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漢晉春秋之涼王傳 - 第四十七章 威震逍遙津
2022/06/02 02:59:00瀏覽59|回應0|推薦0
漢晉春秋之涼王傳   -   第四十七章 威震逍遙津

 

  陽平關

 

  陽平關,又稱陽安關, 漢代的古陽平關在現在的陝西漢中勉縣白馬河與漢水會合處。

 

  陽平關建於221年,在陝西寧羌縣西北一百里。關城東西徑二里,南倚雞峰山,北倚嘉陵江。《水經注》謂之關城。亦曰陽安關。漢姜維請遣張翼、廖化等,督諸軍護陽安關口,以防魏寇,即此。

  陽平關在四川中江西北三十里,蜀漢後皆為重鎮,明末毀於兵。宋初《元豐九域志》載:「陽平鎮屬玄武六鎮之一。」清代《中江縣誌》記載:「陽平鎮,建於漢代。為古五城、玄武北境門戶,去綿州、羅江必經之地。」陽平關在歷史上既是軍事關隘,又是稅務關卡。古代帛氏奴、蜀王(年號泰始)程道養、清朝的蘭朝鼎和李永和等歷代農民起義軍都曾把天台山、雞冠山等作為屯兵練武和安營紮寨的地方。

 

  逍遙津

 

  逍遙津歷史悠久,以三國古戰場聞名後世。曹魏與孫吳為爭奪合肥,鏖戰32載,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戰鬥就在古逍遙津畔;相傳孫權被曹操大將張遼擊敗於此,著名古典小說《三國演義》中「張遼威震逍遙津」的故事,即由此而來。至今逍遙湖心3島中還有一土丘,相傳為張遼的衣冠冢。

 

  張衛

 

  張衛(2世紀-3世紀),字公則,中國東漢末年割據漢中的軍閥鎮民中郎將領漢寧太守張魯之弟,張衛後為昭義將軍,又棄官學道,白日飛升成仙!

 

  閻圃

 

  閻圃(?-?),益州巴西安漢人,東漢末年漢中軍閥張魯手下,任功曹。後隨張魯投降曹操,封平樂鄉侯。黃初中,增加閻圃爵邑,在禮請中。十餘年後病死。

 

  樂進

 

  樂進(?-218年),字文謙,冀州陽平郡衛國縣人,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曹操重要將領,五子良將之一人。在袁氏討伐的戰役中表現出色,每戰都率先到達戰場,經常立下戰功;逝世後,諡曰威侯。

 

  李典

 

  李典(180年-215年),字曼成,東漢兗州山陽郡鉅野縣人,原山陽郡地方豪強,後投曹操。《三國志》載李典深明大義,不與人爭功,崇尚學習與高貴儒雅,尊重博學之士,在軍中被稱為長者。李典有長者之風,官至破虜將軍,三十六歲去世。魏文帝曹丕繼位後追諡號為愍侯。

 

  申耽

 

  申耽,字義舉,益州上庸人,與弟申儀本為魏將,一度投降劉備,但在關羽失勢時與孟達一同投靠曹魏。後來申耽再也沒記載,概於孟達叛變之前就逝世。

 

  申儀

 

  申儀,生卒年不詳,表字不詳,益州上庸人,申耽弟。原為上庸豪強大戶,後來與張魯投靠曹操,劉備攻曹操時又轉投靠劉備,任郡西屬、又被封為建信將軍、西城太守。後來由於樊城之戰關羽失勢,原劉封屬下的申儀兄弟都隨孟達投曹操。

  

  ※ ※ ※ ※ ※ ※ ※ ※ ※ ※

 

  益州  東川  漢中

 

  陽平關之戰

 

  曹操軍隊抵達陽平後張魯懼戰之下思索漢中乃是孤立之地不足與曹操對抗便準備以漢中為代價向曹操投降,但張魯的弟弟張衛不同意,便偕同大將楊昂率兵數萬人憑藉關隘堅守,在山上橫向築石牆十餘里阻檔曹軍的推進。

 

  在抵達陽平之前之前,曹操原本擬定的作戰計劃卻受到了空前的阻礙!

