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3/10 11:55:17瀏覽557|回應0|推薦4 | |
四大迷思~挑戰超完美父母 多人感嘆,生了孩子,才知父母難為!
別急著搶當直昇機父母,隨時盤旋在孩子左右。
天下父母心,為人父母總希望孩子有能力贏得未來, 卻往往因為教養思維或態度上的迷思, 反而壓抑或妨害孩子發展挫折忍受力。 以下是許多父母教養子女時難以穿越的主要迷思: …………………………………………………………
教養迷思一:「我就是這樣長大的」 許多父母常抱怨孩子, 「怎麼這麼浪費、不惜福?」 「孩子怎麼這麼不能吃苦?」 然而此一時彼一時,研究指出, 當父母愈執著於過去的經驗, 愈難以同理心來教養孩子, 愈容易重蹈自己成長經驗的覆轍。 華視總經理李遠(小野)坦承, 自己考高中考的奇差無比, 他父親看到成績單跪下來哭, 「我被他的反應嚇到了」。 他父親那套「高期待」教養方式 帶給子女長期的焦慮和不安, 等他有了孩子以後雖開始懷疑 卻仍不免對兒子有要求。 兒子在小四時曾形容李遠 看他的眼神很可怕──「眼神很荒涼」。 但李遠在兒子進入青少年期後, 父子關係有如「哥兒們」, 這轉折緣故很多,「反省」是其中影響關鍵, 就像兒子形容他「是一個會反省的父親」, 「這是兒子給我的最大讚美。」 不斷的反省加上不斷的自我調整, 李遠終能超越上一代的「教子有方」, 發展出不同的教養腳本。 …………………………………………………………………
教養迷思二:「不要給孩子太多的愛,會把孩子寵壞」 雷同的迷思如 「不能花太多時間陪孩子,孩子會軟弱依賴」、 「不要太滿足孩子的需求,孩子會需索無度」 「不能太尊重孩子,孩子會目無尊長」 「不要讓孩子凡事作主,孩子會自私自利」。 事實上,正好相反,當小孩自覺被愛、被尊重, 才更容易接受父母的約束, 發展同情心,並且願意承擔責任。 「父母絕對不可能用過多的愛寵壞孩子,」 美國天普大學心理學教授 史坦堡 博士非常肯定, 因為有太多以親子關係為主題的研究發現, 「那些調適最好的孩子,總是擁有最豐厚的父母之愛」。 不是愛得太多,而是缺乏有效的管教,才會寵壞孩子。 …………………………………………………………………
教養迷思三:「我這樣做,是為孩子好」 最常見的情況是,父母把孩子送到才藝班、 送進補習班,把孩子的時間幾乎填得滿滿, 理由是「為了增加孩子未來的競爭力」。 父母做這些是為孩子好,還是安自己的心? 曾有一位小二的孩子告訴心理醫師陳質采, 「我就像籠中鳥,每天從一個籠子被換到另一個籠子。」 陳質采問,這樣真的是為孩子好嗎? 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一語中的: 「想學,沒環境會偷著學; 不想學,請到李遠哲來教化學也沒用。」 處心積慮為孩子未雨綢繆布局人生的父母, 應該警覺,自己可能變成「直升機父母」, 隨時盤旋在孩子的左右,過度保護和介入, 就像正在雕刻一尊完美的孩子雕像而不是真正的孩子。
……………………………………………………………….. 父母迷思四:「親子相處的時間重質不重量」 親職作家游乾桂形容品質不好的親子相處時間, 就像在做「噩夢」,但不只要有品質還要有時間, 時間投入愈長,愈有益建立親子親密關係, 就像為親子情感帳戶增加存款。 如果父母和孩子相處的時間非常有限, 對於孩子在乎的場合,如生日、表演、比賽, 或者孩子需要有人談一談的時候, 父母因故缺席或要等到有空再回來陪孩子, 對親子相處的品質一定會大打折扣。 父母的陪伴很重要,而且愈小的孩子愈是需要。 日本有研究發現,青少年犯罪在幼兒3歲之前決定。 這聽起來很駭人聽聞, 然而根據板橋地院少年保護官盧蘇偉的研究觀察, 孩子在6歲之前與父母的關係, 和孩子未來會不會藥物成癮, 或會不會成為一個負責的人, 以及未來會不會失去人生的方向等都有相關, 他提醒說: 「安全的依附經驗,是無法等到父母有空了再回來陪伴,」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