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之光!陳垣崇研發罕病解藥 搬上好萊塢大螢幕
2010/05/24 19:31:13瀏覽207|回應0|推薦7

2006年,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所長陳垣崇和他的醫學團隊成功研發出治療罕見疾病「龐貝氏症」藥物,這個故事今年被拍成好萊塢電影在美國上映,由著名好萊塢明星哈里遜佛特飾演陳垣崇,讓台灣生醫技術度再度受到全世界矚目。

好萊塢電影「愛的代價」劇情描述一個父親為了兒女罹患罕見疾病「龐貝氏症」,遍尋治療藥方的感人故事,由布蘭登費雪(Brendan Fraser)飾演父親,哈里遜福特(Harrison Ford)飾演找到突破性方法研發解藥的史東希博士。而史東希博士的角色其實就是改編自曾經擔任過中央研究院院士、目前任職台灣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所長陳垣崇。

陳垣崇表示,當初只是希望能為「龐貝氏」罕見疾病患者多做一些事情,沒想到一投入研究就是15年,更沒想過會被拍成電影。陳垣崇說:『(原音)當初只是看到很多這種小孩子,他真的是……因為我自己也是一個醫生,我看到這些小孩子一天一天衰弱,就覺得我們應該做一些事情來幫助這些小孩子,也沒想到一投入就投入15年才把這個藥研發出來,更沒想到這個故事會變成電影。』

當初努力說服陳垣崇從美國回到台灣服務的前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打趣說,哈里遜福特演得並不稱職,因為他既沒有陳垣崇博士聰明,更沒有他溫文儒雅的特質。

陳垣崇笑說,其實能夠研發出治療罕見疾病藥物是很多人的功勞,他只是其中之一,而且電影畢竟強調戲劇張力,他個人和哈里遜福特在戲中詮釋的角色個性卻是有很大的不同,唯一的共同點就是他們都愛釣魚。

「愛的代價」在台灣並無公開上映的計畫,只由得利影視代理發行DVD,為了讓更多人共同見證罕見生命的奇蹟,未來將透過學校、醫院等場合公開播映,希望這部發人深省的電影,除了可以促使更多人對於罕見疾病的認識和了解;更能認識所有默默投入罕見疾病研究工作的重要幕後推手。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