 

  曹操原本聽信涼州從事及從武都投降者所言:「張魯易攻,陽平城下南北山相遠,不可守也。」

 

  當時曹操誤以為陽平關下兩山間距搖遠難以防守,應該很容易攻取,但等到他親自實地觀察後,才發現不像他們所聽說的那麼一回事,陽平關周圍山壁陡峭難以攀登,層山疊嶺不辨山徑,實在不知該從何處展開攻擊......曹操為此傷透了腦筋還感嘆地說道:「他人商度,少如人意。(別人提供的意見,實在很少能盡如人意的啊)」

 

  日後曹軍攻打陽平山時,因山勢險峻難登,曹軍不能及時攻取,開戰以來仍無法攻下任何一處危城險寨,但士兵死傷很多,軍糧也快用盡。曹操心情沮喪,便想讓軍隊開拔徹退,切斷山道以後撤走,便派遣夏侯惇、許褚召回屯駐於山上的兵士們。

 

  但也許是天意吧?原本曹軍有一支前部軍隊已經被傳喚下山準備徹退但卻在夜間行軍時迷路,迷失方向的曹軍竟然誤打誤撞的闖入張衛所屬軍營中的一個重要營寨,見曹軍突然出現張衛的士兵大驚潰散、四處逃逸。這時跟隨在前部軍隊當中的辛毗、劉曄等人發現這情況後便趕緊派人向夏侯惇、許褚報告說己軍已經佔據了敵人的重要據點,敵人已經潰散。夏侯惇等人一開始本來還不相信還親自上前查看。親眼目睹後,才趕緊回去報告曹操,曹操得到消息後便打消徹退的念頭繼續進兵攻打張衛!

 

  而固若金湯的陽平關竟在這種意外的情況下陷落,意外戰敗的張衛等人只能乘夜逃走。

 

  不久張魯聽聞陽平關已經陷落的消息,十分的震驚恐慌又想舉漢中全境立刻投降,但是閻圃卻勸阻說道:「現在以危急投降,軍功必輕;不如先依附杜濩、朴胡、任約等共拒曹操,然後委質子投降,軍功必多。(如果我們是因為危急逼不得已才投降,那一定不會受到朝廷重視,不如先逃到蜀地投靠杜濩、朴胡、任約等人再抗拒曹操一段時間然後再採取行動,然後在委派質子投降這樣一定會比較受到重視)」於是張魯便聽閻圃意見先率領部眾奔入南山退避到巴中。

 

  徹離漢中前,張魯的部屬們勸他將府庫中儲存的財寶和物資、糧食全部放火燒掉以免落入曹操之手,但張魯卻說道:「我本來就有歸順朝廷的打算,只是一直沒有適當的時機可以表達,現在出走是為躲避曹公的鋒芒並沒有惡意,而這些府庫物資乃屬朝廷所有不應毀壞。」於是張魯便命人將所有府庫貼上封條後才領軍徹退逃入南山前往巴中。

 

  曹操在張魯徹退後便率軍兵不刃血的進入南鄭接管各處官署府庫,也接收了毫髮未傷的府庫,而曹操發現張魯釋出善意未燒毀府庫物資後甚為嘉許,遂派人前往慰問。

 

  益州  西川  江州

 

  另一方面在曹操正苦戰陽平關的同時,剛與孫權議和並重訂盟約的劉備亦已趕回蜀地江州做下防範曹操自漢中南下的準備並與旗下人員討論張魯戰敗逃至巴中後的後續行動等,而其旗下謀士黃權認為漢中極具戰略價值,他建議劉備應防範漢中落入曹操之手,一但東川屬地完全為曹操掌握,則川蜀之地等同門戶大開,失去屏障的西川將會處處受到牽制,屆時蜀地的處境就好像被割去一隻臂膀一般危急!因此建議劉備攻佔漢中保障益州安全,劉備於是任命黃權為護軍讓他統率各將領去支援張魯,希望黃權可以在曹操行動之前以極大的善意邀請張魯加入劉備陣營組成共同抵抗曹操的聯盟。

 

  揚州  江東  建業

 

  第四次合淝之戰(逍遙津之戰)

 

  建安十七年(214年),曹操南征孫權不成,班師前留張遼、樂進、李典等七千多人防守合肥。建安十八年(215年),曹操率軍出征張魯時,似是早已料到孫權必會率軍攻擊合肥一般派護軍薛悌送函到合肥交予張遼,信中寫到「賊至乃發(賊軍到時就打開)」同年,適逢孫權與劉備為爭奪荊州而開戰,之後劉備以平分荊州作條件要求孫權出兵合肥,會後雙方達成協議兩軍撤退。不過,孫權見曹操率軍深入在漢中,未能及時回到東邊防衛,於是孫權便於八月親率十萬人北至陸口,出征合肥。

 

  合淝  八月

 

  孫權親自率領大軍包圍只有七千人防守合肥城,企圖奪下這座由張遼、樂進、李典等名將顧守的城池!

