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高爐水泥產業節稅方式 台中北屯二代健保會計服務推薦 可以領取的退休金有哪些
2022/12/21 09:11:28瀏覽40|回應0|推薦0

徵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是台中豐原人力資本最佳稅務後盾

 

台中北區精算諮詢會計服務推薦, 台中西屯會計稅務記帳會計師事務所, 台中北區申請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師事務所

勵志文章:堅持的力量   人們是怎樣從米的白、高粱的紅、葡萄的紫里發現了酒的透明與清醇?  傳說有兩個人偶然與神仙邂逅,神仙教給他們釀酒的方法,叫他們選端陽那天飽滿起來的米,冰雪初融時高山流泉的水,調和了,注進深幽無人處的,千年紫砂土鑄成的陶甕,再用初夏第一張看見朝陽的新鮮荷葉覆緊,密閉四十九天,直到雞叫三遍以后,方可以啟封。  像每一個傳說里的英雄一樣,他們歷盡千辛萬苦,找齊了所有的材料,把夢想一起調和密封,然后潛心等待那個時刻。  多么漫長的等待啊。第四十九天終于來到了,兩個人整夜都不能安眠,等著雞鳴的聲音。遠遠地,傳來了第一聲雞鳴,過了很久,依稀響起了第二聲。第三遍雞鳴到底什么時候才會來?其中一個再也忍不住了,他打開了他的陶甕,驚呆了,里面的一汪水,像醋一樣酸。大錯已經鑄成,不可挽回,他失望地把它灑在了地上。  而另外一個,雖然也是按捺不住想要伸手,卻還是咬著牙,堅持到了三遍雞鳴響徹天光。多么甘甜清澈的酒啊!只是多等了一刻而已。從此,“酒”與“灑”的區別,就只在那看似非常普通的一橫。  而許多成功者,他們與失敗者的區別,往往不是機遇或是更聰明的頭腦,只在于成功者多堅持了一刻———有時是一年,有時是一天,有時,僅僅只是一遍雞鳴。  堅持一下,成功就在你的腳下。持之以恒地挑戰挫折,直到最后的成功。讓壓力成為你沖向終點的動力。一個絕境就是一次挑戰、一次機遇。只要堅持一下,總有一天你會成功。無數的失敗成就輝煌的人生。我想用大家耳熟能詳的林肯的故事,再次說明這里面不算深奧的道理。  1832年,林肯失業了,這顯然使他很傷心,但他下定決心要當政治家,當州議員。糟糕的是,他競選失敗了。在一年里遭受兩次打擊,這對他來說無疑是痛苦的。 接著,林肯著手自己開辦企業,可一年不到,這家企業又倒閉了。在以后的17年間,他不得不為償還企業倒閉時所欠的債務而到處奔波,歷經磨難。   隨后,林肯再一次決定參加競選州議員,這次他成功了。他內心萌發了一絲希望。認為自己的生活有了轉機,他對自己說:可能我可以成功了!  1835年,他訂婚了。但離結婚的日子還差幾個月的時候,他的未婚妻不幸去世。這對他精神上的打擊 實在太大了,他心力交瘁,數月臥床不起。1836年,他得了精神衰弱癥。  1838年,林肯覺得身體良好,于是決定競選州議會議長,可他失敗了。1843年,他又參加競選美國國會議員,但這次仍然沒有成功。林肯雖然一次次地嘗試,但卻是一次次地遭受失敗:企業倒閉、情人去世,競選敗北。要是你碰到這一切,你會不會放棄?放棄這些對你來說是重要的事情?  可是林肯沒有放棄,他也沒有說:要是失敗會怎樣?  1846年,他又一次參加競選國會議員,他又一次參加競選國會議員,最后終于當選了。(勵志名言 www.lz13.cn)兩年任期很快過去了,他決定要爭取連任。他認為自己作為國會議員表現是出色的,相信選民會繼續選舉他。但是結果很遺憾,他落選了。  因為這次競選他賠了一大筆錢,林肯申請當本州的土地官員。