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特殊的眷村文化..的歲月痕跡 (轉貼)
2011/09/03 18:23:26瀏覽125|回應0|推薦8

台灣特殊的眷村文化.........的歲月痕跡

分類:生活有趣
2011/07/14 09:01

台灣特殊的眷村文化.........的歲月痕跡

這是部文化史。


  不得不謝謝童清峰先生把它有條不紊的整理出來,讓眷村文化的來龍 去脈呈現眼前,不管你是否眷村人但都值得一讀,它是台灣重要的文 化因為它也延伸了中華的文化,文中稱小中國其實就是縮小的中國, 走進眷村那裡的南腔北調及南北口味的飲食文化讓你莞爾一笑讓你回 味無窮。


看看唄,這裡面有我們共同走過的歲月痕跡。

文章結束最後的影片可解解悶


發現台灣眷村傳奇文化中華軟實力 .童清峰

  1949神州易幟,數以2百萬計軍民到台灣。

  國軍及眷屬所落戶的眷村,60年後已凋零,但它孕育的人才和影響 力,意外地成為台灣軟實力的亮點,並向中國大陸延伸。 眷村子弟在不同領域人才輩出,從鄧麗君、蔡琴、林青霞到胡志強、 朱立倫;從王偉忠、賴聲川、南方朔到朱天文, 背後都暗藏文化中華的基因, 但又營造和中國大陸不一樣的氣味與風格, 反過來引領神州大地潮流,成為兩岸關係的無形橋樑。

  台灣表演工作坊精緻大戲《寶島一村》 即將在中國大陸幾個城市盛大公演,這部以台灣特有的「眷村文化」 為背景的大製作, 是從小在眷村長大的王偉忠和賴聲川兩人共有的生命體驗和記憶, 以極富創新的手法,深刻描寫眷村生活和它的文化中華底蘊,自20 08年在台灣首演後,已經在台灣公演了三輪,每場演出都是爆滿, 成為近年來台灣劇場界最大的文化奇蹟。 但如今這奇蹟還向中國大陸和全球華人社會延伸, 展現台灣眷村傳奇的最新風貌。

  賴聲川和王偉忠都是台灣演藝界的佼佼者, 一個是台灣舞台表演界的「教父」,一個是台灣綜藝電視界的「 大哥大」,前者所執導的《那一夜,我們說相聲》、《這一夜, 誰來說相聲》、《亂民全講》等劇,都曾掀起狂潮, 在台灣和眾多華語地區,賴聲川成功的將「精緻藝術」與「 大眾文化」巧妙結合,吸引無數新觀眾重新走進劇場; 王偉忠更是台灣家喻戶曉人物,他策劃的《全民大悶鍋》、《 全民最大黨》等政治模仿秀,風靡台灣,也吸引了很多的大陸觀眾。 前陣子,他製作的電視劇《光陰的故事》, 將眷村文化刻畫得入木三分,掀起台灣懷舊熱。 更早前他也曾拍攝自己媽媽與眷村生活紀錄片, 也重新喚起台灣社會對眷村生活與文化記憶的重視。

  他們這兩位都是台灣的眷村子弟,也透過了戲劇將台灣的「 眷村傳奇」延伸到中國大陸和全球華人社會。但更戲劇化的是, 台灣的眷村現象,其實暗藏了文化中華的基因, 在今天台灣有形的眷村已經凋零、消逝之際,卻在台灣社會中, 成為一幅心靈的版圖,也成為台灣一種奇特的軟實力,將1949年 所開始的眷村傳奇,以不同的形式, 在文化界和全球華人社會的不同領域中,發揮不凡的力量。

  眷村是國共鬥爭下的產物,在歲月的推移下, 實體的眷村多數都已經被拆得差不多了,但無形的眷村卻拆不掉, 它牢牢佔據在台灣很多人的內心深處, 成為一部充滿箇中幽微的心靈史詩, 也不斷在影響台灣和兩岸關係的歷史進程。

