕對意義,肯定其相對的意義;更深入的,揭示人生的絕對意義,而予人以究竟的歸宿。


  雖然在人生的旅程中,受到空虛、失望、幻滅的侵襲,但人總不能沒有意義。即使是不完善、不正確的,也總會有些意義,以安慰自己,一直活下去。如古人說:「立德」、「立功」、「立言」為「三不朽」,也就是以為如能這樣,就不虛此生,而具有不朽的永久意義。大概的說,一般所說的人生意義,不外乎二類:一、在現實人間;二、在未來天國。在現實人間的,或重視家庭──家族的繁衍:這是將人生的意義,寄存於家族的延續。所以人雖死了,而有永久的意義 存在。中國儒家,是特重於此的。人在家族鰾延中,「承先啟後」。所以人要能「裕後光前」,對祖先要慎終追遠。老祖母們,別無所求,只希望有幾個孫兒。生前「含飴弄孫」,死後承受其祭祀。這樣,就可以忍受苦痛,安心地了此一生。依於這一意義,「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而我人所作的事業,或善或惡,也會報在兒孫。所以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或重視國家,將人生的意義,寄存於國家中。極端的國家主義者,以為個人從屬於國家,唯有在國家中,人生才有意義。似乎人的一生,只是為了實現國家的大方針。這與家族鰾延,本出於同一根源。古代某些氏族,以全族為一體;而任何一人受到損害,看作對全族的損害,而採取全體的報復。在這種觀念下,為氏族而作戰犧牲,被提升到神的左右。等到氏族的擴大而組成國家(或融合多數氏族),就形成人生的意義,存在於國家的強盛與繁榮。儒家重視近親,因而重視家庭或宗族,這才分化了。


  或著眼於全人類,而以人生的意義,存在於人類社會的進步之中。人類的進步,人生才有意義,也就是人類的理想。所以人類但應為全人類的進步,多數人的利益而努力。


  將人生的意義,寄存於家庭,國家,全人類,並不是人類所願意的,而只因個人的身心組合,不久朽壞,而得不到著落。然而,這就能確立人生的意義嗎?重在家庭,如人生而沒有兒女的,那就豈不是人生就沒有意義!重在國家,而從歷史看來,多少盛極一時的國家,而今安在?早就消失得無影無蹤,成為陳跡了。全人類嗎?人類──我們所知的現實人類,依地球的存在而活動。雖可能是遠在將來,但卻是不可避免的,一旦地球毀壞了,到那時,人類文化的進步,人生 的意義,又如何存在?這麼說來,一般所說的人生意義,終歸空虛,竟逃不出『醒世歌』所代表的看法。


  從未來上生天國以說明人生意義的,是一般宗教,特別是西方神教。在天神教看來,人間只是空虛。人類的生在人間,信神,愛神,奉行神的旨意,為了希望未來的進入天國。據說:世界的末日到了,不信神的將陷於永苦的絕境;信神 的將進入天國,享受永恆的福樂。嚴格的說,在人間的一切信德善行,不過是為了進入天國作準備而已。然而天國是未來的事,而現生卻不可能進入天國。那末,這只是信仰;因為在現實人生中,天國是不能證實的。以不可能證實的天國,作為人生的究極意義,不覺得過於渺茫了嗎?


  佛法對於人生,否定其絕對意義,而說是苦,是空。然而人生不是沒有相對的意義;如沒有相對意義,也就不可能經實踐而體現絕對的意義了。先從人生的相對意義來說。依佛陀的開示,人生,世間,不外乎「諸行」──一切生滅現象,生滅流變的過程。沒有不變的,稱為「無常」。「無常」,那就沒有永恆的福樂,終歸於滅,終歸於空,所以說是「苦」。苦,那就沒有究竟的,完滿的自由,所以說「無我」(我,是自在義)。婆羅門教面對這樣的人生世間,構想一形而上的實體,說是「常」,是「樂」,是「我」。佛陀徹底的否定他,稱之為顛倒。佛陀是面對現實,而說「無常」、「苦」、「無我」的正觀。在無常苦無我的正觀中,又怎樣肯定人生的意義呢?


  依佛陀的開示,人生世間,是「緣起」的。緣起的意義是:一切現象,一切存在,所以成為這樣的現象,這樣的存在,並不是神意的,不是自然的,不是宿命的,也不是偶然的,而是依緣而起的。在主要的、次要的,複雜的種種條件,種種原因下,才成為這樣的現象,這樣的存在。一切依於因緣;對因緣說,稱為果。所以人生世間,是無限複雜的因果系,受到嚴格的因果法則所規定。

( 心情隨筆愛戀物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852288345&aid=669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