但州政府把他的申請退了回來,上面指出:做本州的土地官員要求有卓越的才能和超常的智力,你的申請未能滿足這些要求。  接連又是兩次失敗。在這種情況下你會堅持繼續努力嗎?你會不會說:我失敗了?  然而,林肯沒有服輸。1854年,他競選參議員,但是又失敗了;兩年后他競選美國副總統提名,結果卻被對手擊敗;又過了兩年,他再一次競選參議員,還是失敗了。然而林肯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追求,他一直在做自己生活的主宰。1860年,他當選為美國總統。  其實我們應該明白,堅持一下,成功就在你的腳下 一個人想干成任何大事,都要能夠堅持下去,堅持下去才能取得成功。說起來,一個人克服一點 兒困難也許并不難,難得是能夠持之以恒地做下去,直到最后成功。  英國著名長篇小說《簡愛》的作者艾米麗·勃朗特曾意味深長地說:人活著就是為了含辛茹苦。人的一生肯定會有各種各樣的壓力 ,于是內心總經受著煎熬,但這才是真實的人生。  確實,她說得很對,一個人如果沒有壓力就會輕飄飄的,沒有壓力肯定沒有作為。選擇壓力,堅持往前沖,自己就能成就自己。你不妨再試一次,人生有許多“柳暗花命又一村”的時候。在成長的過程中特別是幼年時代,遭受外界太多的批評、打擊和挫折,于是奮發向上的熱情、欲望被“自我設限”壓制封殺,而又沒有得到及時的疏導、排解與鼓勵。既對失敗惶恐不安,又對失敗習以為常,喪失了信心和勇氣,漸漸養成狹隘、自卑、孤僻、害怕承擔責任、不思進取、不敢拼搏的精神面貌,從而失去了自己的夢想。  這樣的性格,在生活中最明顯的表現就是隨波逐流,沒有人生的目標。與生俱來的成功火種過早地熄滅了。曾經的失敗并不意味著永遠的失敗,曾經達不到的目標并不意味達永遠達不到,你可以有自己的夢想,你可以為自己的人生樹立一個目標。如果你選擇未來,那么你是上帝的孩子;如果你選擇過去,那么你可能仍是“棄兒”。  我認為過去可以決定現在,但是絕對不能決定未來。你的目標是為未來所設定的,你在為你自己的未來作出選擇。過去不等于未來。過去你成功了,并不代表未來還會成功;過去不失敗了,也不代表未來就要失敗 。過去的成功或是失敗,那只代表過去,未來是靠現在決定的。  現在干什么。選擇什么,就決定了未來是什么!失敗的人不要氣餒,成功的人也不要驕傲。成功和失敗都不是最終的結果,它只是人生過程的一個事件。因此,這個世界上不會有一直成功的人,也沒有永遠失敗的人。我們在日常生活里,一個絕境就是一次挑戰、一次機遇,如果你不是被嚇倒,而是奮力一搏,也許你 會因此而創造超越自我。關鍵還是在于你有沒有堅持,堅持再堅持。閱讀了本文的網友還閱讀下列精彩文章:[只要堅持下去就會創造奇跡]    [成功就是堅持不懈]分頁:123

受用一輩子的9句話    導讀:你的青春你做主,趁年輕多做些有意義的事情,為人生藍圖畫出精彩一筆,請看看以下9句話,也許受用一輩子。    青春的你,有很多主動權:你有大把時間肆意揮霍,也可以時不時泛濫一下情感。可是,在對待腦袋和口袋的態度上,你必須謹小慎微。俗話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想早一些實現財務自由的你,只需要打好地基,在生活的細節上做出小小改變。    1、學習,讀對自己有用的書。    如果你現在18歲,正面臨著對大學專業的選擇,或者你早過了18歲,但你還足夠年輕,有學習的渴望。那就請選擇一些更實用的科目來給自己充充電吧,就某種程度上我們所學的內容也決定了自己將來賺錢的多少。