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6/07 16:08:09瀏覽15|回應0|推薦0 | |||||||||||||||||||||||
一般來說,創業遇到的資金問題,大家都會想到青年創業,因為青創只要年滿20歲就可以申請,但是到銀行詢問專員後,才發現過程有點繁瑣,不如想像中的簡單。 尤其我自己用自然人憑證查了聯徵後,因為過去手遊課金課得兇,當時申辦數張信用卡,有好幾次繳款逾期,且都是繳最低額度,導致聯徵分數不到500分,我們都知道,要辦銀行一定會看你的聯徵,還沒申辦,我就失去信心。 要培養信用或是提高聯徵分數也不知道該如何處理,網路上文章很多,也不知那一個是確實有效的,真的非常煩啊 我也有實際問過寫這些教導培養信用的作者,回覆的速度真的不太優,尤其我性子急,目前也有創業需求,實在等不下去。 創業這個夢想一直存在我的腦中,尤其在這個流量取得容易的時代中,抓到一個消費力高而且精準的客戶群眾,進一批符合他們這個市場的產品,成功的機會就大幅提高,但是我在這個創業這條路上就卡了關… 後來在網路上逛到一位顧問,他有說明如何用正確合法的方式消去信用瑕疵的問題,我就加了他的LINE詢問,本以為可能要隔4-5小時,但是沒過5分鐘,就跟顧問聯繫到了 我把我的問題跟他說了一遍,他馬上就點到重點,而且還是我忽略的地方,真的是燈下黑,果然請教有經驗的人,真的收益良多。 後來我跟顧問約了見面,也講到我對於資金的需求,他都直接講到重點,讓我想要創業急需錢的心安定了不少,他給我一張表格,我覺得非常實用 想申請的青創的人,可以先了解青創相關申辦方式
其中有一點是決定額度的條件就是401報表,因為我想做的生意,前兩個月不會有很大的流水,想要獲得較好的條件,真的會不容易,後來顧問講解一些眉角後 我發覺,因為我不會從銀行角度來思考,所以要審查過的機會就低很多,最後決定這些細節流程都交給顧問幫我處理 因為我一個人真的處理不來,在這邊一定很多人會覺得,創業的人不是應該這些流程都要自己跑一次嗎,委託他人哪有創業家的精神 我對於事必躬親這個裡面有些許不認同,到過銀行的人都知道,抽號碼牌這件事多麻煩 尤其當你前面有5組學生要辦理學貸,你看你會不會排到瘋掉,我的第一次到銀行諮詢,就是遇到這問題,家長帶著小朋友,問的問題五花八門 我從10點等到11點半,時間全部都浪費掉,這不是我要的,交給專家處理可以節省很多時間,我就可以用顧問的方式優先處理信用瑕疵的問題了 不過,我希望申請超過 100 萬元,顧問也會跟我整個流程,我就先處理網路的課程、再2天內就拿證明,所以懂得流程,申辦就會非常快速。 而跟請顧問協助的這段時間,他也根據我的專長,擬定了一份100%客製化計畫書,專屬於我辦理青創的企劃內容,辦公室、生財器具等所有給銀行審查的部分,都會幫我準備好,真的太專業了。 當這些資料準備好之後,顧問就幫我送件審查,我就等著銀行跟我對保了,結果銀行評估完之後,我可以申辦80萬的喔!!!! 雖然不是目標的100萬,但是就我周邊的人說,他自己去辦理,只有20萬而已,而且準備資料忙得不可開交,所以有專業的人士協助,才能事半功倍。 後來經過1個半月,行員就請我過去對保,一切流程就是這麼順暢,當天就拿到了。 我覺得找對人協助,比什麼都重要,尤其我本身過去的信用瑕疵,還可以獲得這麼好的條件,這段式時間都值得了。 這是顧問的LINE聯繫方式,如果你也希望青創可以有更好的條件,可以免費諮詢,不會有損失的。
說到創業,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尤其是大學生創業,如今很多大學生一畢業便選擇創業,畢竟大學生創業有一定的補助。不過,雖然創業已經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是俗話說得好,十個創業九個失敗,很多人根本就沒有經驗便要創業,很容易失敗。下面我們就來一起分析一下,創業的基本要素包括哪些吧! 充分的資源 可行的概念 適當的基本技能 有關行業的知識 網路知識 良好的執行力 結語:總之,創業並非想像中的那麼簡單,需要自己不斷積累經驗,不斷努力才行。