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10 dollar danger shared by P
2010/05/14 10:04:32瀏覽246|回應0|推薦0

10 元商品不要買!提醒女生們,這些可能遭受感染的塑膠材料
真恐怖................
現在的商人良心都被狗吃掉了.....

這封我一定要轉寄給各位。因為 10 元商品涉入我們的生活太深,任何賣場都有它的存在,相信你我,或多或少都曾購買過。
為此,轉寄給各位,請大家小心,永保安康。
提醒女生們,假設這些可能遭受感染的塑膠材料,是用來製作女生的髮飾,很多女生(像我就是),常有習慣動作是先將髮飾含在嘴裡,待梳整完畢後從嘴裡拿出髮飾....... ..... !!!!!
如果你知道 10 元商品的材料從何而來,你一定摸都不敢摸!
(See attached file: 好可怕!中國的醫療用具是這樣處理的.doc)

---------------------------------------------------------------------------------------------------


 4 5 日,工人在池子裏"清洗"回收的醫療垃圾。當日上午,福州市環保局在大陸福州倉山區城門鎮壁頭村查封一醫療垃圾非法回收加工廠。進入工廠,撲鼻而來的是一股血腥味。在現場,回收的醫療垃圾堆滿了車間,操作工人的保護措施很不完善,有些工人甚至連手套都未使用。廠房緊鄰閩江,污水未經處理就排入閩江。照片中是工人在用充滿髒污血水的池子內「清洗」從醫院回收的針筒。目前,廠內的 40 噸醫療垃圾已被全部沒收。
因醫療器材質地佳,所以中國商人將其回收再壓製成各種生活用品,如臉盆、盤子、碗、盒子、杯子、瓶子等;更恐怖的是,台灣的商人到中國大量採購,再運回台灣低價銷售。如今市面常可見所謂:每件十元的廉價商品店,其貨源幾乎都是從中國進口,網友們請保重。 

--------------------------------------------------------------------------------------------------- 

記者鄧若寧�𨰃x北報導 

台灣人在中國生病,到醫院去看病真是歷險一役,也難怪一堆台灣人忍著小病回台就醫,都快要變成大病,近日中國為整頓落後醫院體系,嚴禁醫生拿紅包拿回扣,但看看幾個台灣人的中國就醫經驗,就知道這是一條漫漫長路。

一位去過上海重點區域醫院住院的台商說,看到病床發黃的床單,他當下決定轉進外賓病房,他本來住的是 2 人一間的病房,在當地已經算是不錯的,但床單發黃住起來毛毛的,令人懷疑醫院衛生問題,心情很不好,病怎麼會好,到了外賓病房,床單改善了,醫生巡房也增多,但是費用也升高10 倍於當地人,他也只好認了。


一位去上海出差的台幹也有心聲,甫到上海不久,他就得了急症,到上海某人民醫院掛急診,醫院外觀很破舊,裡面人聲沸騰,人生地不熟根本不知如何掛號,詢問台的大媽愛理不理,他很無奈,最後只好祭出外賓身份,表明自己從台灣來,大媽態度一百八十度轉變。

大媽變成專人服務,帶著這位祖國同胞的台幹掛號,優先進入診間就診,驗血驗尿第一時間完成,但還有問題,這位台幹說,面前的醫生,對面還坐著女友,一邊問診一邊和女友聊天,還好奇問他說,你真的從台灣來的嗎,把病人當成觀光客,三分鐘問診完畢,拿了一堆奇怪藥丸子去結帳,剛換到手的人民幣,硬生生去了好幾百元,因為一切都是外賓收費,診治便宜行事,但費用可真的不便宜。

這位台幹說,花錢事小,但奇檬子害怕事大,不知醫生開的是抗生素什麼的,他吃了一回後,不幾小時即嘔吐,上海就醫只此一回,他嚇得大叫以後不敢在中國生病,他勸台灣人去中國經商,不但要膽大心細謀略,還要確保身體健康,以當地醫衛水準,台灣人沒什麼生病本錢。

---------------------------------------------------------------------------------------------------

前陣子不是有很多台商反應,生病都忍到回台灣就診,不然就是自己帶針頭去,針炙的針也是自己帶去的,不然萬一被感染後果不堪設想,大陸的鄉下地區婦產科聘請的醫生、助產士很多都沒有執照,輸卵管跟血管分不清楚 .....

---------------------------------------------------------------------------------------------------

現在台灣用量最多的竹筷子,也是我們中國人吃完回收,清洗後再銷台灣,反正祖國什麼都有,什麼都便宜!!!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eadingclub&aid=403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