按照概率而言,理科生確實比文科生更會賺錢,特別是一些從事基礎學科研究的人,她們不但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和強大的計算和應變能力,并且,比那些沉湎于風花雪月的中文系女生而言,她們更早學會腳踏實地,愿意做些實際工作。當然,我不是否定一本愛情小說對人生的重要性,而一本理財雜志一定讓你受益匪淺。    2、健康,越早投資收益越高。    雖然我們還年輕,對自己的身體是相當的有信心。而且,勞動合同法也規定了,任何單位,都應該給咱們辦三金。所以,拼命三郎們就更加對健康的事兒置若罔聞。雖然在事業上,我們要努力,可你有沒有想過,年輕時的亞健康狀態,只能造成你年老后更大的麻煩。從現在起,每年去定期體檢一回吧,這會對你的將來大有好處。你不想在而后的日子因為突如其來的疾病毀了你的愛情和前程吧?另外,等你的收入漸漸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你可以考慮購買養老類的醫療保險了,要知道,保險可是買得越早,性價比越高。    3、shopping,追逐名牌只能讓自己更糟。    這是一條專門提醒女生們的建議。有人說,一個女人的購物態度,會明確她的財商。有些時候,你認為你很會算計,其實不然。比如說把時間浪費在和一個小販為了幾毛錢而爭論的事情上,不如購物前做好清單,然后審視一遍,把那些看起來好像一輩子都用不了幾回的東西直接刪掉。并且,購物時建議選擇固定去一些熟悉的店鋪,因為那里不僅有和藹的老板,還經常會有比較多的折扣。拒絕那些貌似誘人的名牌店,它們不但會讓你一擲千金,還會讓你變得虛榮和不夠樂觀。    4、友情,能夠變現的人脈資源。    什么?友情也要去選擇、去經營?你覺得這是件丟人又勢利的事情,但是事實證明,擁有很好的人脈可以為你省下大筆錢。通常在醫院、餐飲業、車行、金融業、耐用消費品、電器等行業工作的朋友是最值得你聯絡并保持良好關系的。定期的朋友聚會往往會給你帶來意外驚喜,別有事了才急功近利翻開你的通訊本,這種做法要顯得丟人勢利得多。    5、工作習慣,像對待存折一樣對待它。    理財中我們常會提到一個名詞:時間成本。有良好學習和工作習慣的人通常會從中節約大量時間。他們會將書桌或辦公桌整理得井井有條,讓老師或老板無形中發現她的細心和能干,這往往是引起老師重視,和讓老板給你加薪方式之一。而且,有良好習慣的上班族也不會利用工作時間聊天或者和同事閑話家常,更不會做出穿的品牌比老板高級、在客戶面前炫耀這樣的蠢事兒……沒辦法,工作就是工作,你應該學會如同對待存折一樣地對待工作,相信你在工作上投入和支出絕對是平衡的。    6、裝扮,只投資那些重要的場合。    你因為物價上漲而感覺到氣喘吁吁,卻又不愿意降低自己的格調,把購物場所從高級商場改到地攤超市。建議關注一些二手商店。沒什么好丟臉,年輕就是一切資本,沒必要為了虛榮花費巨資。你看那些購買動輒上千元錢衣服的人,能不能遮住她們逐漸老去的面頰。如果你需要參加一個特殊的場合,而這樣的場合是幾年一遇的,你必須穿件不丟份兒的衣服,那可以和老板說好,穿過之后再繼續倒賣給他,你可能為了某個晚上的盛宴付出一些清洗費就足夠了。另外,很多小攤的仿大牌首飾做得相當精致,你不妨考慮買幾件隨時搭配。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不管那一雙質地好的鞋子,都應該在你的投資計劃中。    7、房產,謹慎擁有。    如果說你想買一套房子自己住,那么買后就別再去分析房價的走勢,你居住的房屋永遠不算投資項目,哪怕它漲到100萬元,你可能賣了它去睡大馬路嗎?