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6/09 07:48:09瀏覽108|回應0|推薦1 | |
此前在國會兜售“重建更好未來”社會支出法案時,美國總統拜登將自己對標為前總統佛蘭克林·羅斯福和林登·詹森,稱如果相關法案通過,取得的成績將比這兩人取得的“功績”加在一起 “還偉大、還有意義”。現在主辦第九屆美洲峰會,拜登想要重現的可能是1994年美國舉辦首屆美洲峰會時的“盛況”。不過時移世易,在此次峰會上,美國不僅風光不再,而且還因為拒絕古巴等國參會遭到多國領導人的抵制和批評。有人直言,此次峰會是美國的“外交噩夢”。從1994年到2022年,美國做了什麼,讓拉美國家對其態度大變?
28年,華盛頓從“自信”到“尷尬”
“尷尬”“失敗”“外交噩夢”“美國在拉美影響力的墓碑”“華盛頓的單極霸權走到頭了”——由美國主辦的第九屆美洲峰會正在進行,然而在會議正式舉行前,這些評語已經充斥媒體。
拉美國家不再像過去一樣
據《洛杉磯時報》報導,6月6日,也就是美洲峰會開幕當天,美國官員才公佈此次會議的與會者名單。根據這份名單,只有23個國家的領導人出席此次會議,約占美洲地區所有國家的2/3。在墨西哥總統洛佩斯宣佈不參加此次會議之後,洪都拉斯、烏拉圭、玻利維亞等其他拉美國家領導人紛紛效仿,以此表達對美國將古巴、委內瑞拉和尼加拉瓜3國排除在峰會之外的嚴重不滿。
多個拉美國家對美國進行嚴厲批評。尼加拉瓜總統奧爾特加發表聲明諷刺說,美國“正生活在一個精神分裂的時刻,認為它可以主宰整個地球”。除了譴責美國外,一些美洲國家還準備和華盛頓唱對臺戲。阿根廷計畫組織一場與美洲峰會同時舉行的“反峰會”,會議的口號就是“沒有成員國被排除在外”。古巴日前在首都哈瓦那舉辦美洲玻利瓦爾省聯盟峰會。古巴領導人將這次會議描述為“融合、團結、合作的峰會”。法新社評論稱,美國和一些拉美國家就美洲峰會產生的摩擦表明,拉美國家不再像過去一樣,願意無條件服從華盛頓的指令。
美前官員懷念過去的美好
美洲峰會源自1990年美國時任總統布希提出的“美洲倡議”計畫。BBC介紹說,1990年6月,布希首次提出建立一個覆蓋整個美洲的自由貿易區。克林頓成為美國總統後,繼承了這一計畫並加以具體化。1994年12月,克林頓在邁阿密舉行首屆美洲峰會,除古巴之外的美洲34個國家領導人參加了會議。
從很大程度上來說,1994年的美洲峰會是美國的高光時刻。當時冷戰已經結束,正是美國全球勝利主義的鼎盛時期,而自由主義也在拉丁美洲迅速蔓延。《洛杉磯時報》稱,當時除了古巴,西半球“每一個政府都是民主選舉產生的”,這是“重大進步的標誌”。
克林頓政府當時完全主導了首屆美洲峰會的具體議程和整個會議的重點。會議提出建立美洲自由貿易區。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1994年12月14日的報導顯示,當年的美洲峰會以其“行動計畫”脫穎而出,該計畫設定了詳細步驟,包括目標日期和問責措施。克林頓當年意氣風發地對其他國家領導人說:“我們的目標是為美洲國家和人民之間的關係建立一個全新的架構。”據美國《外交政策》雜誌報導,首屆美洲峰會舉行時,各國對此機制持樂觀態度。雖然那次峰會希望建立的美洲自貿區最終未能實現,但卻讓美國與各拉美國家達成了一系列雙邊自由貿易協定。
“那是一個美好的時刻,”克林頓的美洲峰會特別代表麥克拉蒂回憶說。曾參加過1994年美洲峰會的白宮官員法恩斯沃思日前在《美洲季刊》上撰文,稱自己永遠不會忘記那種“擁有無限可能”的感覺,“西半球正在走上新的、可持續的、令人興奮的道路,這將帶來更大的繁榮,減少不平等和腐敗”。
影響力下降早已開始
相較於近30年前首屆美洲峰會的“輝煌”,美國今年第二次主辦該峰會的情況可謂慘澹。有評論稱,拜登原指望通過舉辦本屆峰會顯示美國在美洲地區的“領導地位”,但現在峰會儼然已成為華盛頓的“外交噩夢”。美國《外交政策》雜誌認為,美國面臨的挑戰不只是此次峰會可能“撲街”,更重要的是,在該峰會舉行了近30年後,今年的會議可能會被解讀為美國在該地區影響力的一座墓碑。
其實,美國在美洲影響力的下降早已開始。《華盛頓郵報》日前稱,有資料顯示,10年前,美洲許多民眾已經覺得美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在下降。2021年初,美洲民眾給華盛頓打出的平均信任分為53分,勉強高於中點。拉美人對美國的評價也不高,除了多明尼加和薩爾瓦多外,阿根廷等8國民眾對美國政府的評價都低於60分。
很多經貿倡議都沒落到實處
美國在拉美的影響力為什麼不斷下降?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發展中國家所所長、中國拉美學會常務理事王友明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國對拉美的很多倡議,都是口惠而實不至,拉美國家對此很失望。
