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8/06 10:48:37瀏覽457|回應0|推薦5 | |
智能自動駕駛公車的實驗 解密新科技,保證你敢搭 2017/8/6
序言:無人小巴進入高樓林立的臺北信義區測試,不僅是台灣第一次,也是全世界第一次。無人小巴不僅只是做為數位生活的延伸,更是產業輸出、研發國的重要組合,有助於台灣產業鏈的輸出。
轉載〈聯合電子報〉2017-08-06 08:00 記者邱瓊玉/報導 無人駕駛巴士在路上趴趴走,民眾看了很好奇。記者實地試乘發現車內相當明亮,沒有方向盤,像是小一號的捷運車廂。無人駕駛核心技術是光學雷達(LiDAR),無人小巴配備6部,提供雷射測距和防撞機制;車輛四周還有感測器,若有人、車、小動物等闖入預測道路,碰撞前2公尺就會停車,據說比人腦反應還快。 北市連5天「自動小巴實驗解密ing」,選在昨天凌晨的信義路封閉雙向公車專用道試行測試無人小巴。 記者鄭清元/攝影 6部光學雷達 測距防撞 喜門史塔雷克引進的「AI人工智慧系統無人駕駛巴士」,本月1至5日凌晨在台北信義路公車專用道局部路段測試。北市副市長林欽榮昨試乘體驗後說,下一步將擴大到整條信義路公車專用道,時間不排除延伸到日間,與有人駕駛車輛「混流」,距離真正上路又前進了一步。 有別於特斯拉自動駕駛車,無人小巴會自建虛擬地圖。喜門史塔雷克總經理丁彥允表示,這幾天的測試,主要就是針對自動駕駛導引所需的圖資、路徑規畫,以及與公車專用道契合度等建置地圖。5天測試期間發現有捷運系統干擾定位情形,經工程師反覆驗證才找到穩定訊號源,虛擬地圖製作時間因此延長。 北市連5天「自動小巴實驗解密ing」,選在昨天凌晨的信義路封閉雙向公車專用道試行測試無人小巴。 記者鄭清元/攝影 衛星定位 精確度達1至3公分 造價千萬元的無人小巴共有6個座位,外加6個站位,最高可載12人。車輛動力來自鋰電池,最長行駛時間可達11個小時。 為讓無人小巴可以精準停靠公車站點,北市府地政局提供衛星定位基準網定位服務,精確度達1至3公分,比一般手機定位1公尺以上更為精準。 丁彥允說,無人小巴最高時速可達40公里,不過測試期間一開始以每小時3.6公里行駛,GPS穩定後提升到時速7.2公里,有時達10公里。 北市連5天「自動小巴實驗解密ing」,選在昨天凌晨的信義路封閉雙向公車專用道試行測試無人小巴。 記者鄭清元/攝影 感測自動煞車 反應比人腦還快 為讓無人小巴可以安全自動煞車,全車配有6部LiDAR光學雷達,提供雷射測距和防撞機制。車輛四周還有感測器,可感應360度50公尺內所有物體,若有人、車、小動物等闖入預測道路,碰撞前2公尺就會停車,煞車反應時間以毫秒計算,比人腦反應還快。 記者昨實地試乘無人小巴,車內沒有方向盤,照明採LED燈,相當明亮,有種像在捷運車廂內的感覺,只是小許多。測試階段行駛時速低於8公里,相當緩慢,行經不平路面,車身偶會搖晃震動,但大致算平穩;若感應前方有障礙物,就會自動減緩速度。 靠站後車門會自動開啟,工程人員透露,真正上路營運後,開關門會設一定秒數,也會像捷運一樣,快關門時會有車輛警示音提醒。 手機錄影紀錄難得體驗。 記者鄭清元/攝影 初期有工作人員幫你解惑 既然叫無人小巴,就是車內沒有駕駛,未來上路後如果發生事故,民眾該如何逃生? 丁彥允說,無人小巴車內大片玻璃和一般客運相同,均使用強化玻璃,車內也配有逃生錐子,可擊破玻璃逃生,車內也會有滅火器備用;此外保有第三責任險、公共意外責任險等,一旦有意外,理賠絕對沒有問題。 丁彥允說,未來無人小巴上路會建置中控中心,監測每個車輛的派遣狀況、位置、馬達轉速、電池壽命等,甚至可以遠端開啟、停駛等。考量初期民眾疑問多,車內會有工作人員隨時回答民眾問題。
無人小巴台北鬧區測試成功 擬擴大施行 〈聯合報〉2017-08-06 00:15 記者邱瓊玉、林良齊/台北報導