同時,創業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才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不行的,要有持之以恆的毅力,同時還要有抗壓能力,只有具備了這一些才可以選擇創業! 有人說,心軟是一種不公平的善良,成全了別人,委屈了自己。 在生活中,我們面對別人的要求,總會不自覺地心軟。一次兩次沒覺得什么,但次數多了,往往就會讓人進退兩難。 于是你會發現,當你多次因心軟而妥協,并且無下限地容忍,你的生活就會漸漸走進死胡同。 因為,你容忍別人的同時,也在消耗自己的人生。 沒有節制的容忍不是善良,而是卑微。 有個話題叫“有沒有那么一瞬間,你覺得容忍毫無作用”。 有句高贊評論說:“容易被欺負的,永遠都是那些天真又心軟的人,畢竟好騙又好欺,傷疤一好,那個人就忘了疼。” 我們總是擔心自己不夠善良,也害怕令別人失望,所以不停委曲求全。 殊不知,有一句話早已道出了答案:“如果有人覺得失望,那是他們要處理的情緒,不是你的責任,你無需對別人的情緒負責”。 沒有人有義務要一直替別人著想,一個永遠把別人的需求和感受放在首位的人,那得卑微成什么樣呢? 有人說:你的善良,應該略帶一點鋒芒。 不管是與人為善,還是給人包容,前提都是不為難自己。 不要怪別人太貪婪,也不要怪社會太不溫暖。一個連自己都維護不了的人,又如何去要求別人來體恤你呢? 就算我們有包容別人的義務,但卻沒有無限次容忍的責任。 人想要發出光芒,必須先長出鋒芒。 《人間失格》里有這樣一句話:“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絕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絕別人,便會在彼此心里留下永遠無法愈合的裂痕。” 不懂拒絕就像一種頑疾,不由分說地啃噬著人們的一生。 懂得拒絕,人生才更自在清凈。 三毛曾說:“不要害怕拒絕他人,如果自己的理由出于正當,當一個人開口提出要求的時候,他的心里早就預備好了答案。” 每一種井井有條的人生,都是靠拒絕一些事情得來的。 看清自我的需求和意愿,大膽地對一些裹挾說“不”,你的人生才更輕松。 有一項調查發現:那些過度隨和,并且完全不懂得拒絕的人,比那些性格強勢的人收入要低18%。 毫無底線地接受或幫忙,并不會給他們帶來和諧的人際關系,反之,只會得到別人的輕視。 所以,永遠不要去做一個容忍無度的“弱好人”。 真正的將心比心,是建立在雙方人格對等,交付對等的基礎上的,只有這樣,我們的人際關系才是和諧健康的。 網上有句高贊評論說:“老好人是一種毒藥,不僅讓自己上癮,還會讓對方對你的索求不斷上癮,直至最后大家都變成仇人,才會結束這種帶著強烈毒性的人際關系。” 學會拒絕,遠比學會接受更重要。 要知物極必反,任何容忍到了一定程度,于別人是蜜糖,于自己卻是砒霜。 拒絕心軟和無底線的容忍,你才能從亂七八糟的生活里找到頭緒,逐漸步入人生的正軌。 >>>更多美文:感悟人生 對于煩惱,人們并不陌生。但對它的認識,卻各有千秋。有史以來,煩惱就陪伴人類度過了無數春秋冬夏,可以說是人類不離不棄的忠實朋友;它一直默默地陪伴著蕓蕓眾生,把“愛”傳遞。即使不相信,也沒關系。今天就讓我們以全新視角,從本質和源頭認識一下煩惱。看一看:它是不是我們的朋友。若有不當,敬請指正。 小孩在成長期間,做為父母不會放任不管,任其發展,一定會加以規范和管教。同樣的道理,生命(本質)從誕生之初,以及在進化道路上,也不能沒有規范和約束。所以母體(非指人類)在創造生命的同時,創設了規律法則,來規范生命運行軌跡。但規范效力不同,即都要以根本法則為基準。就像國家的法律法規的制定必須以憲法為基礎和依據一樣。 生命進化簡單劃分,可分為2個階段,第一是:入門,即關注內心;第二是:凈化,即純潔內心。如果沒有規范,就不能完成進化使命。所以違背規律,就要受到制約,甚至懲罰。懲罰的直接表現就是使其感受到痛苦。