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RSS Feed Link 部落格聯播

文章數:1
《暗夜裡的傳燈人》
知識學習其他 2017/08/11 10:32:52

這是一本懷念舊識的文集。「暗夜」象徵蒙昧昏暗的時代,「傳燈人」就是那些延續文化香火的知識份子或溫暖人心的朋友。

作者楊渡何許人也?他是台中田間長大的孩子,曾長期在中國時報任職,「六四」時人在北京採訪,也參與過黨外活動。或許是不滿於扁政府時期民進黨的偏激行為,他中年參與了馬英九的競選團隊,幫忙打贏了2008年的總統大選後,即退出政治圈。

楊渡筆下的傳燈人有三種,第一種是民國三十八年隨國民政府撤退來台的文人,有些是自由主義份子而受困於當權,例如臺靜農、姚一葦。還有些人淪落到中學教書,例如楊渡在台中一中的老師齊治平先生,當時的台灣實在沒有那麼多適當職位容納這些人,但是在作者的眼中,高手落入民間,對這些文人或許是戰亂的悲劇,但是他們默默地傳薪續火,則是台灣人之福。

這些渡海的傳燈人,如今應早已花果凋零,而楊渡對他們的描寫,不能算特別深刻。原因是他們是師長,作者與其交往有限。一個例外是篇幅較長的<荷花池畔長談>——追憶中國時報創辦人余紀忠的文章。我們得知余先生的一些年少往事,例如,他在學生時期不滿外交部長「懦弱無能,對列強卑躬屈膝」(大概是日軍的濟南事件),到王正廷家找人並向其潑墨水。其後他棄學從軍,卻被胡宗南將軍送去歐洲讀書,但是抗戰一開打,他隨即放棄倫敦政經學院的學業,在日軍的封鎖中冒險返國。楊渡跟余先生的長談其實只有一次,但是這篇文章也追憶了作者自己的職涯,包括在天安門見證同事垂危獲救,以及一些黨外往事,令人感受深刻,並且間接點出余紀忠待人處事的風範。

第二類傳燈人多為本土的社會主義人士,在當權的暗網中燃燒自己的青春,結局各自不同:陳映真、黃順興長住中國大陸,後者一度成為人大常委;畫家吳耀忠耽溺於酒精無法自拔,孤零地死於肝疾;還有林書揚,綠島三十四年的囚禁無法損及他的精神生活,出來後仍然讀書寫作,參與社會運動。其中寫得比較立體的,是黃順興和吳耀忠。此二人雖長楊渡一輩,但是作者與他們來往相對較多。

吳耀忠的路途比較令人唏噓,季季認為白色恐怖之下的冤獄,在吳先生心中留下了無可復原的創傷,畫家於是走上了自毀之路。這種看法不盡合理,因為吳耀忠的代表性畫風,是在出獄後建立的。楊渡第一印象的畫作《將軍族》封面的<少年補鞋匠>應該就是出獄後的首批畫作。王文興曾說過:「人生是一個大黑洞」。顯然創作和酗酒都無法彌補那個深淵。楊渡描寫畫家和一群年輕人一次深夜在淡水街頭高吭<國際歌>,捕捉到歡樂的一刻,但對於吳耀忠,恐怕也只如一瓶高粱吧。

第三類人物有一位:作者恬淡的同輩朋友王晶文。

我原本對楊渡沒有印象,台灣有好幾位同一代姓楊而且單名的作家、記者,容易搞混,例如楊照、楊澤、楊索等等!這一代該算是幸運的吧。成長時期,劍拔弩張、思想箝制的冷戰時期已漸漸隨風而逝,卻又還趕得上親見來自五湖四海的傳燈人。或許這是為什麼作者在後記裡表示這是一本「感念之書」,那種淡淡的情思我感受到了!

最新創作
《暗夜裡的傳燈人》
2017/08/11 10:32:52 |瀏覽 80 回應 0 推薦 0 引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