而且,買房的事情,一定要謹慎再謹慎,除非有家人鼎力相助,幫你一把付清,否則,房產可能會是你這輩子最大的固定投資項目,從此你將開始為銀行打工的生活。(人生感悟  www.lz13.cn)而且,這種壓迫感會越來越強,前幾個月你可能還覺得輕松,以后的日子,不但會讓你生活質量下降,還可能讓你好幾年都沒有存款。因為買房之后,還要考慮納稅、裝修等一系列問題。    8、通訊,看似無關緊要的事兒。    如果你每月的手機話費是一筆很大的數字,還是請加入一些網絡的套餐,這會為你節約起碼一半的錢。隨著網絡運營商的競爭激烈,你幾乎每個月都可以看到一些新鮮的套餐推出,而且一例外,它們越來越便宜。還有,你若是發現自己會經常收到一些莫名的服務性訊息、彩信、彩鈴,請速與服務台聯系,你也許因為操作錯誤,訂閱了一些手機服務。另外要說的是,我發現大學校園里,有很多拇指狂人,別以為短信是很省錢的東西了,往往5條短信還不能說清楚的問題,不到一分鐘的電話就能解決,為什么要花錢累自己也累別人。    9、運動,不用很奢侈的消費。    都市里流行著一些很“炫”運動,比如說,高溫瑜伽、普拉提、壁球……但是,它們的費用也是相當的“炫”,一張環境中檔的瑜伽會所的會員年卡,少則千元,多則上萬元。而且,據本人發現,不少人在辦了以后因為毅力不夠而中途退出,或者無奈把它當作了洗浴卡(因為水好,冬天會去洗個澡)……運動本是對健康的投資,一下子轉而成了奢侈的消費。其實,最簡單的有氧和無氧運動就可以滿足你,每天跑步上班,或者在附近有球場的社區或學校打打球,是最節約最有效的投資方式了。分頁:123

90后,為什么我不聘用你?  最近又面試了一波的應屆生,基本都是94年左右的鮮肉。  抱歉,你們中的很多人,我無法聘用。  也許你們面試失敗后,有的公司會告訴你理由。  當然,大部分是統一回復,諸如不合適、不匹配等。  但是,HR不會跟你們說真實理由。一是人多,工作量大。二是怕打擊到你們,給一個台階下。  如果你要聽真實理由,不怕被我傷害,那就往下看。  前方高能預警,這是一篇功利得不要不要的文章,如果不想知道真實理由,千萬別看!  我芳齡23,同為90后,很明白你們在想什么。  創業三年,我也了解作為一個企業雇主應該如何思考。  本文先聚焦在兩大問題上,雖然每個公司具體的面試要求不同,但這兩個問題背后的邏輯是一樣的。搞清楚這兩種邏輯,大部分求職失敗的原因都能得到解釋。講完這兩個問題后我會談談個人的一些觀點。  先講這兩個問題:  誰決定你的工資?  誰決定你的去留?  1、誰決定你的工資?  也許你會說,這個問題還需要問么,當然是老板啊!  這是大部分人所持有的觀點,但是一個錯誤的常識。  是你自己決定工資的嗎?  不好意思,也不是。  我司的新媒體運營一崗面試過各種各樣的90后。  他們期望的薪資,大體上跟自己的學歷呈正比。專科學生要求低,海歸要求高。  實際上這個崗位我們只會招中等水平的人。  這里提個小疑問:學歷高就該要求高薪嗎?  通常的回答是,學歷高的通常綜合能力更強,理應得到更高的工資。  這樣思考的謬誤在于認為成本決定價格。  經濟學中最重要的基石之一,就是需求理論。需求理論的一個推論,就是成本無法決定價格。  例如,假設劉慈欣選擇在迪拜帆船酒店寫《三體》,而不是在家里寫《三體》,是否應該把書價提高10倍?  你花50噸水生產100斤番茄,應該比別人花10噸水生產的100斤番茄定價高嗎?(可以,但你賣不出去)  那么,在面試同樣的崗位時,你在學業上投資了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和金錢,是否應該拿更高的薪資?  