夜貓族看過來…台北市政府連續五晚在信義路封閉公車專用道進行無人自動小巴測試,昨凌晨提供民眾與媒體試乘,有人拿出手機錄影記錄難得體驗。 記者鄭清元/ 北市府無人駕駛巴士第一階段實驗昨晨結束,台北市副市長林欽榮說,這次試行非常成功,下一步將擴大到整條信義路公車專用道,也不排除從夜間延伸到日間,測試和有人駕駛車輛「混流」情形;由於事涉中央法規、硬體建置等,將再和中央溝通。 北市府與引進AI系統無人小巴的喜門史塔雷克公司合作,第一輛無人小巴本月一日起凌晨一到四點,在敦化南路口至復興南路口間、長度四三六公尺的信義路雙向公車專用道測試五天。喜門史塔雷克總經理丁彥允說,無人小巴在高樓林立的鬧區測試,不僅是台灣第一次,也是全球首次。 林欽榮昨天前往體驗,他說,無人小巴「很敏感」、「很人性化」,台北市有很好捷運系統,無人小巴是回家最後一哩路、出門第一哩路合適交通工具,會受夜貓族歡迎。 無人小巴之前已先在台大水源校區試行,昨專程到信義路試乘的台大土木系學生盧典表示,速度比想像中慢許多,或許因相關資訊系統尚未完全建立;同系學生王宗偉說,坐起來比他想像中安全,車行平穩令人安心。 丁彥允說,無人小巴最高時速可達四十公里,測試期間一開始以時速三點六公里行駛,待GPS穩定後,才提升到最快十公里。無人小巴除GPS定位要精準,光學雷達也很重要,信義路上都是高樓,玻璃反射等干擾也是很好測試。 儘管無人小巴能靠攝影機辨識紅綠燈,但部分紅綠燈沒秒數資訊,為避免反應不及,北市府計畫和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申請短距離專用頻道,並裝設在紅綠燈桿上,方便小巴判讀紅綠燈秒數。 林欽榮表示,下一階段無人小巴實驗將擴增到整條信義路公車專用道;另考慮在內湖科學園區、南港軟體園區或南港車站至中研院等路段建置無人車。業者透露,計畫下月移師空總測試,一旦成行,將開放民眾預約試乘,且每次上路都會投保三百萬元公共意外險。
無人小巴試乘體驗 林欽榮笑誇「很敏感」
轉載〈聯合電子報〉2017-08-05 04:34 記者邱瓊玉╱即時報導 台北市第一輛AI系統無人駕駛巴士近日來,每天凌晨都在信義路雙向公車專用道敦化南路口至復興南路口進行測試,吸引不少夜歸民眾拍攝,台北市副市長林欽榮今也前往體驗,笑著直誇車子「很敏感」、「很人性化」。 林欽榮也強調,北市府相當支持無人小巴的案子,會再和中央溝通,包括法規突破、硬體設備申請等,預計未來像是內科、南軟,又或是南港車站到中研院,都可以用無人小巴接駁。 為了讓無人小巴有機會實際「上路」,北市府資訊局和業者合作,從本月1日起,每天凌晨1到4點都在信義路公車專用道進行封路行駛測試。 研發廠商「喜門史塔雷克」總經理丁彥允表示,無人小巴進入高樓林立的信義區測試,不僅是台灣第一次,也是全世界第一次,是很難得的經驗。 丁彥允說,經過五天測試,發現雖然無人小巴僅行駛信義路(復興南路到敦化南路間),才短短436公尺,卻有捷運系統干擾定位的情形,經過工程師反覆驗證,最後才找到穩定訊號源,這也讓虛擬地圖的製作時間被拉長。 此外,丁彥允還提到,無人小巴最高時速可達40公里,不過測試期間一開始是以每小時3.6公里行駛,待GPS穩定後,才提升到時速7.2公里,甚至是時速10公里;且無人小巴除了GPS定位外,光學雷達也很重要,不過信義路上都是高樓,光是玻璃反射等干擾,都是很好的經驗。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無人小巴可靠著攝影機辨識紅綠燈,不過由於部分紅綠燈沒有秒數資訊,當看到綠燈時,若是其實只剩下一秒鐘,根本反應不及。為此,北市府如今也計畫和NCC申請短距離專用頻道(DSRC),直接裝設在紅綠燈桿上,讓無人小巴知道紅綠燈秒數,也方便判讀。 林欽榮表示,未來無人小巴的實驗將擴增到整條信義路公車專用道,試行時間甚至會從夜間延長到白天,甚至還會有車流混合的情形,因此除了和中央溝通法規外,車輛混流系統也會擴增。 林欽榮說,台北市有很好的捷運系統,回家的最後一哩路,或是第一哩路,很適合無人小巴這樣子的交通工具,也有助於夜貓族使用,無人小巴不僅只是做為數位生活的延伸,更是產業輸出、研發國的重要組合,有助於台灣產業鏈的輸出。 台北市第一輛AI系統無人駕駛巴士近日來,每天凌晨都在信義路雙向公車專用道敦化南路口至復興南路口進行測試,吸引不少夜歸民眾拍攝,台北市副市長林欽榮今也前往體驗,笑著直誇車子「很敏感」、「很人性化」。記者邱瓊玉/攝影 台北市第一輛AI系統無人駕駛巴士近日來,每天凌晨都在信義路雙向公車專用道敦化南路口至復興南路口進行測試,吸引不少夜歸民眾拍攝,台北市副市長林欽榮今也前往體驗,笑著直誇車子「很敏感」、「很人性化」。記者邱瓊玉/攝影 高雄引進無人巴士 10月駁二出發 無人巴高雄駁二測試 拚全國首次試乘 全球首例自动驾驶大客车成功运行 / Test of unmanned bus successful 瑞士無人公車 芬蘭力推減車計劃 自動駕駛小巴上路試車首創! 新加坡無人駕駛公車 將測試上路
|
|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