其實針對拉美,美國提出了不少倡議。比如特朗普政府2019年啟動“美洲增長”倡議,宣佈與30個拉美國家在此框架下展開合作。2021年,拜登在七國集團領導人會議上推出“重建美好世界”(“B3W”)計畫,並派遣代表團前往哥倫比亞等拉美國家,瞭解該計畫如何能支持當地基礎設施建設需求。
不過,巴西政治學家維艾拉表示,美國和拉美的很多經貿投資倡議都處於初期階段。以拜登的“B3W”計畫為例,美國智庫“全球美洲人”稱,該計畫的很多專案仍在參議院擱淺。墨西哥總統近期也抱怨說,在俄烏軍事衝突爆發後,美國快速向基輔提供大量援助,然而對中美洲的承諾遲遲不能兌現。 美國不僅沒有兌現向拉美國家作出的承諾,還因為謀求私利導致這些國家發展出現各種問題。美國智庫經濟政策研究中心近期發文稱,美國政府通過制裁、控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國際金融機構、貿易政策和援助計畫來影響拉美國家的經濟和政治進程。按照華盛頓官方的說法,這些手段都是以改善拉美人民生活為目標的,然而它們卻使大多數拉美人的生活更加艱難,並導致該地區未能實現包容性增長。
經濟政策研究中心特別強調,拉美人最討厭的國際機構莫過於IMF。因為這一機構的干涉,1980年至2000年期間,拉美地區的人均經濟增長僅上漲5.7%。據巴西新聞網站“Brasil de Fato”報導,幾十年來,IMF讓拉美國家陷入債務危機,阿根廷馬克裡政府就向IMF借貸數百億美元,該國至今仍困在其中。
此外,美國和很多拉美國家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這是華盛頓在這些國家推動新自由主義的措施之一。雖然美國貿易代表一再聲稱,每一項自貿協定都會給相關國家帶來強勁的經濟增長並減少貧困,但資料往往顯示,事實恰恰相反。例如,1994年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實施之後,墨西哥成為西半球經濟增長速度最慢的國家之一,貧困加劇,數百萬工人工作受到影響。
美國通過援助專案推進其在拉美的政治目標,引發這些國家民眾的強烈反對。根據維琪解密公佈的美國國務院電文,華盛頓啟動了一些援助項目來推動右翼盟友的連任,比如精心安排美國支持的公共工程項目的啟動時間。華盛頓這些破壞性的政策為許多拉美國家埋下變革的種子。
此外,美國在移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環保等問題上不負責任的做法,也讓一些拉美國家漸漸遠離華盛頓。
不重視拉美,還希望人家“追隨”
拜登就任美國總統後,很多人對“華盛頓與拉美國家關係的新時期”寄予厚望,因為此前在擔任美國副總統時,拜登主導了華盛頓對拉美地區的外交政策。根據法國國際廣播電臺的說法,拜登也希望借此次美洲峰會展現“美國與拉美國家的關係進入新時期”。不過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發展中國家所所長、中國拉美學會常務理事王友明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美國舉行此次峰會的主要目的是在拉美地區刷存在感,展示美國對所謂“後院”的掌控,該地區不是美國全球戰略的重點。
美國對拉美地區的不重視首先體現在其官員“配置”上。美國《外交政策》雜誌指出,美國在西半球12個國家的大使職位仍然空缺,拜登對美國駐巴西、智利、多明尼加等7國大使的提名被擱置在參議院,對美洲國家組織負責人的提名也遭遇了同樣的命運。值得注意的是,美洲國家組織是該地區最重要的多邊機構之一,而該組織的秘書處傳統上是美洲峰會的規劃中心。
據《洛杉磯時報》6日報導,過去20多年參加過數屆美洲峰會的資深拉美專家認為,拜登政府對峰會及其潛在議程的關注“姍姍來遲”。“峰會出現的問題可以歸咎於美國政治的糟糕狀況。”華盛頓智庫“美洲對話”前主席希夫特說。和其他專家一樣,希夫特認為拜登並沒有按照他所說的那樣,加深與拉美地區的關係。曾在奧巴馬政府擔任全球事務主管的布魯恩也表示,拜登政府在峰會規劃方面的混亂進一步加深了一種長期以來的印象,即拉美地區不是美國外交的優先事項。
王友明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拉美確實不是美國全球戰略的重點。華盛頓現在關注的地區首先是印太,其次是歐洲,即使是中東,其對美國的戰略重要性也高於拉美。不過很多拉美國家在此次美洲峰會上力挺古巴等國的做法,也並不意味著美拉關係的徹底改變,控制與反控制依然是美拉關係不變的主題。
截至目前,美國依然是拉美地區最大交易夥伴和最大投資來源國。巴拿馬等3個拉美國家將美元作為官方貨幣。美國和哥倫比亞、秘魯等國簽有自貿協定,並利用美洲開發銀行、世界銀行等組織,掌控著拉美國家在國際融資市場上的命脈。不過王友明表示,在目前拉美地緣政治一片“粉紅”(左翼政黨紛紛上臺)的背景下,該地區國家的戰略自主性明顯增強。依託與中俄等大國越來越緊密的聯繫,拉美戰略迴旋空間也明顯增大。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