 

  張遼見孫權大軍壓境便打開曹操的錦囊一觀,只見信中寫道:「若孫權至者,張、李將軍出戰,樂將軍守;護軍勿得與戰。(若孫權軍來到,就由張遼、李典兩位將軍出城迎戰,樂進將軍負責守城;護軍薛悌不得出戰。)」

 

  但因敵我兵力相差懸殊,一開始各將領都對這樣的指示感到疑惑,冒然出戰只怕勝算不大。

 

  而曹操亦知張遼、李典二人素來不睦,曹操為了防止戰中二人間隙導至戰況處於不利之境,於是命令樂進守城接應。但在這存亡危急的時刻,張遼卻開口說說:「公遠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擊之,折其盛勢,以安眾心,然後可守也。成敗之機,在此一戰,諸君何疑?(曹公正率軍在外作戰,等他率領的援軍到達時,孫權軍必定已攻破我們。所以教函要我們在敵軍集結完畢前反過來攻擊他們,先挫折敵人的氣勢,以安定軍心,然後可以順利守城。成敗之機,就在此一戰,各位有何疑惑?)」

 

  對於張遼的分析,樂進等將領卻依然默不作聲,使得張遼大怒說道:「是成是敗,就視乎這一戰。大家還要疑慮什麼?諸位若有遲疑,我就自己一人獨自領兵與敵人決戰吧!」

 

  這時,向來與張遼不和的李典率先附和張遼慨然說道:「這是軍國大事,怎麼可以因為個人的私怨而忘卻公義呢?我願意與你一同出戰。」此次會議後其他眾將亦不再有異議。

 

  於是張遼便連夜募集八百名精銳死士並宰殺牛隻讓這批士卒們在死前得以飽餐一頓,準備在次日坲曉展開突擊。

 

  面對孫權大軍的壓境,曹營方面可說是毫無畏懼!天亮的時候,一支由張遼率領的突擊隊在破曉之時突然隊江東軍發動攻擊,在晨曦的光線之中之只見張遼被甲持戟、身先士卒、衝鋒陷陣,不但連續殺死數十名敵軍,還斬殺敵方二員大將。

 

  殺進敵營時張遼還不斷的大呼自報其名,策馬衝入軍壘,一路直往孫權指揮的旗下陣營本部殺去,江東軍皆被其氣勢震撼,近衛精銳軍都無法取敵,士兵潰散。

 

  孫權見如此情況大驚,在亂兵之中只好在親衛隊的保護下倉皇的登上附近的山頂避開張遼並以長戟自守。

 

  張遼則是一路追至山下大聲叫罵要孫權出戰,最初孫權不敢妄動,不過一回神見張遼率領的軍隊人數甚少,便令軍士將張遼軍隊團圍住。張遼被包圍後並不氣餒,在一陣的強攻猛打後終是成功帶領左右數十人突擊衝出,江東軍的包圍網被打開一個缺口,張遼麾下的數十人亦得以順利逃出,但張遼在聽到其餘陷於敵陣中的軍士呼喚道:「將軍棄我乎!(將軍拋棄我們了嗎?)」

 

  張遼便又再度衝進包圍網,再次突圍救出其他人,將所有的部眾全部救出。過程中江東軍望風披靡,都被張遼的武勇震撼,無人敢上前擋住張遼。此戰張遼親自帶領八百名突擊隊在一輪浴血戰鬥中不知不覺從日出激戰到中午才回到城中受到英雄般的歡迎,反觀江東軍卻士氣全失,回軍修整守備,此戰後曹軍眾人之心安定一掃先前城中的陰鬱恐慌的不安氣氛開始積極備戰。

 