舉以上例子,是為了闡明一個的經濟學原理:成本不決定價格,市場供需才決定價格。  把這句話套用到職場上,就可以得出:  你的薪資不由你的學業投入成本決定,是由勞動力市場的供需決定。  這就是我們為什么在一個崗位上,只愿意付出適中薪資的原因。我們面試過很多求職者,發現薪資不能給少了,少了的話無法保證工作質量,影響公司盈利。也不能給多了,多了對于雇主來說就是虧損。  所以,最后價格會到一個供需平衡點。  如果老板愿意給你開更高的薪資,意味著什么?  先別高興,你并沒因此多賺。表面上看,你的崗位沒變,實際上是老板預期你要做的事比原先設定的更高更難,能創造更多價值。  這就是在供給不變的情況下,需求曲線上移拉高了價格。  如果你沒有做到,不好意思,工資還是會調回來。如果你希望得到高工資,請記住這一條。  再做一個推論,簡單但很重要:你的成本,與需求方無關。  請理解這一句話,為什么?  舉個例子,我問很多來面試的90后,你期望的薪資是多少?通常得到的回答是,夠生活就夠了。  我常常會笑著說,夠生活的話,住在廈門城郊,900一個月,省著吃飯一個月只要600,上下班坐公交,一個月1600夠生活了。  通常得到的回應是,開玩笑吧,這也太少了,我周末還要看電影和朋友聚會,怎么夠啊?  呃,至于你怎么娛樂我可不管,但這確實夠你生活了。  1000有1000的活法,4000有4000的活法,我還見過月薪1萬都不夠生活的。那么,你的“夠生活”,到底是需要多少薪資?  這是很多雇主在面試90后應屆生的時候都會提的問題,雇主背后的思考模式都是一樣的:  你的成本,需求方不會關心。需求方只關心自己要付出的成本,即你期望的薪資。  這就是事實。  如何確定自己應該拿多少薪資?  既然價格是市場供需決定的,你就應該到各大招聘網站上看看這個崗位的平均薪資。如果你不知道跟雇主提多少薪資,這個平均薪資八九不離十。  所以,你下次面試時,請先想清楚自己要多少薪資,“夠生活就行”是一句體現思考惰性的話,別說。  2、誰決定你的去留?  你的答案還是老板嗎?  如果是,那還是錯的。  曾經我們有招到一位女生,她的簡歷是同一撥應屆生中相對優秀的,也做過很多不錯的策劃和項目。  但在試用期內,我們發現她連一些最基礎的工作都做得很差,和我們的預期嚴重不符,所以決定請離。  當我們告知她這個消息的時候,她情緒激動,回復的消息大約如下:我大老遠跑到廈門來工作,住宿剛安排好,三個月的房租都預付了,你們說不要就不要,一家公司怎么能這樣不負責任?  當時的我就懵逼了,我畢竟還是個孩子,備受這樣的道德譴責心里不好受。  但公司是要盈利的,你和別人拿同樣的薪資,創造的價值不及別人十分之一,如果不把你請離,就是對其他同事不負責任。  這里牽扯到一個關鍵問題,到底是誰決定你的去留?  表面上看,是老板決定的。實際上,老板只是個傳話人,真正決定你去留的是同崗位的其他競爭者。  不少職場新人都有一個錯誤的觀念,就是認為員工和老板是相互競爭的關系。  員工希望更多薪資,做更少工作。老板期望員工拿更少薪資,做更多工作。  這兩種傾向是矛盾的,但這不是競爭,是市場議價。正是因為有了這兩種傾向,才有了供需平衡點。  需求方和供給方存在競爭嗎?  不存在。真正的競爭只存在于需求方與需求方之間,供給方和供給之間。也即,你真正的競爭對手是勞動力市場中,在同一崗位上與你一同求職的人。  為什么我們會請離那位女生?  我說了,是因為和預期不符。預期是什么?預期就是其他競爭者能做到的標準,這個標準是雇主和雇員在長期的市場博弈行為中形成的。所以我很清楚,這個崗位要做到什么樣子才算及格。  