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揭秘食材銷售秘訣,擁有3萬間直售所,遍及全日本!
2022/08/11 14:09:42瀏覽3|回應0|推薦0

不以華麗包裝吸引消費者,現在日本的直售所,利用簡單包裝、誠實標示來獲取消費者信賴,目前全日本的直售所,不包含大企業超市,就有3萬多間,不只賣當地生產的食材,也賣加工品或是做成便當,而且價格親民,走簡約風的品牌也加入這樣的行列,開直售所、也開餐廳,成了農民和消費者間的橋梁。

新鮮蔬果標上產地,日本各種農特產品齊聚一堂,但這裡不是一般超市,是位在東京辦公大樓裡的直售所,賣米、賣蔬菜,還賣便當,提供附近上班族一個不一樣的用餐空間。

記者曾奕慈:「可以看到這區便當已經銷售一空了,會這麼熱門其實就是因為它是利用當季的南瓜做成的便當,不過沒有關係,我們今天還是可以買到其他的便當,這區的便當它也是利用日本各地的食材做成的,像是它的豬肉就來自日本的岩手縣,而蘿蔔乾則是來自北海道,而且它的售價相當地便宜,可以看到它一個才賣日幣500元,相當於台幣大約是120元左右。」

寶寶粥

私人企業JA成立的農會,在全日本開設2100多間直售所,和50萬名農家合作,最底層專賣在地特產,最上層的就集結全國農特產品。

對於添加「寶寶副食品」。把握三大原則:一、四個月就可以開始吃副食品。二、父母本身有過敏體質,孩子更要從四個月大開始吃。三、一歲之前除了蜂蜜,什麼食物都可以添加,除非吃了會產生過敏症狀。現代醫學已經證實:太晚給副食品不但不能減少過敏機率,反而還可能會增加!因此,美國兒科醫學會與歐洲大部分的國家,現在大多是建議四到六個月開始為嬰兒添加副食品,也是醫學上最好的時機點。爸爸媽媽要知道,吸奶瓶就是一件「極懶惰」的被動式吞嚥,吸乳房的動作遠遠複雜許多,因此如果不在此時添加副食品,寶寶的口腔肌肉無法得到良好的訓練,也會影響未來的咀嚼能力,以及語言能力。四到九個月是訓練寶寶免疫耐受性的黃金時期!當嬰兒的腸胃道在四個月大準備好接受副食品的同時,身體的免疫系統也開始準備好免疫耐受性的產生,而此黃金時期(window of tolerance),正好是在嬰兒四個月到九個月的年紀之間。因此,在這段期間添加的食物,絕對不要避重就輕,要記住只要是天然的食材,包括蛋白、蛋黃、魚肉等等,都應該在寶寶四到九個月之間添加,即便在過敏體質母親所生的孩子身上也不例外。舉例來說,如果寶寶在九個月前曾經吃過「魚」,未來將可以減少將近一半的過敏氣喘機率!

日本直售專家山本雅之:「對生產者來說的好處,不管產量有多少,都能作為產品出售。」

對小農來說多了個銷售平台,對消費者而言,食材則是更新鮮了,一般從產地到超市要1到2天,現在只要幾個小時,價格還便宜兩成左右,只是要達到一定數量並不容易。

嬰兒副食品

記者曾奕慈:「可以看到我手上拿的這個紅薯,它雖然只有簡單的塑膠袋包裝,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它上面貼的這個標籤,因為上面寫的柴田悅子,是農民的名字,而?????就是紅薯的意思了,不過最重要的是它這個價格是由農民自己訂的,從整個包裝到貼上標籤,都是由農民來親自操作,而現在和品牌做結合,品牌也提供他們這樣的平台來做銷售。」

無印良品店長岩本真一:「我們考量的只有產品的品質,所以像是多餘的裝飾之類的,不會太去包裝。」

一旁的餐廳也使用這些當季食材,搭配自家風格的木質桌椅和餐具,品牌發揮經營技巧,連結在地進行銷售,這股直售所風潮,吹起了食農精神,也吹動了農業產銷新經濟。

寶寶的第一道副食品通常是煮白粥,取上層的米湯,煮白粥的比例是白米:水=1:10,也就是說10公克的白米外加100公克的水,然後用電鍋煮熟,看寶寶吃的狀況漸漸降低水分的比例,一天吃1-2次,約2-3湯匙(30~45公克),可以依據寶貝咀嚼吞嚥的狀況,漸進增加量或濃度。嬰兒副食品一定不能用奶瓶裝,一定要用湯匙餵食,以免有塑化季的疑慮,盡量用矽膠材質的湯匙。食材方面可以選擇白米、綠色蔬菜(菠菜、青江菜、小白菜、莧菜、地瓜葉、高麗菜、花椰菜)、紅蘿蔔、白蘿蔔、五穀根莖類(馬鈴薯、地瓜、南瓜)、水果(香蕉、葡萄、蘋果、水梨、哈蜜瓜、木瓜)。以天然的食材來製作副食品,千萬不要使用罐頭或加工食品喔!每加一種新食材會試5~7天,後來3~5天就會再試一種新的食材。大家可以參考看看,再依自己寶貝的實際情況去調整。寶寶副食品由於我們無法確定寶寶會不會對某一樣食材產生過敏反應,所以每次只能加一種新食材,寶寶可以接受,且無過敏反應,就可以嘗試第2種食材~第二種食材無過敏反應了再將這二種食材複合使用。媽咪們要記得寶寶4~6個月這個階段副食品不是主要營養來源,還是要以母乳或配方奶為主,副食品只是在餐與餐之間少量給予,讓寶寶有味覺的探索並適用ㄋㄟㄋㄟ以外的食物探索而已。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xd780parada&aid=176796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