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12/24 01:10:14瀏覽7|回應0|推薦0 | |
關節脫臼的劇痛總讓人難以忍受,但一名1歲2個月大的李小妹,平常沒有關節疼痛的問題,能正常翻身爬行,直到學走路時出現明顯跛行和長短腳現象,就醫才發現是「新生兒髖關節脫臼」,卻因發現的晚,錯失黃金治療時間,無法進行物理性矯正,需接受復位手術的治療,且術後仍需籠罩在髖關節發育不良等後遺症陰影中。 新生兒髖關節脫臼把握6個月黃金矯正期 小兒骨科醫學會理事長暨大甲光田小兒骨科醫師鄭本岡表示,在台灣,大約每1萬名新生兒就有15名有髖關節脫臼的問題,胎兒因子宮內空間緊迫或羊水少,在子宮內受到壓迫,或是孕婦進行臀位產時,過程中拉扯到腿及髖部,都可能造成寶寶髖關節脫臼。而女嬰因女性荷爾蒙的關係,骨關節更柔軟,脫臼機率又比男嬰高。 大部分的新生兒髖關節脫臼,在出生2至3個月時就可經物理檢查和超音波診斷出來,若能在出生後6個月內發現,通常只要穿著背帶2至3個月矯正就可以痊癒。 翻身爬行不受限!難察幼兒髖關節脫臼 不過,因為患病的寶寶平常仍可正常翻身爬行、站立,不會感覺疼痛,較不易發現異常,延遲診斷的機率很高,通常是在1歲學走路時,因蹣跚跛行的步態和長短腳現象,才被家長帶著就醫而確診。 閱讀更多資訊 髖關節脫臼≠痛幼兒延遲診斷率高 中國時報【鄭郁蓁╱台北報導】 過去醫生執行腦室引流手術,要手動扎針至腦室才能將腦積水引出,往往會面臨扎錯或位置太深太淺,時間又長,花蓮慈濟醫院和生物科技公司合作研發「腦部手術導航機器人NaoTrac」,由醫師事先規畫好「進入腦」的路徑後,再由機器人執行置入導管,只花30秒就能精準完成扎針,本月7日更成功為一名患者完成手術首例。 生策會第二屆台灣醫療科技展昨天在南港展覽館盛大開展,包含台大、長庚、北醫、三軍總醫院、花蓮慈濟醫院、國泰醫院鄭本岡以及農業科技、生技製藥公司等等超過上百個攤位展出。 由鈦準生物科技研發的「自動導航式」機器人,結合花蓮慈濟醫院神經醫學科學中心團隊,研發出有別於達文西機器人的「遙控式」機器人,而是由醫師先規畫好手術路徑後,在醫師監控下,由機器人完成器械的置入。 本月7日,由神經外科專長的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親自操作機器人,為一名患者進行執行腦室引流手術,創下由導航機器人為人腦開刀的首例,接下來還安排了九名患者將接受同樣的手術。 林欣榮指出,腦出血、積水或是感染食就需要腦室引流手術,過去常常面臨光是扎針就要花上30分鐘以上,且位置不一定精準,現透過導航,只要30秒就能完成,不僅減輕醫生負擔,更能減少患者腦傷風險。 目前醫院也將進一步開發用於巴金森氏患者,林欣榮表示,患者需要在腦部植入晶片,過去傳統手術誤差約在0.2公分,未來透過導航醫器人,誤差只剩0.02公分,且手術時間更能從原本6到8小時縮短到30分鐘。 林欣榮表示,過去全球首創的高階醫材研發,都是矽谷或以色列領先,NaoTrac手術導航機器人則是由15位台灣土生土長的本土工程師,加上台灣臨床醫療人員的經驗共同開發,證明了台灣在醫療與醫材領域的實力。 |
|
( 興趣嗜好|電玩動漫 ) |