  很多台灣以外的華人,甚至是台灣本地老百姓, 也不會曉得眷村子弟在台灣軟實力的版圖上,佔有如此重要的位置。 除了王偉忠和賴聲川,台灣演藝界
、媒體和文化界,以及政壇,眷村子弟佔領非常高的比例。從鄧麗君 、蔡琴、姚蘇蓉、林青霞、王祖賢,到侯德健、楊德昌, 從南方朔到朱天文、朱天心、朱天衣、張大春,從朱立倫、胡志強、 蘇起到宋楚瑜、馬永成、段宜康等,都是來自被稱為「竹籬笆」 的眷村但就是在這個被視為「小中國」的世界裏, 孕育了台灣的軟實力。

  這些獨特的軟實力,就是讓寶島展現了一種文化中華的氣魄。 一甲子前的歷史所意外造成的社區,也成為了台灣不可分割的價值。 無論是什麼派別,都在那種文化氛圍中,延伸中華民族的情懷。 但另一方面, 他們也營造了一種和中國大陸不一樣的台灣氣味和風格, 反過來引領神州大地的潮流,像鄧麗君、蔡琴、侯德健、 趙傳的歌聲,林青霞、張艾嘉、庾澄慶、劉若英、任賢齊的星光, 賴聲川的劇場,王偉忠的影藝,南方朔的政論,張大春的文字, 朱天文、天心、天衣?男≌f,都是很台灣,但也很文化中華。 它們都是台灣的簽名,但也簽上了中華文化深刻的烙印。

  而這一切都追溯到19491949年。 這是中國土地大動盪的一年,也是中華文化大遷徙的一年。這一年, 國民政府退守台灣,寶島短時間內增加了近兩百萬人口, 其中包括大量軍眷,他們被安排住進即時蓋建的「軍眷住宅」—— 眷村。這些來自五湖四海、大江南北的家庭,融合在一起, 包括河北、河南、東北、山東、廣東、福建、江浙、湖南、湖北、 陜西、江西、四川、東北、海南等各地的軍人及眷屬,霎時間聚合, 在台灣各地形成一個個「小中國」, 他們帶來了各省的風土人情和文化, 這些文化不僅在眷村裏相互融和,更傳遞到眷村之外,像東北水餃、 四川麻辣火鍋、上海小籠包、山東大包、北京烤鴨等, 毫無困難地在台灣滲透融合,成為不分族群熱愛的食物。 除了飲食文化,還有人情稱謂、生活方式等。60年前成形的眷村, 不僅保留了這數十年來在中國大陸土地上所失去的中華文化, 而且這些文化深植於台灣土地,直到今天。

  多數用竹籬笆為建材圍成居住環境的眷村,是台灣最早的集合住宅, 散布在全台各地,因而孕育出獨特的文化, 在台灣日益本土化的社會氛圍,眷村依舊堅守中國文化傳統, 每到年節,中國味就特別濃厚。 出身嘉義眷村的資深電視人王偉忠連珠炮地說:「該滾元宵滾元宵, 該做臘八粥做臘八粥,該放炮放炮,該祭祖祭祖,該吃餃子吃餃子, 該向長輩拜年拜年,好的不得了。 當中華傳統文化在大陸一度被批鬥時,我們眷村還保留著。」

  其實眷村的文化和語言的混雜,在中國大陸也是異數。 也只有在抗戰和內戰之後,在一個中國全民大遷徙的時候, 才意外地在台灣出現了一個如此緊密相連的社區,可以在一個「 文化中華」的氛圍中互相扶持,相濡以沫。在大時代變化之下, 眷村始終踩著文化中華的步伐,自成一種「很中國」的生活方式。 王偉忠表示,很多家鄉吃的東西,不管是中國人吃的味道, 或者是人活著的味道,前者是嘴巴吃的食物,後者像人情味, 例如街坊鄰居那種守望相助的精神,眷村保存得最好。

  眷村這種外省人聚落和台灣較早的閩客移民、原住民聚落大不同, 閩客以親族為主,家族網絡盤根錯節, 但當年飄洋過海來台的軍眷猶如失根蘭花,親族脈絡全在大陸, 因此,眷村人都有「一起祭祖卻無墳?缮稀

( 在地生活桃竹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ose2132006&aid=5609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