就像小孩犯錯,父母要責罰;人違法,要受到追究。總之,錯了就要受罰。然而懲罰不是目的,而是預防和歸正。所以煩惱并不是壞事,就像慈母的愛,時時在提醒、在守護。不論人是否理解,是否意識到,“愛”一直都在。 不論人生,還是社會治理,乃至宇宙天體運行等等,都離不開規范。因此有人提出質疑:凡事都要遵守規范,那還有自由可言嗎?恰恰這是一個需要澄清的問題。因為沒有自由,生命就不能真正解脫。要說明這個問題,得從母體創設規律法則的初衷說起。規律法則的創設初衷之一,是為生命導航,使其真正走入自己的世界。只有在自己的世界,才是主人。外面的世界雖然精彩,但不是家。比如:現實世界,對人性欲望的規范,就是要把人的眼光導向內心。因為“心”才是生命的真正家園。如果沒有規范,就會偏離內心,甚至違背內心。盡管如此,規律也不是絕對不可觸碰。就像法律,雖然對犯罪有非常嚴格的禁止規定,但也無法阻止鋌而走險和明知故犯。選擇雖然自由,但要承擔后果。 現實中,有人把煩惱以及社會混亂等,歸咎于圣人。報怨:圣人不慈悲,為什么不懲罰惡人?甚至有人提出要罷免上帝,說上帝不管事,才造成人間的混亂和痛苦。 我們來分析一下,這種說法是否合理。圣人慈悲,無可否認,但是能力再大也是有上限的,所以圣人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否則的話,人間就不會有痛苦,社會就不會混亂。事實就是最好的證人,自古以來的人類歷史,足以證明:圣人不是萬能,上帝也不是全能。 人是社會一分子,理應承擔一份社會責任。看到惡人,既不能勇敢站出來,又不去揭發檢舉。請問:責任心在哪里?正義精神又在哪里?自身不努力,卻要埋怨圣人。請問:擔當精神何在?沒有擔當,人生意義何在?沒有意義的人生,就是退化和墮落。煩惱必然會伴隨左右,至于痛苦能否使人覺醒,則因人而異。 在這里有必要提醒大家,如果有人說:“萬能”、“全能”或“無所不能”等等之類的話,就要格外小心,因為那是不切實際的狂妄自大。 接下來,說說人。 人是生命進化需要在這個時空的臨時組合,人的作用類似于中轉臺,人的使命是服務于心靈的升華與凈化,所以要遵重內心。如果違背內心,就是迷失,就會痛苦。就像地球,本來以太陽為中心旋轉,如果地球以自己為中心,或者有更大的奢望,就是不自量力。如果一意孤行,必然會碰壁受苦。 人自出生以來,就逐漸把眼光聚焦在自身以及利益上,逐漸把名利看得越來越重要。看重自我,就是迷失;如果再轉向利益,則是進一步迷失。就像人的眼光從樹枝又轉移到枝葉,離根部就越來越遠,一系列問題就產生了。 首先,壓力山大,導致各種心理疾病大面積發生。 因為看重,所以會放在心“上”,壓力就產生了;看得越重,壓力就越大,受影響就越大。就像人扛東西,短時間還可以,時間長了,就會受不了。如果存在多方面的壓力,就更難以承受。心里壓力也是如此,如果不能及時調節,日久就會形成心里障礙。就如一名人所說:當人把錢當成上帝,它就會像魔鬼一樣折磨你。多么形象地說明了這個道理。當人把金錢當成信仰的主體,它不但不能守護人,還會變本加厲折磨人。若能把正義、善良、正直、勇敢等,當成信仰去追求,結果就會截然不同。因為這些美好品質才是生命真正的守護者,它們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上帝。品質塑造圣人,如果缺少諸般美好品質,就不能稱之為圣人。所以要把握好追求的重點,否則哪里有執迷,哪里就有煩惱的身影。 其次,導致身體疾病,以及疑難病的大量增加。據權威部門統計表明:眾多致病因素中,心里因素占70%以上。這足以說明心態的重要性。建議大家應該給予足夠重視。否則,不良心理對健康產生的負面影響會越來越大,會形成惡性循環。自然會有煩惱陪伴,而且會招來加重的煩惱。 最后,因為看重執著,就把心性之中的自私、貪婪、冷漠、陰暗、邪惡、殘忍、虛偽、懦弱等等不良品性開發出來。比如:由于看重自我,則在意人的眼光,就會因怕暴露缺點等,而埋沒真誠和坦蕩;還會因受傷害或死亡威脅,而放棄責任和正義;由于看重利益,則會患得患失,從而失去勇敢與擔當精神;由于看重自我和利益,而失去公心,產生不平等對待等等。