  之後孫權率領十萬江東軍兵圍合淝十多日卻始終不能攻下合淝城,在戰況毫無進展之下又適逢軍中流行疫疾,孫權見久戰無益下便命大軍班師回轉江東,自己則和千多名虎士與凌統、甘寧、呂蒙、蔣欽等人率軍殿後。當江東軍撤至逍遙津之北岸時,張遼觀察到江東軍撤退,便率軍乘機率軍追擊、斷橋,由於事發突然,江東軍頓時陷入一片混亂,孫權亦遭圍殺一度身陷險境。之後孫權靠著凌統親率三百親兵衝入重圍;甘寧鼓吹大響,引弓射擊,呂蒙、蔣欽死戰拒敵才勉強突圍。江東軍在此次對陣中陳武陣亡、徐盛受傷且失牙旗,和宋謙一起敗逃。

 

  凌統在順利救出孫權後,便領軍回頭再戰。孫權則是領軍往渡口逃去,但撤退路上的橋(小師橋)已被敵軍所毀,整座橋有一丈餘的橋面沒有木板,當時孫權近監谷利在身在馬後,叫孫權抓著馬鞍、鬆開繮繩,谷利在後面加鞭,以助馬勢,孫權順利躍馬過河,與在津南率三千人防備的賀齊會合,孫權才成功逃脫。

 

  同時凌統、甘寧、呂蒙、蔣欽等將領則是拼命死戰抵檔張遼的攻擊,左右士兵幾乎全數陣亡,凌統也身受重傷仍是不退,一直到確定孫權已安然脫險三人才開始向後撤退與賀齊會合。

 

  張遼大敗孫權一事大為震驚江東勢力,經此一役,張遼威震江東,成為歷代推崇的名將之一,「張遼止啼」更成為民間流傳的傳奇故事。

 

  李典則因此戰之功增加食邑一百戶,算上以前的合計三百戶。

 

  樂進此戰後增食邑五百,併合前所封至一千二百戶成為了千戶侯。因樂進多次立功,再多分五百戶,封一子列侯;進遷為右將軍。

 

  益州  東川  漢中  九月

 

  合淝戰後身在漢中首府南鄭的曹操收到了戰報,為早日撤底平定東川,曹操數度派人至巴中招降,終在九月時杜濩、朴胡、任約等人決定率眾歸降。曹操繼兵不刃血接管南漢中後又成功招降巴人首領,而為穩定當地人心曹操便將巴郡分為巴東、巴西、巴三郡並以朴胡為巴東太守、杜濩為巴西太守、任約為巴郡太守,三人更被進封列侯。如此一來曹操的勢力已進入西川將對劉備造成直接的威脅!

 

  曹操收漢中降三巴封杜濩、朴胡、任約等人為侯此舉對盤踞東川上庸屬地的申耽和申儀兄弟起了極大的激勵,因此兩人也決定舉上庸全境對曹操獻上降表歸降。

 

  曹操奪得漢中全境又順利招降三巴屬地後,上庸等地也望風歸降,劉曄見形勢大好便大力稱讚曹操的功績,說他已威震天下並針對取漢中後的方針進言說道:「曹公攻佔漢中後令蜀人震驚,現今蜀地必是人心惶恐,曹公只要趁機揮軍南下益州諸部定會望風歸附;否則一但讓劉備與諸葛亮、關羽、張飛等人穩定蜀地人心,之後再領兵據守險要,那日後想要擊敗劉備就會難以征服。」

 

  此時擔任丞相主簿的司馬懿亦附和說道:「劉備用絞詐的方式降服劉璋,西川的百姓未必是真心歸順劉備,之後劉備又為荊州與孫權開戰率兵遠赴江陵,西川此時內部必定空虛,此機不可失啊~如今我軍剛剛收復東川全境,西川情勢必為之震動!此時若曹公領兵南下進攻西川敵人勢必瓦解。」

 

  但......聽完兩人勸進後的曹操並未心動,便開口說道:「人若無足,既得隴右,復欲得蜀!(人最痛苦的莫過於不知足了,如今我們既已爭得隴地,為何又盼望著奪得蜀地呢?)」於是曹操便否決了司馬懿與劉曄的提議,而這同時也意味著曹操將失去最後一次統一天下的機會!