如果低于這個預期,要么換崗嘗試其他工作,要么離開。可惜當時就我們的情況而言,新媒體運營已經是最基礎的工作了,沒有更基礎的崗位,所以只能請離這位女生。  至于這位女生的道德譴責,我們表示了理解和慰問,并繼續表達了我們請離她的決心。  她提到自己付出了很多成本,我們也只能表示遺憾,僅此而已。  決定你去留的,是同崗位的其他競爭者。  換句話說,就是你不行。  另外補一刀,很多男生喜歡搞聲勢浩大的表白,最后被人家女生拒絕,道理同“你的成本,需求方不關心”和“決定你去留的不是需求方, 是和你一樣的競爭者”。  3、供需與競爭  以上兩個問題背后的邏輯,概括一下只有兩個:一是供需,二是競爭。這算是經濟學常識了吧,但一到現實中,大部分人是懵逼的,甚至包括經管專業的學生。  大部分人求職失敗,都與這兩點有關。我個人判斷是否錄用一個人時,會有三種內心OS。  一種是,不錯,如果工資再低點就招。  一種是,趕緊招進來!  一種是,這根本不行啊。  顯然,這三種內心OS分別對應供需平衡點的上、中、下三個區域。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因素也決定了你是否被聘用,接下來就我個人的角度,談一些想法。  4、你要追求增量,而不是消耗存量  對于90后的應屆生來說,我們更看重增量,而不是存量。  在我們看來,你的簡歷并不是來證明你有多輝煌的過去,而是證明你在未來是否有增量。  學習能力是所有能力中最重要的,沒有之一。經驗沒有,可以學。不會團隊協作,可以學。學習能力強悍,其他方面能力的欠缺都是暫時的(人品除外)。  我會問每個90后面試者一個問題,你如何安排工作、上課、睡覺之外的時間?  有時我會換一種形式問,你在睡覺前的兩小時內一般會做什么?  這是一個開放的問題。  通常來說,真正熱愛學習的人回答是,我會看書,或看學習視頻,或寫作,總之都是學習型的行動。  回答吃喝玩樂的人,大部分情況下,我發現他們的綜合能力也較差。  把閑暇投入到學習中,和把閑暇投入到娛樂消遣中,背后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生觀。  前者對自我的要求更高,有明確的目標,有成長的渴望,以成長型心智者居多。后者追求享樂,普遍平庸,以僵固型心智者居多。  這是我從現實觀察中發現的相關性,這和Carol Dweck的《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中對心智模式的理論研究大體吻合。  總的來說,擁有強悍學習能力的成長型心智者在未來能有增量,而且更受歡迎。  5、你不是有個性,你是有毛病  90后的個性讓很多70后老板傷透了腦筋。  環境不好,走人。  管理嚴格,走人。  價值觀文化不喜歡,走人。  一家90后公司,是否會被90后傷痛腦筋呢?  會,當然會。  我司做新媒體營銷,日常工作以創意為主,文化開放,有狗有貓,層級觀念弱,老司機很多,一言不合就會飆車。  我們一直在盡力塑造一個適合90后工作的環境和氛圍。但是,無論是90后企業還是70后企業,只要是企業,有一些核心原則是不變的。  如果你想要清閑,不好意思,這里不養閑人,請離開。  如果你想要快樂,不好意思,成長快樂是給兒童的。  如果你想要享受,為啥不在家養老還要來工作呢?  如果你想錢多活少離家近,有一種職業我會推薦給你。  如果你說自己只是來學習的,那你打算付學費嗎?  如果你抱怨這抱怨那,那你干嘛不離職?  這些只是不完全舉例。  你這不是個性,是有毛病。  