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寶傑
國發會主委管中閔接受電台訪問時,脫口說出他早就不認為有亞洲四小龍,新加坡國民所得是台灣的一倍,韓國眼中只有日本,早就沒有台灣,香港隨著中國的巨龍起飛 ,也看不到台灣,因此沒有人再說什麼亞洲四小龍了,雖然管中閔的看法早已是許多人的共識,但一個政府官員公開的劃破國王的新衣,還是令人感到難堪。
從現在看,韓國、香港與新加坡的經濟表現的確勝於台灣,但不過才十多年前的狀況卻完全不是如此,1997年我到韓國採訪,那時韓國幾乎可以用破敗形容,首爾市容蕭條,本來要提前預約才有座位的餐廳,隨時有空位,物價飛漲,超市物品被搶購一空,韓國人外債還不出,數十年努力化為烏有,IMF大舉介入,被形容為接管韓國。香港1997回歸中國,股市、匯市與房市大跌,不少人因此破產。新加坡也度過一段艱難歲月,經濟成長停滯,通膨高達百分之廿,周邊國家如馬來西亞與印尼等國一一堀起,讓新加坡備感威脅。
但台灣呢?我們剛完成民主奇蹟,總統透過全民直選產生,成為一個百分之百的民主國家,經濟上我們有豐沛的外匯存底當後盾,安然度過亞洲金融風暴,不論政治或是經濟,台灣都虎虎生風,是舉世交相稱讚的典範,李登輝甚至登上時代雜誌的封面被譽為「民主先生」。那個時候如果有人預言台灣目前的處境,絕對會被視為唱衰台灣,無法獲得認同。
到底出了什麼事,怎麼才十多年的時間就豬羊變色。我們先來看看韓國1997年當選的總統金大中,我第一眼看到他的時候,嚇了一跳,這麼有名的政治人物怎麼走起路來像企鵝,一跛一跛,而且不只是一隻腳行動不便,而是兩隻腳的膝蓋都僵硬難以彎曲,原來他年輕時被韓國的情治單位用刑,打斷雙腿,甚至被綁在麻布袋裡,要不是美國中情局及時救援,早被丟到海裡餵魚。但金大中當選後,不但沒有報復,反而特赦過去迫害他的全斗煥與盧泰愚,並推動陽光政策,與北韓溝通對話,讓國家不要再陷入仇恨的深淵,齊心協力往前走。金大中的金融改革,推動影視文創產業,大幅提升韓國的網路電子產業,都在現在開花結果,金大中是繼朴正熙之後,唯一被國葬的前元首。
反觀台灣,1996之後,我們有能夠提振經濟的重大的建設嗎?除了電子產業外,政府還有開發新的出路嗎?台灣最引以為傲的人才,被教改折騰成什麼樣子?台灣的銀行一口氣發出15張執照,良莠不齊的結果是引爆金融危機,也因為良莠不齊,政府必須像防賊般的嚴密管制,接下來的結果就是困死台灣的金融業。台灣本來是華人世界文創的核心,但電視執照的無限制發放,讓台灣的電視產業變成一個沒有足夠市場支撐的產業,周邊的戲劇與音樂跟著一一日漸蕭條。當韓國外銷戰機,我們卻自毀花了血、淚與汗才有的軍工產業。
李登輝選總統為了拉高選票,完全以中國為假想敵,雖然讓他得到了54%的支持率,但自此只能選擇與中國決裂,毫無轉圜空間,最後不得不以台獨教父自居,他是台灣政治上唯一的東方不敗,他利用宋楚瑜鬥李煥,再用連戰取代宋楚瑜,甚至不惜發動凍省,當連戰無力打敗宋楚瑜,他又暗助陳水扁,甚至成立台聯號稱幫陳水扁組織聯合政府,最後又與陳水扁勢如水火。的確,李登輝在台灣翻手雲覆手雨,他是台灣真正的政治鬥爭高手。他建立政治毫無道德情義的標準,勝利才是一切,今天的朋友隨時可以變成明天的敵人,是非、立場與價值可以因時因地改變。他贏了,但台灣的經濟愈來愈孤立,政治愈來愈對立與虛無。
很多事要拉長時間看才能看清他的功過。黃仁宇的名著萬曆十五年,那一年在歷史上沒有大事,被視為無足輕重的一年,但那一年卻是明朝衰亡的起因。萬曆看清張居正的真面目,張居正要他勤儉自己卻豪奢無比,士大夫滿口仁義,卻都私心自用。看破一切他不再上朝,更重要的是繼承問題無法處理。明朝自此衰敗無力再起。看著萬曆十五年,心裡想著卻是李登輝1996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了?
![]() ![]() ![]() |
|
|
|
2014/11/02 14:56:08瀏覽159|回應0|推薦2 | |
劉寶傑:萬曆15年,李登輝1996年前總統李登輝。資料照片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