 

  直到七日後,蜀地裡有許多百姓逃至漢中,從他們的口中得知自曹操拿下漢中後,西川人心惶恐,內部騷動不安即使劉備為安定人心而斬殺了許多驚惶者亦不能安定人心!此時曹操得之後又有點心動有意揮軍南下攻打西川,於是便問劉曄說道:「現在還能打嗎?」

 

  劉曄明白曹操心不在此便搖了搖頭開口說道:「現今蜀人人心已經稍微安定,不能進擊。」

 

  而曹操也因此未再進軍西川而是暫時待在南鄭招降張魯與處理內部各項政事。

 

  十月

 

  曹操以朝廷的名義將中央分封列侯的制度做出重大變革,於今年十月起曹操對二十等爵制進行了改革,將原來的十八級到十五級爵位分別改制為名號侯爵十八級,關中侯爵十七級,皆金印紫綬;又置關外侯十六級,銅印龜紐墨綬;五大夫十五級,銅印環紐,亦墨綬,皆不食租,與舊列侯關內侯並列為六等做為中央對有軍功者的獎勵,而所謂名號侯謹有朝廷賞賜的名號為一種榮譽的虛封爵位並無真正的實邑封地。

 

  而為犒賞河西軍功,曹操便親自簽署一份名單送至河西......

 

  十一月

 

  原本就有意歸順朝廷的張魯終於決定投降,於本月帶著家屬出降,因張魯先前封府庫後投曹,因此曹操特別派人以高歸格的禮遇接待並任命為鎮南將軍更封為閬中侯日後隨曹操遷還中原,而他的部屬閻圃與兒子如張富、張盛等五子皆封為侯,女而還嫁曹操兒子曹宇。

 

  據聞張魯依附曹操時亦曾明言說道:「寧為魏公門下奴,不為劉備座上客。(寧願當魏公的奴才,也不當劉備的上賓)」

 

  另外跟隨張魯一起投降的馬超舊部程銀、侯選、龐德皆隨張魯投降,曹操便回復程銀、侯選的官爵龐德也被曹操任命為立義將軍。

 

  而在迎接張魯後,曹操便以夏侯淵為都護將軍,督率張郃、徐晃等大將駐守漢中並以丞相長史杜襲為駙馬都尉,留督漢中事。自己則率領主力班師回朝。

 

  撤回前張既建議曹操遷徙漢中數萬戶人充實長安及三輔地區,相較於昔日強遷江淮百姓造成十萬戶百姓逃至江東,這次反到有八萬人自願隨大軍遷徙至洛陽、鄴城等地。

 

  三巴之戰又稱巴西之戰 (巴東、巴西、巴郡)

 

  另一方面劉備為拉攏張魯而派護軍黃權前往漢中欲與之結盟,但還未抵達目的地就已經收到張魯與杜濩、朴胡、任約等人已經陸續投投降的消息,但黃權並未因此而放棄任務回轉西川,反而率領部隊等待曹操北還後再突襲沒有防備的三巴,原本是為迎接張魯的部隊一轉身變成了攻打三巴的武裝部隊,杜濩、朴胡、任約三人在猝不及防的情況下被黃權迅雷不及掩耳的進軍下擊敗,不得已下率殘餘人馬撤回漢中,黃權此行雖未迎得張魯卻也順利奪取三巴也算是小有收穫。

 

  曹操率軍北還後,留征西將軍夏侯淵、平狄將軍張郃鎮守漢中,而曹操得知黃權攻陷巴東、巴西、巴郡後為爭奪三巴的控制權於是下令派張郃先是率領五千步兵進軍巴西郡,深入益州領地一路打至宕渠、蒙頭、盪石等地,但張郃的目的卻不是要佔城奪地,而是要掠奪人口,打算將當地的居民全部遷移至漢中!

 

  劉備收到消息後便以張飛領巴西太守,命其進兵宕渠截擊張郃,兩軍不久便在宕渠一帶相遇,張郃便領軍以寡擊眾對抗張飛軍約五十多日。

 

  在經過五十多日的交戰與對峙後,為擊敗張郃張飛便設計張郃將張郃引至一條山間峽谷小路之中,張飛見張郃中計便親率萬餘精兵從另一條路截擊張郃。山道狹窄險峻,張郃軍遭張飛率軍襲擊又被被敵軍分隔,彼此不能相救,終為張飛所敗!張郃遭此慘敗只得棄馬僅率十餘人爬山沿小道逃脫,撤軍退還南鄭固守。巴地百姓得以安寧,於此同時劉備也已返回成都坐鎮。

 

  天下大勢至此,天下三分的態勢已然形成,魏公曹操稱霸北方實力最為強大,與倚仗三江之固的江東孫權和憑藉群山之險的西川劉備三者間形成一股微妙平衡。

 

  而位處三方之外的河西呂家與遼東公孫氏與嶺南士姓三族則是亂世中殘存的最後三名群雄......但他們的存在卻已對三分天下的大局無法有任何的憾動......

