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聽其言觀其行的細則
2014/07/13 11:10:40瀏覽93|回應0|推薦0

過去的言行,是現在的因,現在的因,是未來的果;何謂調查領域的因?俗稱動機!

栽贓分人為栽贓與陷阱栽贓;人為栽贓表示行為人是他人,栽贓的因素有人事時地物,通常以物或人常見,舉例非法入侵民宅,多了"物件",形成人為栽贓,動機是甚麼?報案總統府後不久,3次差點死於意外,規劃安全的報案系統與獎金獵人條例;非法入侵民宅,少了"物件",規劃開放20發連發子彈匣聯動防盜保全系統;栽贓通常表示受害當事人已被全程監空,規劃全球標準規格20呎貨櫃嘗鮮屋,99.9%有效隔離非法無線監控,如腦波盜竊賊匪集團;何謂陷阱栽贓?舉例某人用通訊工具告知受害當事人,某時至某地,通常用意是製造"在場證明"(或不在場證明),加上人證?目擊者與物證?影音檔案,至少形成"莫須有"的想像空間,人性領域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規劃獎金獵人條例.

若信任以純數字表示100分,人為栽贓與陷阱栽贓,會使受害當事人的信任分數,至少掉分甚至不及格(少於60分),很多重大與關鍵時刻(如婚配或升遷)不僅擦身而過,甚至有牢獄之災或血光之災;國人同胞捫心自問,何謂信任?經的起幾次的人為栽贓或陷阱栽贓?規劃獎金獵人條例只能治標,就算調查呈現水落石出,重大與關鍵的決策者,因制度或裡子面子問題,可能還是擦身而過,還有個問題,就是決策者或受害當事人已經去世;規劃國家光碟記念館的懷念光碟.

龍雨2014.07.13AM11:10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qunshenghuang990619&aid=15026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