很多70后老板認為自己看不懂年輕人,他們太有個性了。在這個障眼法下,90后的許多毛病也被一同打包進了個性。  我自己是90后,我知道是什么是個性,什么是毛病。  如果有以上這些毛病,無論什么公司,只要老板腦袋還清醒,你都留不下來。  任何一家企業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盈利。這算是商業中的基礎公理,企業中凡是有違反該公理的行為,我們均予以清除。  不要奇怪為什么有些公司會有一兩個奇人,工作時間比你少,工資比你多,閑暇一大把。因為人家一天創造的價值,頂上你一個月。這不違背公理,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如果你說,這些都是個性不是毛病,最好的方式就是證明自己牛逼到配得上它。  6、你要的不是自由,你要的是穩定  很多報道90后求職的文章中,呈現出一些共同的觀點,即90后覺得錢不重要,自由的工作生活狀態更重要。  放屁。  如果你不重視錢,從一個雇主的角度來看,我如果招你,能有多大信心相信你會努力提升自己去創造價值呢?  如果你不重視錢,干嘛來公司工作不去公益組織呢?  事實上,雇主都會招90后,90后也需要一份不錯的工作。  自由市場中,沒有什么信號能比錢更好地衡量一件事物的價值。你想掙錢才是好事,商業共同體是因為每個個體都想賺錢變得強大,而不是相反。  事實上,我面試過的90后中說不重視錢的,最后沒人不食言。  一些剛參加工作的應屆生,對我們說,他們想要的自由的工作生活狀態是,找一份錢多活少離家近的工作,沒事能出去旅游,有錢買買買,工作時間較為自由,公司福利多多,家里養條狗狗,再談個不錯的男女朋友。  80年代,當時的人們擠破頭要進國企和事業單位,住房工作包分配,一切安排妥當,工作輕松,日子清閑,他們認為有了這樣的鐵飯碗就能高枕無憂。  今天的很多90后追求所謂的自由,和過去人們追求的鐵飯碗何其相似,本質上都是追求一種確定性,即穩定,害怕風險和損失。  當然,這也是一種選擇。不過現實中,我問過很多90后,他們只提及了這樣的目標,卻未曾想過自己愿意為此付出多大的成本。  我倒是見過很多自由職業者,他們通過自己的手藝和技術,以個人或工作室的形式在市場上生存,實現了他們想要的自由。  要獲得一個東西,最好的方式還是證明自己配得上它。  最后補一句,會有讀者說,你這人功利性太強了!我要取關!  我的觀點是,不要遠離功利,也不要被功利綁架,要與功利做朋友,這樣它才會把錢介紹給你,功利是你和錢的中間人。  人因無私奉獻不求回報而偉大,人也會因認真賺錢而偉大。  恩,錢是不能買來幸福,錢本身就是幸福。  作者簡介:劉傳,羊駝先森合伙人|首席營銷官,90后創業者。愛寫作,嗜書如命。愛鋼琴吉他,玩樂隊寫過歌。跆拳道黑帶一段|教練,健身達人。學習方法論求索者,保持對整個世界的好奇、學習、追問,看看認知能把人引向何方。公眾號:千古劉傳(qiangulc),微博:@劉傳先森。 90后員工裸辭,寫郵件和80后領導互噴,看70后如何做點評 農村90后一代該怎么走出農村生活的困境? 90后青春勵志名言分頁:123

ACC711CEV55CE


電話/傳真機產業節稅方式
台中潭子企業重塑 台中南屯企業上市櫃會計服務推薦 會計師稅務簽證的好處?
( 知識學習浪漫言情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ewe6fkejz&aid=177845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