相反,只有看淡世間,才能把心性之中的光明、坦蕩、正義、善良、真誠、勇敢、責任、擔當等等美好品質開發出來。恰恰這些美好才是構成生命的寶貴品質,它是一切的基礎與核心。缺少這些美好品質,就會從本質上走向衰落。 至此,我們看到煩惱在人生,以及生命進化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既然如此,是不是就可以不管了,任由煩惱的存在呢?當然不是。在沒有真正認識理解之前,煩惱依然是煩惱;即使明白理解了,還需要落實和體驗,再加上之前形成的觀念和習氣還在,所以還不能掉以輕心。 接下來說一說:煩惱的解決方法。 首先要把煩惱問題重視起來,否則就會被忽視。難怪有人說:“煩惱只要接納、不理會,自然就沒有了。” 果真如此嗎? 要說接納,則需要胸懷,而煩惱的產生,恰恰是由于執迷而使心胸和眼光受到局限。狹隘的心胸,如何能接納?即使勉強做到,充其量只能是忍受。一直忍受下去,煩惱就能沒有了嗎?當然不會。如果不能從根本上認識、了解煩惱,就不能真正解決煩惱。所以說,是一種消極、矛盾的說法。 放大眼界。 放寬眼界,才不會把眼光局限在現有的優勢領域,而忽視其它領域,甚至更主要領域;也不會因執迷而困惑煩惱。當人覺得憋悶、不舒暢時,說明眼光和心胸受到了局限。只有放大眼界,敞開胸懷,才能暢通無阻,心情舒暢。 把眼光放長遠。 完善認識,以及自我成長是一個長遠過程,不能急于求成。結果的實現不一定在當下,當條件成熟時,自然會有結果。不過,我們關注的重點是心性成長,如果事情成功了,而心性沒有成長,也是失敗;相反,如果事情失敗了,但是心性成長了,也是成功。因為對待結果的態度是最重要的。 用變化眼光看待事物。 一切都處在變化之中,所以不能用固化的眼光去看待事物,也不能只用自己的標準來衡量人和事。如果能從多個角度看一看,想一想,效果就會大不相同。 轉變觀念。 人的行為受觀念控制。觀念出了問題,煩惱就不可避免。觀念用公式來表達就是:應該〓希望;不應該〓不希望。比如:因為有“不應該犯錯誤”的觀念存在,人才怕犯錯誤;越不希望,就越怕。現在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個觀念的合理性,看一看:人能否不犯錯誤。如果不可避免,擔心還有必要嗎? 眾所周知,人類探索之路充滿不確定性,不可能一帆風順,失誤在所難免。古人云:失敗乃成功之母。也在說明:失敗孕育著成功,沒有失敗,就沒有成功。愛迪生發明電燈,經過上千次實驗,才發明了燈泡。在愛迪生看來,所謂的失敗都是實驗。只有實踐的過程,才能排除影響成功的因素,而獲得成功。所以失敗不可避免。 現實生活中,類似現象有很多。比如:不希望被輕視、歧視;不希望被誤解、埋怨;不希望生病、死亡等等。都是人們不能決定,而且不可避免,所以諸如此類的擔心都是無謂的,而且自尋煩惱。 要有主見。人的素質千差萬別,即使是同一件事情,看法也不會完全相同。如果沒有自己的主見,就不知如何是好。 有一種怪現象,做事前總要想:別人會怎么說?把別人如何評價,做為自己做事的參考。有時即使是好事,也會因為怕人誤解等等顧慮,而不敢去做,或不敢光明正大去做。所以人要確立主見,要有自己的做事準則,否則就會糾結、矛盾和無奈。 勇于面對。 “怕”不能解決“怕”,而且會越來越“怕”,被綁架在“怕”的陰影里。要擺脫“怕”的陰影,就要把“勇”樹立起來。勇敢才能使人屹立不倒,而且會越來越勇。勇敢的人生,才能自在灑脫。 從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解決煩惱的過程,就是認識煩惱的過程。煩惱是規律發揮作用的表現形式;它為生命進化提供了導向和凈化作用;體現了母體的“愛”。煩惱雖然使人不舒服,但卻是真真切切的“愛”。煩惱無盡,愛亦無盡。所以不能不說:煩惱就是我們的好朋友,而且是最忠實的朋友。 >>>更多美文:原創文章 |
|||||||||||||||||||||||
( 心情隨筆|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