 

  河西  姑藏  議政廳

 

  曹操奪取東川全境撤軍北還後,便派遣武都太守蘇則負責安撫下辯的氐族,暢通前往河西的道路,並轉任金城太守與雷駱交接各項民政。

 

  蘇則一到任便實施多項措施穩定民心,招降羌胡,又鼓勵耕種,令很多流民歸附,不久李越在隴西叛亂,蘇則率領羌胡圍攻李越,並邀雷駱一同圍堵叛軍,李越見官軍已至便立刻投降。

 

  而金城短短數月內發生的事雷駱已全數回報河西,呂鴻成這才憶起蘇則過去曾是酒泉太守,他年輕時舉孝廉和茂才,曾被辟命但不應。後來到酒泉任酒泉太守,又歷任安定和武都太守,管治之處都有威名。曹操西征張魯時,經過武都,對蘇則感到滿意,便命他為軍導。

 

  看著手上的信件與朝廷的人事命令呂鴻成已感受到曹操的步步進逼與恩威並施......

 

  見呂鴻成沉思,蘇平川便開口說道:「君侯,曹操派蘇則接任金城太守但只接手民政不管治軍,西平郡依然是我方人馬治理,這樣的安排對我方很不利啊......君侯~西平郡西臨羌夷須負守衛邊關的職責,曹操這麼作等同將湟水一帶的武裝平叛與治安等全部都丟給我軍啊,蘇則在金城廣佈恩澤收買人心但要平叛用的卻是胡人或光磊的兵,更別說西平守邊關的職責則是全由我軍擔下......如此的安排實在是太過不合理!」

 

  見蘇平川大發不平之語,呂鴻成亦苦笑說道:「呵~還不止呢,朝廷將指派新任敦煌太守伊奉前來赴任,而給我方的犒賞則是新設的名號侯,過幾日宣達聖旨的人就會到。」

 

  「敦煌太守?這不是二十年前前太守馬艾死後當時郡功曹張恭以品德學問被推舉以長史代行太守一職,後來張恭派遣子張就請朝廷派遣太守一事,這件事都已經拖了二十年了,朝廷怎會突然明文將指派太守?」李宏聽聞後有些驚訝的說著。

 

  「若真如此,敦煌現今由張恭代理太守一職已多年,當初君侯擊敗令狐家後敦煌內部能穩定下來張恭當居首功,如今敦煌無太守民政由張恭代行,鴻晏領軍屯駐邊關維持地方安定,這幾年邊關全賴他二人一文一武互相扶持才得已安定,張恭在地方上早有威名與德行,當年馬艾死後河西大亂,黃華、張進打算結連數郡據遠自守,幸得張恭與親弟張華與君侯聯手擊敗黃華、張進二人敦煌才得已平定,若冒然將他撤換只怕地方會再起動亂!」楊武憂心的說著。

 

  「曹操工於心計、精於計算,君侯~若伊奉真到任以張恭之性定不戀棧其位,但下官只擔心伊奉不會到任太久就會被朝廷召回。」吳盛亦點出另一隱憂。

 

  「先生為何會有如此想法?」呂鴻成不解的問著。

 

  「下官懷疑伊奉是來一探河西內部虛實,因此他不會來太久,而他一路由武威行至敦煌這一路可說是整個河西都走一趟,就算日後被召回也是可一路收集河西內部情資,這對我方可是非常的不利啊!」吳盛說著。

 

  「君侯,光磊辛苦打下金城與西平兩郡全境,其中金城郡連接河西的大小渡口甚多,如今卻為蘇則接管,這對我軍未來南下隴西甚是不利,再說曹操以實為虛銜的名號侯來犒賞眾文武軍功根本就只是在敷衍我方!」雷銘不滿的說著。

 

  此時呂鴻成便對一旁未發一語的徐庶說道:「監軍,你認為本侯還要忍嗎?」

 

  待續
( 創作連載小說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u1163&aid=174758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