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維冠金龍大樓在小年夜一場規模6.4的地震中應聲倒下,至今仍有多人深陷瓦礫之中。反觀同位於地震帶的日本,在1995年歷經阪神大地震釀6434死的慘劇後,從經驗中累積教訓,不斷提升建築物的結構標準。在2011年3月11日規模9的地震中,東京感受到劇烈搖晃,但摩天大樓都安然無恙,其中包括當時接近完工、高634公尺的晴空塔。日本建築的防震技術,值得台灣借鏡。
建築物預防地震最傳統的方法就是對抗震動。基本作法就是強化牆壁和支撐柱。最常見的做法就是用鋼骨包覆支撐柱。另一種方作法是在2011年311地震後,許多學校都將窗框都加裝十字骨架,強化結構。
高樓的結構可以吸收地震的震動,其目的是要讓高樓來控制震動,而非受震動左右。日本摩天大廈的建築,主要是靠油壓減震器達到吸震效果。油壓減震器外型有如圓形滾筒,內部裝滿了油。當強震來襲時,高樓大廈會像鐘擺一樣擺動,透過擺動來吸收震波。東京六本木新城森大廈就是使用這種技術,311強震時,位於50樓的餐廳,連一塊玻璃也沒破。
最新的概念是「隔離」震動,這意味著將建築物與土地隔離,做法包括在地基中埋入吸震橡膠。這種方法通常應用在缺乏結構彈性的中低層建築物。專家解釋,透過這種方法,可以大幅減少高樓層的搖晃規模。不過專家強調,傳統的鋼骨和骨架技術並沒有過時,必須看建築的結構本質來決定要使用哪一種技術。
日本處理地震已有數百年的經驗,有些古老技術的原則至今仍然適用,東京晴空塔就是一例。
位於古都奈良的法隆寺,建於第七世紀。其中最有名的五重塔高約5樓,是目前全世界最古老的木造建築。塔樓的主梁只與頂層連結,與其他4隻較矮的梁柱完全沒有連結,讓五重塔在地震搖晃時,結構較具彈性。專家解釋,多虧這個主梁,地震造成的扭曲會平均分配到五個樓層,避免震波只集中在單一部位,造成斷裂。(國際中心/綜合外電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