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新手如是觀-------(轉)
2008/03/21 11:44:03瀏覽522|回應0|推薦2

我在進場前看了很多書,儘管對技術和這個市場仍然一知半解,但我卻從前人的告誡中知道了兩個基本的生存原則:嚴格停損、順勢交易,並暗下決心一定要牢記這兩個原則。

  
順勢交易 知易行難

  一晃三個月就過去了,再回頭看看自己的所作所為,停損做得還行,可是順勢交易卻是做得一塌糊塗。開始時還記得要順勢,頭幾筆都是順勢倉,可是從那筆持倉滿檔虧損之後,我就像中了邪一樣頑固地認為行情“一定會跌”,順勢交易的原則早被拋到了腦後,所有的“分析”結果都一邊倒似的認為大跌一定還在後面。我不斷地放空,又不斷地停損,數筆虧損後終於發現我在一輪明顯的上昇行情中做空。我突然想到了三個月前自己還一次又一次地告誡自己:一定要順勢而為。看來,我早被行情和自己的“一廂情願”搞暈了。問題清楚了,一定要再次牢記“順勢交易”。

  一晃又是三個月過去了,的確我嘗到了順勢的甜頭,可是我卻同時發現,我仍然有逆勢操作,而且有些時候很難分清究竟是上昇趨勢還是下降趨勢。問題解決起來很容易,我使用了一支均線來作為多空的分界線,價格處在均線上方則只做多倉,價格處在均線下方則守住滿手鈔票。相信嗎,逆勢交易的問題就因為這一簡單的規則解決了,從此之後,再沒有一筆逆勢交易出現,問題徹底解決。

  停損要有明確的點位

  還有停損的問題,在進場後很長一段時間裡,我都只知道停損,卻不知道停損必須是一個明確的點。為此,我有幾次在發現自己可能錯了時卻由於猶豫而使本來應該很小的虧損擴大,付出了無謂的損失。我的性格是非常果斷的那種,可是為什麼會猶豫以致延誤了最好的停損時機呢?
總結教訓,發現是因為我只知道停損,但卻沒有明確的停損點,發生浮虧時還在考慮自己錯了沒有,是該等等看還是該認虧了結,最終造成虧損的無謂擴大。

  問題明確了,解決起來也很容易,當每一次進場時就設好停損點,不管這個停損是怎麼設置,但必須是一個明確的點,點到就必須離場,不要去想“是不是我出來之後行情又會繼續,讓我錯誤停損”這樣的問題。由於拖延而造成虧損擴大的問題也就這樣輕易的解決了。

  交易的真相——規則

  類似的問題有很多,但解決起來也並不難,為什麼呢,是因為“規則”的制定貫穿參與了解決問題的整個過程,沒錯,我所要說的交易的真相正是——規則。

  與“規則”相反的是“分析”。“分析”本是個中性詞,並無褒貶之意,但在期市中則有些不同。分析市場規律、分析自己的錯誤操作、分析優秀交易員的特點等等都是應用分析的正確方法。而我們幾乎所有人都犯了一個相同的錯誤,將“分析行情”作為自己的基本交易方法,可以這樣說,在進入期市的第一天起,我們就開始接受錯誤的交易習慣,我們所接觸的大部分傳統的技術分析手段都有其共同的缺陷就是“主觀性”太強,使用這種主觀性很強的分析工具和人性的情緒化特點結合起來最終造成了完全主觀化的判斷,判斷的結果被自己當時的情緒所左右,同時會帶有強烈的主觀意願偏向。這種錯誤的交易方法將絕大多數人擋在了成功交易的大門外,更遺憾的是,我們在分析自己錯誤時很難想到問題竟會出在這裡,以“分析行情”來作為交易手段無疑是最大的交易誤區。人性的情緒化特徵是交易的大敵,而制定並嚴格遵守規則恰恰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分析規則和使用規則

  與分析師經常所做的行情預測相反的是,優秀的交易員只遵守規則而從不做任何行情預測。優秀的交易員不會是一個優秀的分析師,優秀的分析師同樣不會是一個優秀的交易員,二者由於所處位置的不同,在應對市場時所採用的方法也具有本質上的區別,使用分析和使用規則在這兩類人中具有很強的代表性。所謂“會說的不會做、會做的不會說”大概就是在說這個道理了,在還是個新人時就注意到這樣的一個現像:大談“主力”,大談“行情走向”,能夠發表“精闢分析”的人通常操作是很糟糕的,而經常獲利的人卻總是很沉默,問其怎麼看行情,總回答:不知道會怎麼走。和我聊起來也總是在說一些諸如順勢之類的理念性話題,與其他人的行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當時還以為他是不願意透露自己的想法,呵呵,後來自己經驗漸豐才明白他沒有撒謊,完全在說大實話。

  大多數的散戶交易者都介於分析師和優秀交易員之間,操作中既存在一些規則但同時又充斥著大量的主觀化分析和毫無正確邏輯可言的“預測”,還有對所謂“主力”動向的臆想,而主觀特徵極其明顯的“分析”正是導致逆勢操作的主要根源,測底、摸頂的惡劣操作習慣無一不是來自“分析”的結果。錯誤的操作方法導致的結果必然是持續的虧損,對大多數散戶而言,資金是經不起折騰的,屢戰屢敗、虧多贏少,最終信心喪盡後出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能夠理解一些基本生存原則的老散戶儘管可以相對長時間的留在市場,但根本上錯誤的交易方式仍然將其排除在成功的大門外。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ory11&aid=1296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