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血跡斑斑… 高鐵車頭鳥擊嚴重「無解」
2011/01/11 14:33:53瀏覽332|回應0|推薦18

高公局為白鼻心設置通道,成功降低死亡率。其實,要面對動物穿(飛)越問題的不只高速公路,還包括速度更快的高速鐵路。高鐵通車四年來,也面臨鳥擊的困擾,引發國內很多愛鳥人士的高度關注;但高鐵除持續進行監測外,目前還暫時「無解」。

去年四月大陸福廈高鐵通車,當首班列車緩緩進站時,許多人也注意到血跡斑斑的車頭,全是沿途鳥擊留下的痕跡。高鐵速度快,鳥類常因閃避不及而撞上,二○○六年底高鐵試車階段,就發現鳥擊的情況,多發生在清晨台中以南的嘉南平原,以麻雀、紅鳩為最大宗,也發現過較大型的黃頭鷺。

高鐵發言人賈先德曾為此拜訪國內鳥類權威、甫退休的中研院研究員劉小如;劉小如認為高鐵的問題在於「速度太快」,加上全線很長,鳥擊「是沒辦法的事」,她建議高鐵先進行監測。

高鐵通車前就展開「行車鳥擊觀察作業」,持續迄今。根據高鐵調查,通車前,平均一列車有五次鳥擊,通車初期,一天僅卅八班,但每一列車鳥擊次數倍增到十次。後來逐步增班,高鐵發現「我們在調整,牠們也在調整」,增到六十二班,從十次降為五次;增至九十一班,再降到只剩一點五次。

高鐵說,或許鳥類也建立了自己的「通報系統」,知道「趨吉避凶」。

賈先德說,高鐵曾請教過日本新幹線,但他們認為這是自然現象,沒特別防範;也詢問過高鐵德法籍駕駛,得到相近答案,認為物種會透過學習自行調整。他說,從數據中看得出鳥擊有明顯下降的趨勢,但不論是從營運或生態的角度,高鐵很希望能找到防治之道。

彰化環保聯盟理事長蔡嘉陽建議,高鐵可仿效機場做法,在沿線易撞擊點的軌道兩旁廿至卅公尺設置高音頻的驅鳥裝置。也有人建議,高鐵可在車頭貼「眼點」,讓鳥類遠遠以為是猛禽而避開,觀察是否可以減少撞擊的數量和次數。

( 創作文學賞析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