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馬英九今天在就職七週年記者會中,再度意有所指批評參選總統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維持現狀」的說法。他說,「如果現狀真是這麼不堪的話,那為什麼要維持呢」?他也形容,現在跟七年前相比,當時真是「哀鴻遍野、哭聲震天」,民眾不是很滿意。
總統府今(18)日上午舉行馬英九就職七週年中外記者會,馬英九由秘書長曾永權陪同答覆媒體提問,副總統吳敦義並未出席。
媒體詢問馬英九,在第二任時民調偏低,一般民眾常把他當成負面形象,甚至訕笑或屈辱,是否覺得做總統很辛苦,不值得?你可知道多數人民誤會你的原因是為何?在最後一年任期,要如何留下讓國人懷念的背影?
馬英九答覆說,他當總統晚上都睡得很好,因為他覺得做的都是對國家,對人民很有利的事情,當然有些也許在處理的時機不是很恰當,力道也許不夠,想想看,現在跟七年前相比,當時真是「哀鴻遍野、哭聲震天」,民眾基本上對現狀不是滿意的。
馬英九以此暗批蔡英文,「我們的反對黨領袖不是說要維持現狀嗎,如果現狀真的是這麼不堪的話,那為什麼要維持呢,應該要改變才對啊」?
馬英九在談到兩岸關係時,二度諷刺蔡英文,他說,在任何民主國家,反對黨領袖出來競選國家元首的時候,通常都是希望改變現狀,就像歐巴馬第一任時喊出CHANGE,「這我們台灣是比較例外的」,反對黨希望維持現狀,而且是執政者花了七年建立的現狀。
馬英九繼續酸,「我一方面感覺到欣慰,一方面感覺到很納悶,如果她要維持現狀,能不能有一套做法,保證成果能維繫,這才是我們最關心的」,也許在野黨覺得兩岸政策不重要,國內政策才重要,「如果她這樣想的話,她一定會付出代價」,因為台灣跟大陸的關係已經密切到一個程度,真的是有一些改變的話,民眾馬上就會感覺出來。
馬英九說,現在大家都覺得支持這個現狀,因為被視為當然,不覺得有什麼不好,而且很方便;可是一旦有改變,民眾馬上有感覺,「我說這些話絕對不是在意圖恐嚇,而是心所畏危」。
馬英九在答問時也強調個人政績,「經濟上來講我們的景氣是維持了」,國際機構對我們的評價都不算差;此外,「貧富差距確實不算小,但我覺得,要從改善所得分配開始,因為貧富差距是存量的概念,所得分配是流量的概念,透過租稅,社會福利政策是可以改善所得分配的」。
馬英九說,「我們現在的所得分配以家戶來講,前20%跟後20%相比,是6.08倍,以個人來講是4.08倍,家戶來講是5年來最低,個人來講是13年來最低」,我們在四小龍裏面所得分配是最好的,「這不並表示我們貧富差距近了,所有經濟學家都告訴我們,國家財政的累積不一定能反映在人民的所得分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